【第1篇】二○○四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五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22年,全区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业强区、商贸兴区、环境立区”,突出工业抓投入、农业抓调整、三产抓龙头,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全区财政收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圆满完成各项预算任务,连续9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22年全区财政收入预算为21090万元,实际完成25317万元,完成预算的120.04%,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1.28%。分项目情况是:增值税完成5526万元,营业税完成3482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784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42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338万元,基金收入2000万元。2022年,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7277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7.79%;乡镇级财政收入完成804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9.53%。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22年全区财政支出预算为24920万元,实际完成31002万元,完成预算的124.41%,比上年增长22.18%。其中:区级支出25076万元,乡镇级支出5926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是: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950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581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5278万元,卫生事业费支出1271万元,行政管理费支出3687万元,公检法支出1619万元,其它部门事业费支出1367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2357万元。2022年全区基金预算支出2168万元,当年财政预算总支出33170万元。财政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算帐,2022年我区当年分得灶内财力19550万元,加上年结转2931万元,专项资金8922万元,市拨专款4227万元,调入资金40万元,全区可用资金为35670万元;当年财政总支出33170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支出2500万元,连续第9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在与上级业务部门对接、完成决算编制后,还会有些小的变化。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区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财政支出增长较快,但由于体制调整等因素,灶内财力增长并不突出,收支缺口给预算执行带来了相当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预算任务,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财税部门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困难中求突破,认真落实财政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大力整顿财经秩序,不断提高收支质量,较好地促进了我区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推进财政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一是完善财税管理体制。2022年区对市上缴基数随市属企业集团管理权限下划而增加,“非典”期间对某些行业的部分税收进行减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区的财力。财税部门加强对上争取,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轻了体制调整带来的影响。二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安排转移支付资金903万元,保证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落实国家政策,取消了农业特产税,整顿了农业税征收秩序,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三是深入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全年政府采购资金达到1938万元,节约资金345万元,发挥了节约资金和促进廉政建设的双重作用。四是公有资产管理经营机制逐步完善。成立了公有资产运营机构,实行市场化管理,着力提高公有资产效益。五是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根据上级政策,针对我区实际,一次性拨付804万元,解决了多年来制约我区粮食改革的库存高价位粮问题。六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新一轮财源建设规划的准备工作,为今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奠定了基础。调整支出结构,各项社会事业的资金需求得到保障。一是将社会保障和稳定工作做为支出重点。及时调整预算,拨付资金314万元用于抗击“非典”斗争。发放养老金8413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760万元,失业保险金910万元,再就业资金263万元,积极推进就业、军转干部安置等工作。拨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资金4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改善办公设施等方面。二是保证工资等法定支出。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统一支出标准,硬化预算约束,认真遵守“一支笔”审批制度,确保预算的正常执行,落实了增资政策,保证了教育、科技、计生、文化、卫生、人防、兵役等法定支出的资金需求。三是大力支持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5200余万元,支持了孝妇河治理、青年西路建设、高速公路绿化、东部新区小学建设等多项重点工程。并积极发挥部门优势,争取了相当数量的上级扶持资金和贷款,投入到全区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支持了经济建设。一是着力培植工业支柱财源。2022年拨付企业发展资金560万元,拨付中小企业壮大工程技改贴息资金160万元,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减免行政收费,精简行政审批手续,切实落实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三是加大支农投入。深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双增工程”,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四是参与支持企业二次改制和破产重组工作,落实政策,明确政企产权关系,推动企业改革步伐。加强财政监督,切实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税务、审计等部门实行信息共享,认真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维护了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坚持以人为本,对全区2945名会计从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了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信息质量。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开展清欠追缴工作,追回国有资产、资金4000余万元,减轻了多年来的'财政负担。全年受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代表提案6件,市民投诉1件,领导书面批办事项270余件,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全部认真予以办理。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复杂局面和艰巨任务。一是支出刚性增长,财政平衡压力越来越大;二是财政困难状况仍然没有得到缓解,经济的发展与财政的增收还存在一定距离;三是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潜在的财政风险不容忽视;四是财政资金使用监督不够,资金使用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镇、街道财政收入增幅虽然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通过深化改革、健全职能、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逐步克服和解决。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初步确定2022年全区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抓好财源建设,深化财政改革,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整顿规范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预算安排上,坚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集中力量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维护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038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0%。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4000万元(不含市核专款支出),其中灶内财政支出安排2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0%;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610万元,比上年增长5%;教育事业费支出6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06%;卫生事业费支出1346万元,比上年增长5.90%;计生经费支出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16%;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0%;企业挖潜改造支出350万元,与上年持平;行政管理费支出3300万元,比上年减少10.23%;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2546万元,比上年增长8.02%;抚恤事业费支出1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36%;社会保障支出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4%;公检法支出1807万元,比上年增长11.74%;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1450万元,比上年增长6.08%。完成2022年30380万元的财政收入任务,按现行财政体制算帐,灶内财力预计为22300万元,财力缺口约3500万元,主要是政策性增资翘尾巴加大预算。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完成2022年预算任务2022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总体经济发展环境比较有利,近几年全区加大工业投入、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效逐步显现,财政增收基础日益稳固。但同时由于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及增资等减收增支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因此,2022年全区财政工作要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正确运用财政政策,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不断强化财政管理,努力支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稳固、平衡的地方财政体系。(一)加大支持力度,深入实施新一轮财源建设工程。按照新一轮财源建设五年规划及实施意见,积极推动财源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落实政策措施,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按照区委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采取政策扶持、奖励、贴息、参股、担保等方式,强化服务措施,大力加强对重点财源的扶持力度,让财税贡献大的行业、企业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培植壮大对地区财政具有支撑作用的骨干财源。二是把握方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积极支持工业重点财源,着力培植物流产业、商贸流通、新兴服务业等新型财源,推动财源结构优化升级。三是体现财政支出的政策性,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实行粮食直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认真实施“双增工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四是围绕实施“三强带动”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继续执行超收分成政策,鼓励镇办快速发展、多收多支,充分调动镇办培植财源、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证镇办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的需求。(二)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一是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采取积极措施,在新一轮税制改革推行之前,积极主动地前做好准备,保证改革政策的落实,保证全区财政利益。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解决好财政投入与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关系,退出一般竞争性、经营性领域,重点支持公共事业发展。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继续做好政府采购、工资统发、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促进财政支出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严格收支秩序,对预算外资金实行预算化管理,充分发挥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做好到期借款还本付息的组织工作,落实好还款资金,加强政府再贷款使用监管,防止出现债务风险。(三)发挥后勤保障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是集中财力保工资。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落实好增资政策,把工资性支出摆到预算安排的首位,完善和巩固统一发放工资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其次是保证社会保障资金需要。努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大力加强资金投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步骤的向农村普及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真正保护弱势群体。第三是保证各项法定支出的增长和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在预算中做好安排,切实保证农业、教育、科技、计生、文化、兵役等各项法定支出需要。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等工作,支持文化、旅游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四)增收节支,强化管理,切实当好家、理好财。从全区政治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增收节支、当家理财,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强化税源监控,清理整顿税收秩序,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使财源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二是狠抓非税收入征管。认真做好经营城市和经营土地工作,所有资金纳入财政专户,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三是强化资金控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保持一般性支出零增长。加大对财源建设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粮食风险基金、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资金的管理力度,按照筹措使用好、管理运营好、保增值、保安全的原则,把各项管理规定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四是强化财政监督职能。进一步完善涵盖资金运动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积极支持和配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严肃查处各种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各位代表,今年的财政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再接再厉,团结拼搏,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2篇】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关于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文是小编收集的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欢迎阅读!
