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电路实验报告的要求400字
电路实验报告的要求
一、 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合适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 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三、 实验中测试得到的数据要用黑笔誊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上,铅笔字迹清楚也可以,如纸面太脏要换新实验报告纸。
四、 绘制的曲线图要和实验数据吻合,坐标系要标明单位,各种特性曲线等要经过实验教师检查,有验收印章,曲线图必须经剪裁大小合适,粘附在实验报告相应位置上。
五、 思考题要有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后较为详尽的语言表述,如串联谐振的判定等,可以发挥,有的要画图说明,不能过于简单,不能照抄。
六、 实验报告页眉上项目如学号、实验台号、实验室房间号、实验日期等不要漏填。
七、 要有个人小结,叙述通过实验有哪些提高,有哪些教训,之所以作得好和作得差,要分析一下原因。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电路实验报告的要求
第二篇 论文集成电路应用实验报告1300字
论文集成电路应用实验报告
目录
一、 设计和制作任务······························4
二、 任务要求····································4
三、 确定电路设计方案····························4
四、 方案设计····································5
(一)振荡源的设计···························5
(二)n分频的设计 ··························5 (三)0.1khz标准信号源设计(即m分频的设计)·6
五、锁相环参数设计································7
六、整体电路设计·································8
七、电路调试·····································10
七、心得体会·····································12
八、参考文献·····································14 附录·············································14
内容摘要:
频率合成是以一个或少量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的标准频率作为参考频率,由此导出多个或大量的输出频率,这些输出的准确度与稳定度与参考频率是一致的。在通信、雷达、测控、仪器表等电子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频率合成器有直接式频率合成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及锁相频率合成器三种基本模式,前两种属于开环系统,因此是有频率转换时间短,分辨率较高等优点,而锁相频率合成器是一种闭环系统,其频率转换时间和分辨率均不如前两种好,但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输出频率的准确度不逊色与前两种,因此采用锁相频率合成。
关键词:
频率合成器 cd4046 锁相环
一、 设计和制作任务
1、确定电路形式,画出电路图。
2、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并选取元件。
3、制作pcb板并焊接电路。
4、调试并测量电路性能。
5、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二、主要技术指标
1.频率步进 100hz
2.频率范围:400khz—1mhz
3.电源电压 vcc=6v
三、 确定电路设计方案
原理框图如上,锁相
环路对稳定度的参考振
动器锁定,环内串接可编
程的分频器,通过改变分
频器的分配比n,从而就得到n倍参考频率的稳定输出。晶体振荡器输出的信号频率f1,经固定分频后(m分频)得到基准频率f1?,输入锁相环的相位比较器(pc)。锁相环的vco输出信号经可编程分频器(n分频)后输入到pc的`另一端,这两个信号进行相位比较,当锁相环路锁定后得到:
f1f1?? 故 f2?n_f?1 (f1?为基准频率) mn
当n变化时,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输出频率f2。
四、 方案设计
(一)、振荡源的设计
采用2m无源晶体与cmos非门(cd4049)组成2mhz振荡器,r1为反馈电阻使f1工作于线性放大区,f2、f3提供增益放大及波形整形。晶体等效电感,c1、c2构成谐振回路。c1、c2可利用器件的分布电容不另接。
(二)、n分频的设计