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落实全国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财政部门强化预算法治意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
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大规模减税降费。合理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实施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着力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安排补助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政策,加强对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推动化解商品房库存。明确债转股涉及的债权转让和核销政策,支持实施市场化银行债转股。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清理涉企保证金,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加大补短板力度,大力支持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
积极推进财税改革与立法。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全覆盖。全面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推动出台环境保护税法。制定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大力推进预决算公开,首次在中国政府网和财政部门户网站集中发布中央部门决算信息,制定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
着力提高财政支出绩效。严格执行全国人大批准的预算,及时批复下达。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实现全覆盖,首次将重大项目的绩效目标及具体绩效指标同预算一并批复,对部分重大民生政策和重点专项支出开展绩效评价。
高度重视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按照预算法、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20xx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控制在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19万亿元以内。
严格按预算法要求规范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进一步压缩代编预算规模,做实中央部门预算项目库。进一步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制定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积极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印发固定资产等4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执业情况等检查,查处曝光一批违反预算法和财经纪律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追责。
(二)20xx年预算调整情况。
为进一步理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关系,从20xx年5月1日起,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同步实施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由70570亿元调整为72350亿元,增加的1780亿元全部用于对地方税收返还,相应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由85885亿元调整为87665亿元。
(三)20xx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08亿元,为预算的101.5%,比20xx年同口径增长4.5%。加上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7271.08亿元,收入总量为166823.16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841.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3.9%,扣除地方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后增长7.4%。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82.02亿元,支出总量为188623.16亿元。收支总量相抵,赤字218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57.3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比20xx年同口径增长1.2%。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15.06亿元,收入总量为73672.37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890.3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1%,增长4.5%。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82.02亿元,支出总量为87672.37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4000亿元,与预算持平。20xx年中央预备费预算500亿元,实际支出146.1亿元,剩余353.9亿元全部转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xx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120xx6.75亿元,控制在年度预算限额125908.35亿元以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2678.06亿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681.1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7194.77亿元,比20xx年同口径增长7.4%;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59486.3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5956.02亿元,收入总量为152637.1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437.14亿元,扣除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后增长7.4%。收支总量相抵,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46618.62亿元,增长11.9%。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46851.52亿元,增长11.7%。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178.08亿元,为预算的97.8%,增长2.6%。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3999.98亿元,完成预算的88.5%,下降6.8%。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42440.54亿元,增长1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456.63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43961.66亿元,增长1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8405.84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601.84亿元,增长2%。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171.46亿元,增长18.2%。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30.17亿元,为预算的102.2%,下降11.3%。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50.61亿元,完成预算的93.5%,增长28.1%。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171.67亿元,增长24.9%。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34.38亿元,增长48.5%。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8272.53亿元,为预算的102.4%,增长4.1%。其中,保险费收入35065.86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1104.34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3918.9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9%,增长12.3%。当年收支结余4353.5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63294.67亿元。
(四)20xx年主要支出政策落实情况。
促进教育发展。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支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8万余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建立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落实新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全年8400多万人次享受到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支持科技创新。优化科技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公共科技活动,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完成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工作。完善稳定支持机制,促进科研院所改革发展。支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6.5%左右的幅度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继续提高全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保障优抚对象等人员各项抚恤待遇落实。支持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在全国范围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通过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强就业公共服务能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200个城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支持19万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启动首批5000名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45元,继续推动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支持实施500万亩粮改豆和600万亩粮改饲试点,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扩大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范围。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xx万亩以上,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2800万亩。扩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范围,启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完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约30万个。
支持生态环保建设。整合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进一步向燃煤污染控制、工业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倾斜。开展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继续安排资金支持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启动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涉及草原面积38.11亿亩。支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新增任务1510万亩。落实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支持河北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等4个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试点。推动九洲江等4个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18个城市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加强基本住房保障。支持棚户区改造开工606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14万户,均完成年度任务。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48.5%,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
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支持49871家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1260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791个。鼓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促进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支持中央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20xx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20xx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同时,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财政看,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一)20xx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
20xx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大财政支出优化整合力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贯彻预算法,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20xx年预算编制着重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第二,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第三,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第四,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第五,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二)20xx年财政政策。
20xx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一是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赤字率保持在3%,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三是突出保障重点,提高支出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20xx年主要支出政策:
教育方面。从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继续开展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支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进一步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加快推进教育脱贫攻坚。
科技方面。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对公益性科研机构(基地)的稳定支持,支持科研院所改革发展,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支持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启动实施。
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加大统筹社会救助资源力度,科学合理确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研究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医疗卫生方面。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坚持适度保障原则,更加注重保大病。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均提高30元,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50元和180元。
扶贫方面。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8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增长30.3%,用于支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农业林业水利方面。落实《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政策指向性和精准性,发展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生态环保方面。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适时启动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试点。深入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支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并扩大规模,实施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
住房保障方面。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继续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及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文化体育方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促进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国防方面。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落实军民融合发展资金保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支持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和基本民生兜底方面。继续增加阶段性财力补助规模,并统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转移支付,加大对资源能源型和财政困难地区支持力度,兜住保障基本民生的底线。
中央基建投资方面。中央基建投资安排5076亿元,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减少对小、散项目投资补助。
压减一般性支出方面。继续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对政策目标已经实现的项目,不再安排预算;对实施环境发生变化的项目,重新核定预算。
(三)20xx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612亿元,比20xx年执行数同口径增长3.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35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83亿元,收入总量为80245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745亿元,增长6.1%。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5500亿元,比20xx年增加15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141408.35亿元。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328.06亿元。
(1)中央本级支出29595亿元,增长6.5%。
(2)对地方税收返还9138亿元。
(3)对地方转移支付56512亿元,增长7%。