n分频器主要是利用芯片cd40103来分频,将f2接到cd40103的1脚,控制4,5,6,7,10,11,12,13脚来控制分频,控制用拨码开关,接个上拉电阻来控制高低电平。当高电平的时候,即二进制是1,当开关1断开时,4脚为高电平,其他开关接通,相应的电平为低电平,此时相当于二进制00000001,此时是二分频,依次类推,要产生100分频,则要设置二进制为01100011,相当于十进制的99。理论上可以产生2到256分频。
论文集成电路应用实验报告
第三篇 互感电路的测量的实验报告1300字
互感电路的测量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互感电路同名端、互感系数以及耦合系数的测定方法。
2、理解两个线圈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用不同材料作线圈铁芯时对互感的影响。
二、原理说明
1、判断互感线圈同名端的方法
(1)直流法
如图19-1所示,当开关s闭合瞬间,若毫安表的指针正确,则可断定“1”,“3”为同名端;指针反偏,则 “1”,“4”为同名端。
(2)交流法
如图19-2所示,将两个绕组n1和n2的任意两端(如2,4端)联在一起,在其中的一个绕组(如n1)两端加一个低电压,用交流电压分别测出端电压u13、u12和u34。若u13是两个绕组端压之差,则1,3是同名端;若u13是两个绕组端压之和,则1,4是同名端。
2、两线圈互感系数m的测定。
在图19-2的n1侧施加低压交流电压u1,测出i1及u2。根据互感电势e2m≈u20=mi;可算得互感系数为
m=u2i1
3、耦合系数k的测定
两个互感线圈耦合松紧的程度可用耦合系数k来表示
k=m/l1l2
先在n1侧加低压交流电压u1,测出n1侧开路时的电流i1;然后再在n2侧加电压u2,测出n1侧开路时的电流i2,求出各自的自感l1和l2,即可算得k值。
三、实验设备
1、直流电压、毫安表;
2、交流电压、电流表;
3、互感线圈、铁、铝棒;
4、eel-06组件(或eel-18);100ω/3w电位器,510ω/8w线绕电阻,发光二极管。
5、滑线变阻器;200ω/2a(自备)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分别用直流法和交流法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1)直流法
实验线路如图19-3所示,将n1、n2同心式套在一起,并放入铁芯。u1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6v,然后改变可变电阻器r(由大到小地调节),使流过n1侧的电流不超过0.4a(选用5a量程的数字电流表),n2侧直接接入2ma量程的毫安表。将铁芯迅速地拔出和插入,观察毫安表正、负读数的变化,来判定n1和n2两个线圈的同名端。
(2)交流法
按图19-4接线,将小线圈n2套在线圈n2中。n1串联电流表(选0~5a的量程)后接至自耦调压器的输出,并在两线圈中插入铁芯。
接通电路源前,应首先检查自耦调压器是否调至零位,确认后方可接通交流电源,令自耦调压器输出一个很低的电压(约2v左右),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小于1.5a,然后用0~20v量程的交流电压表测量u13,u12,u34,判定同名端。
拆去2、4联线,并将2、3相接,重复上述步骤,判定同名端。
2、按原理说明2的步骤测出u1,i1,u2,计算出m。
3、将低压交流加在n2侧,n1开路,按步骤2测出u2,i1,u1。
4、用万用表的r×1档分别测出n1和n2线圈的电阻值r1和r2。
5、观察互感现象
在图19-4的n1侧接入led发光二极管与510ω串联的支路。
(1)将铁芯慢慢地从两线圈中抽出和插入,观察led亮度的变化及各电表读数的变化,记录现角。
(2)改变两线圈的相对位置,观察led亮度的'变化及仪表读数。
(3)改用铝棒代替铁棒,重复(1),(2)的步骤,观察led的亮度变化,记录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过程中,注意流过线圈n1的电流不超过1.5a,流过线圈n2的电流不得超过1a。
2、测定同名端及其他测量数据的实验中,都应将小线圈n2套在大线圈n1中,并行插入铁芯。
3、如实验室各有200ω,2a的滑线变阻器或大功率的负载,则可接在交流实验时的n侧。
4、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自耦调压器,要保证手柄置在零位,因实验时所加的电压只有2~3v左右。因此调节时要特别仔细,小心,要随时观察电流表的读数,不得超过规定值。
互感电路的测量的实验报告
第四篇 物理实验报告: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1300字
物理实验报告: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连接方式。
二、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 骤:
1.组成串联电路
a.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b.按图1-1的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把开关改接在l1和l2之间,重做实验b;再改接到l2和电池负极之间,再重做实验b.