(4)中央预备费500亿元,与20xx年预算持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0018亿元,增长6%。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65650亿元、地方财政调入资金8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15646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768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6.2%。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比20xx年增加500亿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弥补。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15489.22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630亿元,增长5%。加上调入资金2433亿元,收入总量为171063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863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6.5%。赤字23800亿元,比20xx年增加20xx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3706.49亿元,增长3.2%。加上上年结转收入298.5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4004.99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004.99亿元,增长19.2%,主要是使用上年结转资金增加较多。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881.14亿元,增长14.5%;对地方转移支付1123.85亿元,增长33%。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43468.17亿元,增长3.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8568.62亿元,增长4.3%。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1123.8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8000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为52592.02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52592.02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46468.72亿元,增长23.4%。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限额72685.08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47174.66亿元,增长3.6%。加上上年结转收入298.5亿元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80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总量为55473.16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55473.16亿元,增长21.3%。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xx年进一步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优化支出结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暂保持不变,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的比例由19%提高至22%。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用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90亿元,下降9.8%。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28.03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1418.03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61.03亿元,下降20%。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048.3亿元,下降10.5%。加上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114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62.3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14.3亿元,下降25.9%。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338.3亿元,下降10.1%。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28.03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2466.33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961.33亿元,下降9.7%。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1786.72亿元,增长7.3%。其中,保险费收入36907.98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2595.97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8450.5亿元,增长10.3%。本年收支结余3336.2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66630.89亿元。
【第3篇】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财政总预算草案报告
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财政总预算草案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本级财政总预算草案,请予以审议。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工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运行带来的持续
冲击,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求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为应对危机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重大举措,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在严峻的形势下,区财税工作紧紧围绕全区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依法加强收入监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继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较好地完成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目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完成上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后,预计全区一般预算财力为347963万元(含上年结转结余16503万元及上级指标补助25231万元等)。另财政部代理发行的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经市政府批准我区的额度为5000万元,相应增加2022年的可用财力,以及调入资金1738万元(主要是预算单位归还以前年度专项结余),全区一般预算财力为354701万元。基金预算财力291874万元(含上年结转7611万元及上级指标补助5448万元)。 (二)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2022年区本级财政一般支出预算160000万元,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调整后区本级财政一般支出预算168000万元,加上年结转结余及上级指标补助等区本级一般支出预算为204650万元。调整后基金支出预算148454万元,加上年结转结余和上级指标补助等,调整后区本级基金支出预算为188296万元。执行结果,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96592万元(含补助下级支出),完成年度预算的96.1%,同比增5.8%。基金支出为1743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2.6%,同比增长31.7%。
区本级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为:污染防治项目一次性补助2380万元因素,09年无此项目;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710万元(其中含地方债支出399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1%,增长78.2%;农林水事务支出841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下降36.2%,主要是由于08年有市补助环太湖生态林建设专项资金1120万,09年无此项目;交通运输支出126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增长14.4%;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753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1.6%,下降64.7%,主要是09年财政贴息列支渠道改变,减少了该科目的支出;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97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0%,增长248.6%;其他支出3532万元,完成
年度预算的100%,下降31.5%。
(三)区本级财力平衡情况 基金预算财力188296万元,支出174300万元,结余13996万元为未完工项目结转。 二、2022年本级财政总预算草案
2022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在更高平台上谋求新跨越的关键之年,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和争先进位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我们 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国家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工委(区委)提出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机遇,对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为财政持续增收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存在。如区域经济虽然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但是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财政增收压力较大;增值税转型、房地产业发展中政策调整等因素也会对一般预算收入的增收带来不利影响;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升级、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生态环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都需要政府的刚性投入,支出结构调整的空间越来越小。 2022年财政预算编制原则。保障重点原则。在保证机构运转必要支出的基础上,按项目轻重缓急,有保有压、有进有退,优先确保重点工程、实事项目的资金需要,从严控制一般性项目支出和行政开支、公用经费,将更多的资源向招商、科技、开发建设一线倾斜。优化支出原则。按照公共财政和市场经济要求,严格财政支出范围,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的投入,支持各项改革和和谐社会建设。综合预算原则。综合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对政府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实行统一编制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统筹用好上级各类补助资金和部门预算结余资金。收支平衡原则。预算编制要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水平相适应,做到量入为出、量财办事,既要考虑实际需要,又要考虑财力可能,确保预算收支平衡。注重绩效原则。完善预算制度,提高科学聚财、理财水平,财政预算管理与财政各项改革相衔接,对项目执行过程和完成情况实行跟踪问效。
(一)全区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二)区本级财政预算收支草案
1、区本级财政收入预算草案 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主要项目:
增值税(25%)部分70900万元,增长12%;
各类所得税(40%部分)68000万元,增长22%;
其他地方税收57700万元,增长9%;
财政性收入43900万元,下降2%(主要是2022年收入中有一次性入库因素)。37%。
本级基金收入的主要项目:
地方教育附加收入2100万元,下降17%;
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收入3000万元,下降3%; 2、区本级财政支出预算草案 本级财政一般支出预算的主要项目: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728万元,下降0.9%;
国防支出294万元,增长1.4%;
公共安全支出8561万元,增长10.9%; 科学技术支出16827万元,增长16.2%;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97万元,增长47%;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030万元,增长6.7%;
医疗卫生支出7436万元,增长33.6%;
环境保护支出2245万元,增长57.4%;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041万元,下降47%;
农林水事务支出8927万元,增长3.8%;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7902万元,增长167.9%;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280万元(今年新增科目);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509万元,增长58.8%;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50万元,下降28.6%;
其他支出1273万元,下降9%;
预备费7500万元,增长50%。 本级基金支出预算的主要项目:
教育基金支出1850万元,下降39.7%;
城乡社区事务基金支出110600万元,增长156%,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
3、区本级财政收支平衡预算草案
按现行财政体制本级财政实现预算后,当年可用一般预算财力为167000万元,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7000万元,当年实现收支平衡。 (三)完成2022年度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1、切实加强收入组织,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和财税收入形势的分析研究。对经济财政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是做好当前财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及时掌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本地区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加强各种财税政策的调研和分析,采取切实措施尽量弥补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二是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将全年收入目标指标分解到各镇、街道、开发区,分解到国税、地税、财政各征收部门,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建立并完善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区财税例会、镇(街道)财政例会制度,认真解决征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认真贯彻“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强化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分析,努力挖掘税收增长潜力,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秩序,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四是严格非税收入管理,积极运用非税收入网上征缴系统,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票据的管理,建立各执收单位使用非税收入票据的动态管理系统。加大国有资产收益、资产使用处置收入等收缴管理力度,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五是进一步加强各项基金收入管理,继续严格执行土地收支管理规定,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保障各项基金平稳运行。 3、优化支出结构,注重改善民生问题。一是完善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农保参保率及老年农民待遇享受率达到100%;完善城乡一体的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区医保筹资标准由320元提高至400元,医疗救助标准最高比例提高到60%;扩大区医保基金支出范围,参保人员的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区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确保区医保参保率达到
99%以上。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建立就业创业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助企业、促就业”特别培训计划,落实对失地失业人员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三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安排资金用于农村桥梁、道路、自来水工程、公厕等建设,实施优美乡镇、卫生村镇创建奖励,继续实行农业保险,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及时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柴油补贴等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四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相关政策,落实资金支持中小学校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支持横塘中学南片初中、枫桥中心小学移地新建、塔园路幼儿园等工程建设。五是保障城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投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落实资金保证“9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支持社区创建、农贸市场改造、公共发展新三年计划、公共环卫基础设施等建设。六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补贴工作,加大对补贴资金的审核力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审核兑付效率,保证财政补贴资金的安全及时兑付。 5、加强财政监督,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审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不断提高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的责任意识。二是严格预算执行,不随意追加支出预算。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从严从紧控制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招待费用、出国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三是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监督。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强化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四是加强资产管理。加大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强化各类国有资产使用、处置收入等管理,加强对闲置资产的统筹利用,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五是狠抓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业务运作程序,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努力提高财政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区财税部门要在工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2022年的财政预算任务,为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再作贡献!
【第4篇】2022财政预算草案工作报告范文
一、xx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xx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三区”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年各项预算指标圆满完成。
xx年,我区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25000万元,同比增加164269万元,增长35.65%,完成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入预算5*000万元的123.27%。其中:固定收入预计完成101350万元;共享收入预计完成511200万元;分级收入预计完成7450万元;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000万元。
xx年,我区总财力预计为528231万元,其中:体制财力预计为458099万元;以前年度专项结转预计为22028万元;本年度市追加专款预计为48104万元。
xx年,我区财政总支出预计完成498132万元,同比增加75394万元,增长17.83%,其中:区级财政支出预计完成470028万元。部门预算执行到位率预计达到96.15%。
总财力和总支出相抵,预计当年结余30099万元。(关于财政收支预算预计执行情况请见附表一,关于财政体制有关情况请见附件一)
总体来看,xx年财政收入实现较高幅度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保障能力继续增强,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上述预算预计执行情况,最终以财政决算为准。
(一)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
xx年,我区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呈现良性的互动态势。今年,我区各主要税种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6%以上,尤其是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四大主体税种预计完成550500万元,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8.*%,增幅达到36.56%,拉动财政收入增长31.9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但是,在看到财政收入实现较高幅度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影响我区财政收入的因素中,除了由于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带动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些一次性和非经常性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物资储备局一次性入区库增值税13250万元;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一次性入库印花税9376万元;驻区众多国有企业积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份制改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利润实现较快增长,汇算清缴税款大幅增加,使得企业所得税预计同比增长60.44%,拉动财政收入增长11.80个百分点。如果剔除以上特殊因素,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7%。
(二)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
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继续加大对各类社会事业的投入,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是教育、科学支出均达到增长要求。xx年,对教育投入达到97125万元,同比增长11.00%(见附表三);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支出投入5760万元,同比增长20%;二是对公共卫生投入达到9330万元,同比增长20.39%(见附表四);三是文化、体育事业支出5343万元,同比增长14.78%;四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社会保障补助等支出85793万元,同比增长14.63%。
(三)全力保障重点支出
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我区城市建设。xx年财政经济建设类资金总投入预计达到381645万元,使全区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得到落实。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8433万元,主要用于德内大街改造、党校东侧路改造、新街口东街改造、地铁四号线拆迁等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64851万元,主要用于北二环、西二环、月坛公园、什刹海等地区的综合整治;解危排险投入18517万元,主要用于17栋简易楼改造和李大钊故居修缮;社会事业建设投入92231万元,主要用于公共卫生大厦、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德胜社区医院、北京市第二医院和社区居委会等项目建设;偿还政府贷款利息等支出27613万元。
落实促进产业发展政策。兑现入驻金融街16户金融企业一次性补助10900万元;落实德胜科技园产业优惠政策及兑现金融企业购(租)房补贴款1xx万元。
(四)稳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
xx年,按照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依靠“金财工程”的技术支撑,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财政资金运行效益和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积极开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今年财政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北京市财政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区各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开展了培训。同时,将已批复的《西城区xx年部门预算》中的3710个项目逐一按新科目进行了转换,并将今年财政预算执行数据分新、旧两套科目进行核算和上报,为xx年全面实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做好了充分准备。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与北京市财政局一起对西城公安分局车辆购置和北京市第二医院病房楼改造两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两个项目分别被市财政局评为“优秀”和“良好”。本着勤俭节约、满足基本需要、保证各单位基本运行的原则,委托北京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对法院、卫生局等6家入驻新址办公的单位所申请的开办费16198万元进行了评审,共审减资金3873万元,审减率达到23.91%。通过参与上述项目,为今后全面开展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工作积累了经验。
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高资金支付效率,通过财政直接支付的政府采购资金规模不断扩大,预计达到xx0万元,直接支付率达到50%;纳入财政工资统发范围的人数接近万人,本年度累计统发工资金额将突破50000万元。着力研究和解决执行中的新问题,5家授权支付改革试点单位运行更加平稳。进一步细化并规范财政、银行、预算单位职责,加强内、外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对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引入公证机制,完善工作程序,提高政府采购监管水平。按照《西城区定点供应商监督考核办法》,强化对定点供应商的管理。继续提高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率,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全年预计完成政府采购资金40000万元,同比增长3.02%,节约资金预计达到xx万元,资金节约率为5%。
全面加强政府资产管理。以xx年7月31日为基准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此次我区纳入清查范围的单位共369个,其中行政单位47个,事业单位284个,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38个。经初步汇总,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共计768334万元,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共计127248万元。此外,截止到基准日,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各基本建设专户尚有44个在建项目,累计投资133097万元,预计60%的投资可以形成固定资产。据此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可达975440万元。通过此次“摸清家底”,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统筹使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建立政府资产实物管理与资金管理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
着力抓好政府债务管理。在充分利用我区融资平台筹措建设资金的同时,严格控制债务规模,严格管理债务资金用途,不断强化政府债务风险意识,坚持政府债务季度报告制度和或有负债“红、黄、绿”三级预警制度;通过利用外国政府低息贷款,以及主动应对国家上调贷款基准利率政策,调整政府债务还款期限等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政府融资成本。截止11月份,我区直接负债合同金额为355600万元;或有负债为231250万元,同比减少114400万元,下降33.11%。
各位代表,回顾xx年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我区公共财政体系还不够完善,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资金压力日趋增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理财能力与公共财政管理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控制行政成本和勤俭节约干事业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将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财政改革等,全力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对财政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
二、xx年财政预算草案
各位代表,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从xx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与现行的预算收支科目存在着很大差别,特别是在支出方面,分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改革的目的是更加完整和准确地反映财政收支和政府职能活动,提高政府理财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预算透明度。xx年西城区财政预算草案及xx年西城区部门预算都是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编制的。(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请见附件二。)
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关于编制xx年部门预算的有关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xx年我区财政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我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坚持“三区”战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服务水平;加大公共事业投入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xx年主要预算指标安排如下:区级财政收入安排687500万元,比xx年预计财政收入625000万元,增加62500万元,增长10.00%。区级财力支出在财政收入安排687500万元的基础上,扣除体制上解,加上以前年度市专项结转,安排503000万元,比xx年预计区财力支出470028万元,增加32972万元,增长7.01%。(见附表二)
xx年我区财政预算安排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安排财政收入
xx年,国家宏观经济仍将呈现稳定的增长势头,北京市也将进入全面完成奥运会前期各项筹备工作的冲刺阶段,我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这些都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关注到西城区经济具有典型的总部经济特征。总部经济的发展在对我区经济和税收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又大大增加了我们开展税源监控和收入分析预测工作的难度。这主要是由于总部型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战略的调整,将税收在总部与子公司之间进行转移,并且总部型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容易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而产生经营波动。所以,总部型企业的税收贡献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与此同时,我们也须注意到,在xx年财政收入中有较多的一次性和非经常性的不可比因素,形成了xx年财政收入较高的基数,使得财政收入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加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xx年我区财政收入增幅安排为10%。
(二)确保政权建设和法定支出增长
按照“人员按实际,公用按定额,项目按财力”的原则,为各政府职能部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提供资金保障,xx年,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9万元,安排公共安全支出28437万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加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的投入。教育投入105000万元,同比增长8.11%(见附表三)。科学技术投入6912万元,同比增长20%。医疗卫生投入11214万元,同比增长20.19%。关于医疗卫生安排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支持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在确保卫生工作经费投入的同时,妥善解决卫生系统的离退休经费负担问题,将离退休经费从卫生依法增长中剥离出来,退休经费按调资后的标准,在xx年财政负担80%的基础上,自xx年起,财政负担比例每年提高5%,到xx年财政将100%负担卫生系统退休经费(离休经费已由财政100%负担)。
(三)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xx年,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724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的利益。支持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改造,在xx年已安排8000万元的基础上再安排xx万元。继续安排支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和社区教育工作各160万元。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安排日常保洁维护等费用14055万元。安排15000万元用于在职和退休人员的公费医疗支出;继续安排xx万元医疗改革储备金,为将来的医疗改革做好储备。安排预备费15090万元,应对新增事项和突发公共事件。
(四)积极促进产业政策落实
为进一步吸引优质税源,增强我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安排42500万元,用于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积极落实《西城区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继续加大对德胜科技园区建设的支持,安排1500万元,重点用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以及支持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的建设等,促进德胜科技园区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涵养税源,继续安排xx万元,用于落实区政府制定的《关于促进税源发展和鼓励吸引资金的试行办法》。
(五)继续加大重点项目投入
综合运用融资资金、市配套资金等多渠道筹集的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承载力,全力做好奥运筹备相关工作。其中,预算内安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资金16000万元,重点用于什刹海环湖立面修缮和景观建设、城市边角地整治、西单文化广场、西单北大街及北延长线改造、“平改坡”等项目。安排基本建设资金27000万元,主要用于政府大院危楼改造、区党校装修改造等工程和偿还政府直接负债本息。安排标准租私房腾退还贷4800万元。为完善政府债务风险保障机制,安排补充政府偿债资金xx万元。
三、突出重点,扎实工作,确保xx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
xx年,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实施“xx”规划的重要一年,是筹办奥运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区政府的开局之年。根据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财源建设,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首先,积极推进财源体系建设,大力培植后续财源,不断增强财政增收后劲。按照落实我区功能定位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高我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聚集力和吸引力。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其次,树立“大财政”的理财观念,紧紧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第三,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和重点税源建立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机制,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第四,狠抓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抓支出管理,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支出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困难群体倾斜,努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