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电路图 电路图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并联电路
a.画出由两盏电灯l1和l2组成的并联电路图,要求开关s接在干路上,开关s1和s2分别接在两个支路上,并按电路图用铅笔连接1-3的实物电路图。
电路图
b.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
a. 闭合s1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观察开关s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闭合s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1,观察开关s1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闭合s和s1,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2,观察开关s2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1.在串联电路里开关控制____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______。
2.在并联电路干路里的开关控制________用电器;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________用电器。
2023年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解读:电学实验
一、测电动势和内阻
(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u=e;
(2)通用方法: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
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都比真实值小,ε/r测=ε测/r真;
乙法中,ε测=ε真,且r测= r+ra.
(三)电源电动势ε
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则ε=uaub/(ua-u)。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
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_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_=e/(r+rg+ro+r_)=e/(r中+r_)
由于i_与r_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第五篇 大学电路实验报告1250字
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能够帮忙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在大二上学期将要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电路实验,从简单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到示波器的使用,再到一阶电路——,一共五个实验,经过这五个实验,我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电路的神奇与奥妙。可是说实话在做这次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当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这次电路实验时,我才明白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我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能够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走上试验台,我意识到要想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此次所有的实验,难度很大,但我明白这个难度是与学到的知识成正比的,所以我想说,虽然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终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毕竟在这次实验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究使我在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
下头我想谈谈我在所做的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中,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景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能够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可是在做这个实验,我想我们应当注意一下万用表的使用,尽管它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你马虎大意也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是你整个的实验前功尽弃!
在接下来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对示波器的使用,我们经过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初步学会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在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振幅下的各种波形,并且经过毫伏表得出了在不一样情景下毫伏表的读数。
总的来说,经过此次电路实验,我的收获真的是蛮大的,不只是学会了一些一齐的使用,如毫伏表,示波器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实验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具体实验的本事。又因为在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实验现象,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异常有时当实验现象与我们预计的结果不相符时,就更加的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和分析了,并且进行适当的调节。所以电路实验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本事、动手操做本事和独立思考本事。
第六篇 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的实验报告1050字
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
二、实验目的
利用类改造试验三种构造的计算程序,实现类的封装。通过这种改造理解类实现数据和功能封装的作用,掌握类的设计与编程。
三、实验原理
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的电势差和电阻总数,并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电势差必须大于0,电阻总数必须大于0小于等于100的偶数。再要求用户输入每个电阻的电阻值,并且验证电阻值的有效性:必须大于零。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且该函数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临界判断,若所输入数据不满足要求,要重新输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本实验构造了两个类,一个cresistance类,封装了电阻的属性和操作,和一个claddernetwork类,封装了阶梯型电阻电路的属性和操作。