按照公共性、市场性和导向性原则,进一步研究界定财政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对政权建设、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确保重点项目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统筹各方面的资源,确保各项“折子工程”、“重点工程”、“便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努力压缩会议费、公务用车等消费性支出增长,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
(三)抓制度创新,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积极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认真研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预算会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的影响,完善相关办法,探索提高预算、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研究探索建立预算资金定额与实物资产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完善专项支出项目库建设,探索建立项目滚动管理的机制。加强对财政性结余资金的管理,研究制定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办法;三是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范围。总结授权支付试点经验,逐步将全区的行政机关纳入到授权支付改革范围;四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水平;五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以“结果”及“追踪问效”为导向的支出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在xx年资产清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探索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盘活用活现有存量资产;六是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将政府负债规模控制在财政可控风险之内,管好用好财政融资资金;七是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优化完善财政一体化系统,强化系统多维的、全口径的查询与分析功能;继续向二级预算单位推广一体化系统,实现一体化系统全覆盖;加强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一体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四)抓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按照《预算法》、《西城区预算监督办法》的要求,积极主动推进政府理财的法制化和程序化。继续围绕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专项资金使用等重点内容,进一步完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机制,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良性互动,发挥财政监管在确保财政政策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财政法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财政执法行为规范,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严格落实《会计法》,加强对预算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加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不断推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规范财政内部管理,强化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公众监督,努力打造“阳光财政”,使财政管理更加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位代表,xx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一年。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听取区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以饱满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财政预算任务,为实现“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5篇】市2022预算执行与2022预算草案的报告
市2022预算执行与2022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月20日在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三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抢抓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两个机遇,克服了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和津贴合并及其他政策性减收增支等不利影响,大力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97389万元,比上年增长9.7%。
其中:上划收入47118万元,增长8.1%;地方财政收入50271万元,增长11%。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46135万元,增长8.4%;基金收入4136万元,增长54.6%。
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262199万元,增长20.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48897万元,增长15.7%;基金支出13302万元,增长336.4%,主要是省专项比上年增加。
2022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64962万元,增长8.1%。其中:上划收入32138万元,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32824万元,增长8.2%。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30663万元,增长8.2%;基金收入2161万元,增长8.7%。市本级财政总支出112960万元,增长12.8%。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10364万元,增长12.7%;基金支出2596万元,增长20.3%。 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22年全市一般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全市结余112万元,其中:市本级结余89万元。 以上收支及平衡情况是市本级和各县(市)快报汇总数,待省财政厅正式批复决算后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过去的一年,全市财税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财源建设工作力度,支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我们抢抓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电机、煤机、哈啤佳凤等一批老的骨干企业焕发了生机,重新确立了财源支柱企业的地位。立足我市地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畜牧养殖和旅游业,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培植了新兴基础财源。
桦南鸿源米业、汤原佳明乳品、抚远水产联营公司等企业发展迅猛,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加大,特色旅游成效显著。以经营城市为切入点,加大城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解决了城建资金不足的矛盾。
市政府投入8000万元,用于港务局搬迁,并与大连海昌集团合作,港粮小区开发开始施工。坚持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我市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后续财源。
全市招商引资15.5亿元,光明集团、大商集团、新高潮集团、天野牧业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向国家和省申报了13个国债项目和81个见效快、发展后劲强,对财政增收拉动作用大的立市立县财源建设项目。
积极支持全民创业,全年共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3931万元,推动但个别单位铺张浪费的问题依然存在,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纠正和解决。
二、2022年全市预算草案 2022年是推进“富民兴佳”新跨越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虽然我市财政仍很困难,但今年的财政工作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宏观环境。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财税政策陆续出台,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南资北上趋势日趋明显,为我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趋于好转,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财源建设卓有成效,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扩大经济总量,壮大财政经济实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有利条件。
根据上述形势分析,依据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2022年全市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富民兴佳”新跨越,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依法加强财税征管,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做到“四个确保”,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量入为出,确保实现预算平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22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全市财政总收入安排101713万元,按照《预算法》关于“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的规定,对上年一次性的罚没等收入给予了剔除,可比口径(下同)增长8%。
其中:上划收入51046万元,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50667万元,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47588万元,增长8 %。 全市财政总支出安排173979万元,增长11%。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70900万元,增长11%。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67837万元,增长9%。
其中:上划收入34600万元,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33237万元,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30903万元,增长8 %。 市本级财政总支出安排72774万元,增长9%。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0440万元,增长9%。
三、坚定信心,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今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全市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围绕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财源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牢固树立向调整要效益、要财源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政策优势,突出财源建设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逐步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园区建设。
支持搞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加快医药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木材加工园区、煤化工园区和对俄经贸园区建设,打造项目落地的主平台,形成产业群体,发挥聚集效应。进一步整合现有企业资源,集中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密集化。
做好省财源建设项目的争取工作。在落实2022年申报项目的同时,积极做好申报2022年项目的准备,着力申报一批高质量、高效益、低消耗的财源项目。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做大做强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优势支柱
产业,努力振兴造纸、纺织和建材产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南资北上的机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电机、煤机等骨干企业进行高端承接,进行高起点技术改造,提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同时要借助现有条件和优势,吸引外来资本,在我市投资发展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的新型企业。
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降低创业门槛,在税费政策上,对国有、集体、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待遇。
继续发挥担保公司的功能,完善机制,提高效率,培育一批创业小老板,兴办一批民营经济实体。 第二,坚持依法治税,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
认真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解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继续整顿和规范财税征管秩序,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严格税务登记管理,从税收起点抓好收入征管工作。
继续抓好税源普查工作,加强税收动态管理,实行重点税源月报制度,对重点税源实施实时监控。加大税收稽查力度,积极挖掘增收潜力。
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维护税法尊严。加强征管手段和征管方式创新,加快科技兴税步伐,推广应用ctais税收征管系统,及时研究和解决收入征管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改组改造及资产重组后的企业税收入库级次进行界定,明确收入归属。
加强建安及各类市场的税收征管,规范征收秩序,增加财政收入。通过签订清欠责任状和实行欠税公告等办法,清缴企业欠税。
努力提高全民纳税意识,特别是通过实行财源骨干企业税收奖励办法,鼓励企业积极纳税,增加财政收入。继续抓好非税收入的征管,加大查处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的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全部缴入国库。
第三,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公共财政和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清理和逐步减少不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和不属于统筹发展方向的支出,盘活资金存量,用好资金增量,有效归并整合财政性资金。
集中财力保重点。继续坚持“保工资、保稳定”的原则,严格控制其他支出,除工资性支出、事关社会稳定的支出外,都要从严控制。
通过加强资金调度,完善管理办法等措施,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口。
抓住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契机,财政、人事及编制部门搞好配合,严格界定事业单位类型,按类型实行不同的财政供养政策,进一步规范财政供养范围。同时,严格财政供养人口减员撤卡制度,减人撤卡,停发工资。
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实行会议费包干及定点接待、汽车维修和加油定点等办法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
做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加快节奏,努力完成3万人的并轨任务。
第四,积极深化财政改革,推动公共财政建设,努力解决财政发展中的问题。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快支出管理制度的创新,不断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进行预算编制改革。今年在市直预算单位全面实行部门预算,统一安排预算内外财力,以解决目前部门分配不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并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各项改革。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按照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补贴工作的统一部署,抓好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六项改革和良种补贴的发放工作,建立起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逐步增加纳入中心管理的单位户数,扩大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的覆盖面,不断完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
继续搞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法》的要求,拓宽政府采购范
围,重点在工程类采购项目上取得突破,对财政投资达到50%的工程类项目,纳入政府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实行集中采购。深化非税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坚决杜绝截留、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的行为;加大财政统筹力度,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第五,全方位争取资金,缓解财政困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面对我市财政困难的现状,靠自身能力难以筹集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所需的资金,必须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继续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层次。
认真贯彻市委把招商引资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来抓的要求,推进招商引资战略升级,加快引进一批有影响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继续争取省财政临时借款。
由于我市收入规模小,资金调度能力差,本级收入很难满足支出需要,积极争取省财政临时借款,以保证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资金需要,这是维护我市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积极争取省政府财源建设资金的支持。
要加大争取力度,努力在项目数量和规模上实现新的突破,尽快培育出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支柱财源。积极争取政策性投资。
争取国家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投资和国家扶持粮食主产区的建设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开发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培植新的财源,并多方筹措偿债资金,形成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各位代表,今年财政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
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财政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富民兴佳”新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秘书处
【第6篇】关于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度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大会提出XX年度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度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 XX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年度我镇财政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较好地完成了XX年度财政预算。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XX年共完成财政收入3720万元。
1、预算内收入2290万元,其中:
(1)国税全口径收入1582万元,比上年增长35%;
(2)地税全口径收入666万元,比上年增长31%;
(3)财政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契税收入142万元。
2、预算外收入1070万元;
3、上级补助收入190万元。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XX年财政总支出3419万元。
1、预算内支出2022万元;
①农业支出240万元;
②水利和气象支出11万元;
③计划生育支出19万元;
④教育支出1077万元;
⑤其他部门支出36万元;
⑥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232万元;
⑦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119万元;
⑧行政管理费支出237万元;
⑨转移支付支出344万元;
2、预算外支出1320万元
①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358万元;
②教育支出197万元;
③医疗卫生支出10万元;
④其他部门支出138万元;
⑤行政管理费支出304万元;
⑥文体广播支出97万元;
⑦其他支出216万元。
3、上解支出84万元。
(三)财政预算执行结果
XX年度财政可用财力3464万元,其中体制内支出基数补助2025万元,专项分成及补助190万元,预算外收入1070万元,预算外补助收入360万元,减去财政支出2419万元,当年净结余5万元,达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较好地完成了财政预算任务。
XX年,我们按照年初人代会的要求,努力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收支改革,逐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镇经济建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培植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XX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6个,争取资金80万元,已到账51万元;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全力协作,当年完成税收收入1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万元,增幅 25%。
2、保压并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XX年我们坚决执行国家的财税和农民负担政策,下半年起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收取,认真执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和黄桥老区优惠政策,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农业开发、农桥农路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低保和农村大病对象的扶持,按时足额发放了粮食直补、农资增资补贴和农村低保资金,让公共财政阳光惠及普通百姓。
3、顺应改革,提高公共财政服务水平。
认真做好市镇财政体制、镇财市管、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改革,镇财政各项收支全面列入市级监管之中,财政管理更加规范;逐步提高事业人员保障水平,事业人员补贴提高到1万和1.6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财政改革以后,财力上收,原来从镇财政留成中给予企业的扶持资金无法落实,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适当调整。
二、XX年度财政预算(草案)
XX年度我们将以上级提出的目标计划为指导,按照镇党委提出的XX年度工作任务,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支管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确保当年收支平衡。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编制XX年度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
1、税收收入预算3050万元,其中:
(1) 增值税全口径收入xx万元;
(2) 地方工商税全口径收入550万元;
(3) 契税收入100万元。
2、预算外收入预算1330万元,其中:
(1) 部门收费收入183万元;
(2) 部门实体上缴收入等100万元;
(3) 学杂费补助及教育住房公积金补助收入258万元;
(4) 镇本级非税收入460万元;
(5) 捐赠收入20万元;
(6)其他收入169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3512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35万元,其中计生站支出146万元;
2、教育支出2770万元;
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万元,其中:文化站15万元;
4、社保和就业支出420万元,其中社保所支出32万元;
5、城乡社会事务支出460万元;
6、农林水事务支出378万元,其中农技站107万元,农经站42万元,农机站61万元,企管站31万元,水利站28万元,兽医站75万元,建管所34万元;
7、村级经费202万元;
8、其他支出352万元;
(三)预算平衡方案
1、可用财力3018万元(核定支出基数1078万元,加专项分成及补助210 万元,加预算外收入1630万元);
2、支出预算3512万元;
3、当年净结余 3万元,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三、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为全面完成XX年的财政预算任务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做好XX年的财政工作,全面完成XX年的财政预算,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XX年财政任务圆满实现,我们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财源建设,实现振兴财政的目标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园区和项目建设,把农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转化为财政优势;
二是通过加大对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投入,为进园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力争早投产,早收益。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我镇工业发展意见,利用各级财政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二)强化收入征管,坚持依法行政
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改革征管手段,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行为。加强财源建设,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调整好收入结构,增加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强化部门收费收入的管理,加大政府非税收入组织力度,增强地方财政活力。
(三)努力控制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组织编制好部门预算,准确确定部门收支预算控制数,做到人员经费编实,公用经费从紧,项目经费从严;
二是严格按预算执行,编报单位必须及早组织预算收入,序时安排预算支出,不得无预算、超预算拨款,严格按先工资保险、后公用经费的顺序支付;
三是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资金力保政府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四)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严格“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所有收入全额上划市财政专户杜绝坐收坐支行为;
加强对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管理;
强化会计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财政监督稽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为我镇的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各位代表,XX年度,我镇的财政工作任务既繁重又艰巨,但我们深信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就一定能圆满完成。
【第7篇】市预算执行与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预算执行情况
××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三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抢抓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两个机遇,克服了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和津贴合并及其他政策性减收增支等不利影响,大力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万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上划收入万元,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基金收入万元,增长。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万元,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增长;基金支出万元,增长,主要是省专项比上年增加。
××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万元,增长。其中:上划收入万元,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基金收入万元,增长。市本级财政总支出万元,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增长;基金支出万元,增长。
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年全市一般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全市结余万元,其中:市本级结余万元。
以上收支及平衡情况是市本级和各县(市)快报汇总数,待省财政厅正式批复决算后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过去的一年,全市财税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财源建设工作力度,支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我们抢抓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电机、煤机、哈啤佳凤等一批老的骨干企业焕发了生机,重新确立了财源支柱企业的地位。立足我市地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畜牧养殖和旅游业,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培植了新兴基础财源。桦南鸿源米业、汤原佳明乳品、抚远水产联营公司等企业发展迅猛,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加大,特色旅游成效显著。以经营城市为切入点,加大城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解决了城建资金不足的矛盾。市政府投入万元,用于港务局搬迁,并与大连海昌集团合作,港粮小区开发开始施工。坚持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我市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后续财源。全市招商引资亿元,光明集团、大商集团、新高潮集团、天野牧业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向国家和省申报了个国债项目和个见效快、发展后劲强,对财政增收拉动作用大的立市立县财源建设项目。积极支持全民创业,全年共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万元,推动了民营经济发展。
第二,强化税收征管,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全面落实征管责任制,重点加强了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流动性强的难点税源的监管,通过严格税务登记手续和发票管理等手段,有效规范了市场税收秩序。继续在餐饮业推行即开型刮奖式发票,餐饮等服务业的税收与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通过实行税收专管员制度和以票管税办法,加强重点税源的监督管理,防止欠税发生,并大力回收陈欠。通过严格税收执法,加强税收稽查,严厉查处税收违法违规案件,及时回收了查补税款。通过完善征管体制加强对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和契税的征收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坐收坐支问题。通过开展混库清查及设立税收直属分局,明确了收入缴库级次,规范了税收秩序。
第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认真清理财政供养人口。通过单位自报、逐人核实等方式清理市直不符合财政供养范围和吃空饷人员人,每年节约财政资金万元。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对会议费、招待费继续实行五大委秘书长包干办法;对市直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包干,经费一次性包死,超支不补,增强了预算刚性。合理调度资金。在财政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全力以赴保工资、保稳定。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保证了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提高了我市低保对象的保障水平,制定并实施了大病救助和教育救助制度;补发了部分以前年度企业拖欠下岗职工的生活费;建立了企业参保离休人员医疗待遇的保障机制;妥善解决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三费”问题。
第四,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市直和各县(市)区全面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规范了会计核算,统一了支出标准,减少了中间环节,从制度上解决了财政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问题。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了采购范围,拓宽了采购领域。全市实现政府采购支出万元,综合节支率为。推动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出台了《产权交易中心产权交易程序》,建立了产权交易网站,实现了市场联网。全面落实“一免两补”惠民政策。初步建立起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积极争取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资金。上报并轨国有企业户,并轨职工人,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亿元。
第五,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清理,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对专项资金和非税收入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串用的问题;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搭车收费问题;是否按规定使用省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等内容。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进行检查。针对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行了严格的会计上岗“准入证”制度。同时,举办了财会从业人员培训班,提高了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组织开展三项清理工作。对党政机关用公款为干部职工购买商业保险、党政干部拖欠公款以及统一着装进行了清理整顿,对清理出的欠款进行收回,对违规着装按规定进行了收缴封存。