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并赋给claddernetwork的数据,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输出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以便检查,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printeverypart函数实现的。
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换算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calculate 函数实现的。
最后输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printresult函数实现的。
此程序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技术:
封装性:类的方法和属性都集成在了对象当中。
继承性:可以继承使用已经封装好的类,也可以直接引用。
多态性:本实验未使用到多态性。
安全性:对重要数据不能直接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是各个类的说明:
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
private:
double voltage;
double resistance;
double current;
public:
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
void setresist(double r); //设置resistance的值
void setcur(double cur); //设置current的值
void setvol(double vol); //设置voltage的值
void calculatecurrent; //由电阻的电压和电阻求电流
double getresist{return resistance;} //获得resistance的值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double getcur{return current;} //获得current的值
double getvol{return voltage;} //获得voltage的值
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
private:
cresistance resists[ma__num]; //电阻数组
int num;
double srcpotential;
public:
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
void inputparameter; //输入数据
void calculate; //计算
void printeverypart; //显示输入的数据以便检查
void printresult; //显示结果
四、实验结果
程序开始界面:
错误输入 -1(不能小于0)
错误输入0 (不能为0)
输入正确数据3
输入错误数据-1
输入错误数据0
输入正确数据4
同样给电阻输入数据也必须是正数 现在一次输入 2,2,1,1
得到正确结果。
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的实验报告
第七篇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实验报告1200字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并掌握常用的逻辑电路功能测试方法。 熟悉r_s-1b数字电路实验箱。
二、 方法、步骤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1) r_s-1b数字电路实验箱 2) 万用表 3) 器件
74ls00 四2输入与非门1片 74ls86 四2输入异或门1片
2. 预习要求
1) 阅读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南,懂得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要求和实验方法。 2) 复习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
3) 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外引线排列图,了解各引出脚的功能。 4) 学习r_b-1b数字电路实验箱使用方法。
3. 说明
用以实现基本逻辑关系的电子电路通称为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在逻辑功能上有非门、与门、或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等几种。 非逻辑关系:y=a 与逻辑关系:y=ab 或逻辑关系:y=ab 与非逻辑关系:y=ab 或非逻辑关系:y=ab 与或非逻辑关系:y=abcd 异或逻辑关系:y=ab
三、 实验过程及内容
任务一: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集成电路74ls86是一片四2输入异或门电路,逻辑关系式为1y=1a⊕1b,2y=2a⊕2b, 3y=3a⊕3b,4y=4a⊕4b,其外引线排列图如图1.3.1所示。它
的1、2、4、5、9、10、12、13号引脚为输入端1a、1b、2a、2b、3a、3b、4a、4b,3、6、8、11号引脚为输出端1y、2y、3y、4y,7号引脚为地,14号引脚为电源+5v。
(1)将一片四2输入异或门芯片74ls86插入r_b-1b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任意14引脚的ic空插座中。
(2)按图1.3.2接线测试其逻辑功能。芯片74ls86的输入端1、2、4、5号引脚分别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任意4个电平开关的插孔,输出端3、6、8分别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电平显示器的任意3个发光二极管的插孔。14号引脚+5v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5v电源的'“+5v”插孔,7号引脚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5v电源的“⊥”插孔。
(3)将电平开关按表1.3.1设置,观察输出端a、b、y所连接的电平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测量输出端y的电压值。发光二极管亮表示输出为高电平(h),发光二极管不亮表示输出为低电平(l)。把实验结果填入表1.3.1中。
1a 1b 1y 2a 2b 2y
vcc 4b 4a 4y 3b 4a 3y
图1.3.1 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外引线排列图
将表中的实验结果与异或门的真值表对比,判断74ls86是否实现了异或逻辑功能。根据测量的vz电压值,写出逻辑电平0和1的电压范围。
任务二: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选一片74ls00,按图1.3.3接线。在输入端a输入1hz连续脉冲,将s端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任一逻辑电平开关,3接发光二极管的插孔。设置电平开关,观察发光二极管。
s
74ls00
图1.3.3与非门控制输出的连接图
四、 数据处理分析
分析:
74ls86上1,2,3构成异或门电路,4,5,6构成异或门电路。把3,10连接,6,9连接,再和8也构成异或门电路。7接gnd,14接vcc。异或门电路,只有在两端输入相同信号时,才会输出“0”;输入不同信号时,输出“1”。a,b,y也组成一个异或门电路,原理相同。实验表明,当k0,k1相同时,a是0;不同a是1;当k2,k3相同时,b是0;不同b是1;当a,b相同时,y是0;不同y是1;所以经验证正确。另外,当接入5v时,y的电压在0.15v左右代表“0”,在3.4v左右代表“1”。
第八篇 电路实验报告要求500字
电路实验报告要求
同学您好:
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
一、 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合适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 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三、 实验中测试得到的数据要用黑笔誊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上,铅笔字迹清楚也可以,如纸面太脏要换新实验报告纸,在319房间买,钱交给姜老师。