各位代表,××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预算执行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问题仍很突出,经济总量偏小,收入增长乏力;收入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比重过大,收入增长质量不高;个别企业和单位部门利益严重,依法交纳税费的意识不强,拖欠税款和坐收坐支应缴财政收入的现象时有发生;财政资金紧张,但个别单位铺张浪费的问题依然存在,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纠正和解决。
二、××年全市预算草案
××年是推进“富民兴佳”新跨越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虽然我市财政仍很困难,但今年的财政工作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宏观环境。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财税政策陆续出台,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南资北上趋势日趋明显,为我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趋于好转,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财源建设卓有成效,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扩大经济总量,壮大财政经济实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有利条件。
根据上述形势分析,依据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年全市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富民兴佳”新跨越,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依法加强财税征管,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做到“四个确保”,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量入为出,确保实现预算平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年全市和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全市财政总收入安排万元,按照《预算法》关于“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的规定,对上年一次性的罚没等收入给予了剔除,可比口径(下同)增长%。其中:上划收入万元,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
全市财政总支出安排万元,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增长。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万元,增长%。其中:上划收入万元,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
市本级财政总支出安排万元,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增长。
三、坚定信心,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今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全市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围绕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财源建设的层次和水平。牢固树立向调整要效益、要财源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政策优势,突出财源建设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逐步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园区建设。支持搞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加快医药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木材加工园区、煤化工园区和对俄经贸园区建设,打造项目落地的主平台,形成产业群体,发挥聚集效应。进一步整合现有企业资源,集中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密集化。做好省财源建设项目的争取工作。在落实××年申报项目的同时,积极做好申报××年项目的准备,着力申报一批高质量、高效益、低消耗的财源项目。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做大做强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优势支柱产业,努力振兴造纸、纺织和建材产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南资北上的机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电机、煤机等骨干企业进行高端承接,进行高起点技术改造,提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同时要借助现有条件和优势,吸引外来资本,在我市投资发展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的新型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降低创业门槛,在税费政策上,对国有、集体、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待遇。继续发挥担保公司的功能,完善机制,提高效率,培育一批创业小老板,兴办一批民营经济实体。
第二,坚持依法治税,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认真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解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继续整顿和规范财税征管秩序,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严格税务登记管理,从税收起点抓好收入征管工作。继续抓好税源普查工作,加强税收动态管理,实行重点税源月报制度,对重点税源实施实时监控。加大税收稽查力度,积极挖掘增收潜力。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维护税法尊严。加强征管手段和征管方式创新,加快科技兴税步伐,推广应用税收征管系统,及时研究和解决收入征管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改组改造及资产重组后的企业税收入库级次进行界定,明确收入归属。加强建安及各类市场的税收征管,规范征收秩序,增加财政收入。通过签订清欠责任状和实行欠税公告等办法,清缴企业欠税。努力提高全民纳税意识,特别是通过实行财源骨干企业税收奖励办法,鼓励企业积极纳税,增加财政收入。继续抓好非税收入的征管,加大查处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的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全部缴入国库。
第三,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公共财政和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清理和逐步减少不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和不属于统筹发展方向的支出,盘活资金存量,用好资金增量,有效归并整合财政性资金。集中财力保重点。继续坚持“保工资、保
稳定”的原则,严格控制其他支出,除工资性支出、事关社会稳定的支出外,都要从严控制。通过加强资金调度,完善管理办法等措施,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口。抓住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契机,财政、人事及编制部门搞好配合,严格界定事业单位类型,按类型实行不同的财政供养政策,进一步规范财政供养范围。同时,严格财政供养人口减员撤卡制度,减人撤卡,停发工资。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实行会议费包干及定点接待、汽车维修和加油定点等办法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做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加快节奏,努力完成万人的并轨任务。
第四,积极深化财政改革,推动公共财政建设,努力解决财政发展中的问题。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快支出管理制度的创新,不断完善财政运行机制。进行预算编制改革。今年在市直预算单位全面实行部门预算,统一安排预算内外财力,以解决目前部门分配不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并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达到预期目的。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各项改革。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按照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补贴工作的统一部署,抓好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六项改革和良种补贴的发放工作,建立起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逐步增加纳入中心管理的单位户数,扩大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的覆盖面,不断完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继续搞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法》的要求,拓宽政府采购范围,重点在工程类采购项目上取得突破,对财政投资达到的工程类项目,纳入政府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实行集中采购。深化非税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坚决杜绝截留、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的行为;加大财政统筹力度,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第五,全方位争取资金,缓解财政困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面对我市财政困难的现状,靠自身能力难以筹集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所需的资金,必须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继续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层次。认真贯彻市委把招商引资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来抓的要求,推进招商引资战略升级,加快引进一批有影响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继续争取省财政临时借款。由于我市收入规模小,资金调度能力差,本级收入很难满足支出需要,积极争取省财政临时借款,以保证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资金需要,这是维护我市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积极争取省政府财源建设资金的支持。要加大争取力度,努力在项目数量和规模上实现新的突破,尽快培育出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支柱财源。积极争取政策性投资。争取国家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投资和国家扶持粮食主产区的建设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开发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培植新的财源,并多方筹措偿债资金,形成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各位代表,今年财政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财政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富民兴佳”新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8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
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2022年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关于2022年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202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县“摘帽”快跑,二次创业的开局之年。我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及上级财政、税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根据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十六字理财观,认真履行财政职能,按照上级制定的财政收支体制,积极组织收入,努力控制支出,力求财政收支的综合平衡。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镇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圆满完成年度预算,具体各项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2022年度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收入1497.4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计划数945万元的158.46%,比去年同期收入1148.49万元增长了30.38%;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增值税累计收入567.54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293.92万元增加了273.62万元;主要增加原因是2022年12月税收在今年入库;营业税累计收入305.36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375.1万元减少了69.74万元,其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筑业营业税调整到其他单位较多;企业所得税累计收入305.36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250.11万元增加了55.25万元,主要增加原因是建筑企业所得税比去年增加;个人所得税累计收入72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49.51万元增加了22.49万元;资源税累计收入5.45万元,去年无此项目收入;城建税累计收入121.25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79.42万元增加了41.83万元,主要企业缴纳城建税比去年增加;房产税累计收入26.54万元,比去年收入41.35万元减少了14.81万元;印花税累计收入29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15.02万元增加了13.98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累计收入26.99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33.54万元减少了6.55万元;耕地占用税累计收入24.37万元,去年无此项收入;契税累计收入15.38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10.52万元增加了4.86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1523.22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基数和追加指标1523.22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958.81万元增长了58.87%,其增长原因是今年有国有土地出让权收入安排支出392.47万元,县中心镇培育专项资金支出50万元,其他主要是工资改革增资和单位预提养老保险费用等增加,具体分项支出情况如下:
1.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事务运行经费累计支出380.67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基数和追加支出预算指标380.67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187.84万元增加了192.83万元,其增加的原因是工资福利支出比去年增加91.91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100.92万元,主要原因是各项公用支出在此项目支出。
2.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运行累计支出34.44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基数和追加支出预算指标34.44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20.4万元增加了14.04万元,其增加的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13.68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其他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了0.36万元。
3.共产党事务运行累计支出137.91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预算指标137.91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62.7万元增加了75.21万元,其增加的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75.35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减少0.14万元。
4.其他一般公共服务累计支出15.06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15.06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10.3万元增加了4.76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4.59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0.17万元。
5.群众文化事业费累计支出90.84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90.84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13.6增加了77.24万元,其增加的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76.82万元,其增加较大原因今年有超收分成安排指标50万元,其他项目人员经费超支部份在此功能科目支出,另外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0.41万元。
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累计支出28.78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28.78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13.6万元增加了15.18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10.33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4.85万元。
7.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支出今年没有安排支出指标,去年有社会抚养费返回安排支出238.17万元。
8.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累计支出418.73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418.73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13.6万元增加了405.13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11.81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393.32万元,其增加较大的原因是今年有国有土地出让权收入安排此科目支出392.47万元。
9.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补助累计支出8.1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8.1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9万元减少了0.9万元,其减少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减少0.93万元,其原因是今年人员减少1人,公用经费比去年增加0.3万元。
10.农业事业运行累计支出162.11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162.11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64.4万元增加了97.71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33.04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64.67万元,其增加原因是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增加。
11.林业事业机构累计支出25.94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25.94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18.6万元增加了7.34万元;其增加的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7.97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减少0.63万元
12.水利行业业务管理累计支出21.85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21.85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18.6万元增加了3.25万元;其增加的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比去年增加11.02万元,增加原因是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和各项考核奖励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比去年减少7.77万元。
13.去年有其他农林水支出累计支出221万元,主要用于集镇供水工程支出,今年无此项支出。
14.其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累计支出30.05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30.05万元的100%,比去年同期支出57万元减少了26.95万元;其减少的原因是人员经费比去年增加7.77万元,公用经费比去年减少34.72万元,其原因是用于企业贡献奖励减少。
15.其他支出累计168.74万元,完成了年度核定支出预算指标168.74万元的100%,比去年累计支出10万元增加了158.74万元,主要各项建设资金和企业奖励增加。
(三)其他资金收支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2022年度累计收入526.13万元,比去年同期收入882.36万元减少了356.23万元,主要减少原因是今年国土出让收入列入公共财政预算指标支出,其中:下山移民小区屋基款收入144.8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2万元(工业功能区建设补助362万元),行政管理各项收入19.31万元。
2.支出情况:2022年度累计支出526.13万元,比去年同期支出882.36万元减少了356.23万元。其中: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事务运行经费累计支出47.54万元,比去年同期支出98.08万元减少了50.54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运行累计支出4.04万元,比去年同期支出0.87万元增加了3.17万元;群众文化事业累计支出0.31万元,比去年同期支出0.51万元减少0.2万元,教育事业累计支出40.03万元,比去年同期支出278.72万元减少238.69万元,主要去年有镇中心幼儿园主体工程、镇小学操场和教工宿舍维修工程支出。城乡社区事务累计支出18.24万元,比去年同期支出10.98万元增加了7.26万元;农业事业运行累计支出190.07万元,比去年同期累计支出478.82万元减少288.75万元,减少支出主要原因是今年各项建设支出安排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项目支出;林业事业机构累计支出0.56万元,去年此项目无支出;其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累计支出225.34万元,比去年同期累计支出14.37万元增加210.97万元,主要用于企业贡献奖励支出增加。
(四)2022年度镇财政综合收支结余情况。2022年度年初预算支出指标461.79万元,各项追加预算指标收入95.22万元,超收分成收入指标442.28万元,国土出让收入安排支出指标392.47万元,政府性基金安排支出指标128.04万元,其他资金收入526.13万元,其他资金上年结余资金122.76万元,合计全年可使用财政经费2172.11万元;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23.22万元,其他资金支出526.13万元,合计全年财政总支出2049.3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22.76万元。
各位代表,2022年我镇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财政增支保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镇公共财政收入来源相对缺乏,财政增收的基础尚不稳固,增收动力不足;二是随着工业功能区、五水共治等大量资金投入及公共服务的扎实推进,财政支出刚性进一步增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三是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共租用耕地511亩,按目前土地征用单价每亩4万元需支付土地征用费2044万元,是镇财政风险特大的项目,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二、2022年镇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县、加快“两美”**建设的攻坚之年。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结合我镇实际,今年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理财为抓手,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要求,做好“生财、聚财、用财”文章,大力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各项运行机制,努力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今年预算编制的原则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保有压,收支平衡。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算编制原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2022年实绩递增10%作为今年预算基数;支出预算根据上级财政有关规定,纳入镇政府核算的各部门人员经费在职人员、行政遗属补助人员按今年一月份工资发放标准核定,公用经费根据预算编制标准全部列入政府办公厅及相关机构事务科目支出,现将2022年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按排。2022年地方财政收入基数为1647.14万元,比上年核定预算收入计划数945万元增加了702.14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1497.4万元递增10%。按税种划分预算为:增值税收入基数为624.29万元,营业税收入基数为333.87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基数为335.9万元,个人所得税收入基数为79.2万元,资源税收入基数为6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基数为133.38万元,房产税收入基数为29.19万元,印花税收入基数为31.9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基数为29.69万元,耕地占用税收入基数为26.81万元,契税收入基数为16.92万元。
2022年一般预算支出基数为655.78万元;比上年核定支出预算基数517.79万元增长了26.65%,现根据镇安排的预算项目,具体分项安排如下:
1.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事务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332.8万元,其中用于镇人大经费5万元,社会综合治理经费10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245.12万元增加87.68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今年根据县财政国库支付预算按排,全年公用经费预算全部在此科目中。
2.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8.96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22.44万元减少3.48万元,其减少原因是正式在编人员比去年减少1人。
3.共产党事务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06.17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72.91万元增加33.26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和福利费支出增加预算。
4.其他一般公共服务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0.47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7.06万元增加3.41万元, 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和福利费支出增加预算。
5.群众文化事业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8.85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7.06万元增加1.87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和福利费增加预算。
6.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8.24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16.78万元增加1.46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和福利费增加预算。
7.城乡社区规划管理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8.94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14.26万元增加4.68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和福利费增加预算。
8.农业事业运行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72.46万元,其中包括科普经费预算为2万元,比上年核定预算76.12万元减少了3.66万元,其减少原因是公用经费列入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事务预算。
9.林业行业机构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9.61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13.94万元增加了5.67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和福利费增加预算。
10.水利行业业务管理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9.3万元,比上年核定预算16.85万元增加了2.45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和福利费增加预算。
11.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年度预算基数为19.96万元,与上年核定预算15.05万元减少4.91万元,其增加原因是人员经费和福利费增加预算。
(二)其他资金和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1.2022年其他资金和基金预算收入合计1000万元,其收入分项安排是:企业和居住用地国土出让收入600万元,下山移民小区屋基安排收入1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0万元,行政管理各项收入50万元。
2.2022年其他资金和基金支出预算合计1000万元,其支出分项情况是: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事务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50万元,其中用于党建示范点建设经费80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0万元,群众文化事业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10万元,城乡社区规划管理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63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年度预算支出基数为20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贡献奖励。
完成2022年预算任务,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对于繁荣我镇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至关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2年镇财政形势总体较为严峻、任务重,工作艰巨。为了顺利完成预算任务,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上努力:
1.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地方财源建设。一是充分运用财政扶持政策,积极服务我镇各项经济发展;二是立足本镇现有资源,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优化工业扶持方式,充分利用工业功能区发展平台,实现产业集聚;三是贯彻落实经济导向政策,积极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企业经济,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加强地方财源建设做好扎实的基础。
2.加强税收管理,确保完成预算任务。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税收征管,积极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氛围,为纳税人创造一个公平的投资经营环境。政府各部门要重视和抓好组织财政收入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依法理财,强化征管。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支持和配合税务部门强化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水平。
3.以增收节支为切入点,确保财政收支综合平衡。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投入资金讲效益和勤俭节约干事业”的科学理财观念,在坚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下,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安排,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财政对政权建设、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的财力保障能力。同时要千方百计的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努力确保今年财政收支综合平衡。
4.加强财政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加强财政监督作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要继续加大对本级财政支出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起本级财政支出的有效监控机制,抓好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和重大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跟踪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要完善本级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财政各业务机构制度建设、内控机制和履行职责等内部管理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管理和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健全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22年财政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困难与挑战并存,深感责任重大,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经工作全局,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坚定信心,务实创新,确保镇财政预算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我镇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