四、 绘制的'曲线图要和实验数据吻合,坐标系要标明单位,各种特性曲线等要经过实验教师检查,有验收印章,曲线图必须经剪裁大小合适,粘附在实验报告相应位置上。
五、 思考题要有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后较为详尽的语言表述,如串联谐振的判定等,可以发挥,有的要画图说明,不能过于简单,不能照抄。
六、 实验报告页眉上项目如学号、实验台号、实验室房间号、实验日期等不要漏填。
七、 要有个人小结,叙述通过实验有哪些提高,有哪些教训,之所以作得好和作得差,要分析一下原因。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八、 5月17日下午3时以前班长(学委)交到综合楼323房间。
电路实验室 __年5月10日
第九篇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250字
一、实验仪器及材料
1、信号发生器
2、示波器
二、实验电路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1、vcc=12v,vm=6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节输入幅值使输
2、vcc=9v,vm=4、5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节输入幅值使输
3、vcc=6v,vm=3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节输入幅值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以下输入输出值均为有效值)
四、实验小结
功率放大电路特点:在电源电压确定的`情况下,以输出尽可能大的不失真的信号功率和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为组成原则,功放管常工作在尽限应用状态。
第十篇 微波固态电路实验报告优秀1700字
微波固态电路实验报告优秀范文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授课对象:本科三年级学生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专业课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微波半导体器件的种类、工作机理、主要特点和功能,初步掌握微波固态电路的类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和设计的原则,并对微波电路有初步了解。让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等专业学生能掌握微波电路的基础知识,为从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应用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
(一)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32学时)
第一章:引言(1学时)
简单介绍微波的频段划分,微波电路的发展及其应用,要求学生了解该章内容,从发展的眼光看待微波电路,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第二章:微波集成电路基础(5学时)
介绍微波平面集成传输线的种类和基本特性;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最基本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该部分内容。理解微带电路的不连续性,掌握常用的微带元件、阻抗变换电路及功率分配器和耦合器。
第三章:微波晶体管放大器(10学时)
了解微波三极管(包括双极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和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基本工作机理,要求理解固态器件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参数,以及其主要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本章主要讲授小信号晶体管放大器、晶体管功率放大器及晶体管振荡器电路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器件选择、主要性能技术指标,重点讨论电路分析设计与综合,以及优化设计思想,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在讲授过程中以线性分析为主,简单介绍非线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原理。
第四章:微波混频器和检波器(5学时)
了解微波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和检波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主要讲授微波混频器与检波器的.工作原理,要求学生能理解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微波混频器与检波器的基本电路形式,主要性能技术指标,重点掌握电路设计分析与综合,以及优化设计思想。在讲授过程中以线性分析为主,简单介绍非线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原理。
第五章:微波倍频器(4学时)
了解变容二极管和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学生能理解倍频器基本理论。掌握变容二极管倍频器、阶跃恢复二极管倍频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倍频器和晶体管倍频器的工作原理、电路形式和主要性能技术指标,重点掌握电路设计分析与综合,以及优化设计思想。
第六章:微波振荡器(2学时)
了解振荡晶体管工作原理及其等效电路模型与参数。要求学生能理解负阻振荡器、晶体管振荡器的一般理论,掌握负阻振荡器、晶体管振荡器的电路形式,主要性能技术指标,重点掌握电路分析与综合以及优化设计思想。了解体效应管、雪崩二极管及其振荡器的基本特性。
第七章:微波控制电路(5学时)
了解pin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与参数及其主要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要求学生能理解微波开关与电压控制移相器的工作原理,电路形式,掌握微波开关与电压控制移相器的主要技术指标,重点掌握分析和设计原理。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
学生在上本课程前需自学微带电路相关知识,包括微带电路设计与制作、微带滤波器工作原理。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要求
试验一(3学时)
试验名称:放大器测试
试验目的:熟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用网络分析仪测量放大器的参数,包括:3db 带宽、功率平坦度、增益、1db压缩点、输入/输出阻抗、驻波比及反向隔离度。
试验二(3学时)
试验名称:混频器测试
试验目的:熟悉混频器的工作原理;熟悉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混频器的变频损耗测试方法。
试验三(2学时)
试验名称:微波压控振荡器的测试
试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常用微波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指标及其测试方法;熟悉对常用微波测试仪器——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平时考核占总分的10%,以作业和出勤率综合考核,实验教学环节占总分的20%,期末考核以开卷笔试的方式考核,占总分的70%。
四、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微波固态电路》,喻梦霞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参考资料:《微波固态电路》,言华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微波有源电路》,赵国湘、高葆新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
《微波集成电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
《微波固体电路》,黄香馥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