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3记者实习报告
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实习
新闻与传播学院
评语:该生在我台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深入到我县各行各业采访了多条群众喜闻乐见
的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指导老师:
电视台新闻部总编)
该生在我台新闻部实习期间,刻苦努力,工作积极主动,努力学习新闻采访、写作和拍摄等业务知识,能
完成老师交办的新闻采写任务。
指导老师:
电视台新闻部资深记者)
一.
实
习目的
原本喜欢文学类的东西,
所以选择了文科,
而后发现自己深爱着生活中各种新鲜的事情,
自己忍不住想去发掘、保留以及告诉别人,于是选择了新闻和编辑出版。学习新闻理论知识
到现在已经三个多年头了,我深感自己憋得慌,整整三年多书看了不少书,理论的东西吸收
了不少,很多知识在心里放着不知道有没有用,虽然其间参与了很多社会实践,但是毕竟没
有真正的在相关行业实践过,所以对真正的新闻与传播还是有点陌生,究竟我现在到了个什
么样的程度,我是否能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有用的新闻人或者出版人,我觉得我需要切身去实
践,去学习,去锻炼,我需要去了解自己,完善自己。
于是在本学期的实习阶段,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新闻
采编的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和新闻敏感。了
解相关新闻行业的制作过程、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
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通过切身实地的参与,增加对新闻知识的认知和把握,
以期能为以后从事新闻职业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
.
实训情况概述
1.
实习单位的简介
经过自己的主动询问和老师介绍,我联系了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
经过面试,相关老师通知我于
7
月
15
日在石林电视台开始实习。
石林彝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局是综合管理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工作的县政府的组成部
门,它设置有新闻部、编辑部、广告部、办公室、网络部等几个部门,近几年来石林县经济
快速发展,其中旅游和招商引资等项目尤为突出,这和石林电视台的宣传是密不可分的,随
着台湾农民创业园在石林县的建成以及石林县相关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展,石林电视台也将任
重道远,新闻报道等相关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我实习的部门是新闻部和编辑部,所以我深
感每天的巨大的工作量,由于石林是彝族自治县,所以,电视台每天除了相关新闻的采访与
报道之外,还另外开设了体现彝族风情风貌的《学习彝族方言》
、
《以案说法》等专题栏目,
在各种民族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也将担负各种大型演艺活动及联欢晚会的实习拍摄,所以石
林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2.
实训内容
我于
xx
年
7
月
15
日到
10
月
4
日在石林电视台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分在了新闻部和编
辑部进行学习,这也是我希望实训的部门,我希望自己能在相关行业的一线中得到切身的实
际的锻炼,能够真正触摸到,学习到新闻从一开始策划、分配任务、采访、写稿、定稿、录
音、后期制作、播出等的一整个流程,能够真正接触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我心里边是带着
热情和期盼的。
新闻部和编辑部一共有十一位老师,实习期间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对我进行过指导,各
位老师采访的时候都会带我一起学习,其中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郭增才、李映辉、杨继华、
昂丽芬、李利民、李春虹、李鸿启等几位老师。以下几点是我实习期间学到的东西:
(
1
)
.
学习新闻采访及新闻稿写作
实习前期,我主要参与户外的采访活动,经常与外部新闻活动打交道,开始是郭增才老
师带我,郭老师教我如何在凌乱的现在进行有序的新闻采访,如何临乱不惊,如何在现场对
各种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在新闻稿写作方面,他教我对写新闻稿要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同
时帮我修改了数篇新闻稿,直至我对新闻稿写作有了真正正确的把握和认识,郭老师还教会
我要采集有意的新闻报道,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只有充分了解群众的生活及所想,
写群众所感,才能写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工作之余,郭老师专门找了一些相关新闻稿件
让我修改,这充分提高了我的新闻敏感性。
郭增才老师是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位,他教会我很多关于新闻稿的写作的技巧及运用,同
时他给我看了他在当记者三十多年生涯以来积攒获奖的所有新闻稿,让我惊叹的不仅仅是三
百多篇稿子都在云南日报发表过,二十郭老师三十多年来如一日对新闻的喜爱,对新闻事件
的敏感性以及对新闻稿件的认真执着的态度,郭老师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要想做一名
新闻工作者,要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技能,更是要有从内心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执着,这也
是对新闻事业负责的表现,郭老师在帮助我之于还和我深刻讨论了报纸和其他媒介的价值和
区别,我们同时认为报纸永远不会消亡,也永远不可能被新兴媒体所取代,报纸永远具有其
他媒介所没有的价值,那就是其强大的保存性,阅读性,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
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
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而电视有
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
的作用更明显,但是电视有转瞬即逝的弱点。这些使我对了解媒介的作用是极大的。
(
2
)
.
对摄影器材的使用
李映辉老师是另一位对我帮助比较大的老师,在采访过程中,李老师认真耐心的对我讲
解了摄影机的使用,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
我充分掌握了几种电视台基本摄像机的装卸及使用,
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并采集了多条有用的新闻素材,在有不懂的地方,李老师总是耐心的
对我讲解,把他知道的毫无保留的告诉我,李老师教会我的摄影技巧是“一快二稳三跟进”
,
“一快”即首先要迅速找到新闻事件的摄影切入点,迅速找到重要线索,马上按下摄入,
“二
稳”即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平稳,手不要抖,身体要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品质
的素材,才能保证素材的有效,
“三跟进”即拍摄过程中要及时跟上被摄对象,要随时保持拍
摄对象和摄像机相应的位置,这样才能保证拍摄镜头的完整性及统一。
新闻部总编杨继华老师教会了我对于拍摄专题片过程中要用一种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审
视全场,寻找最佳摄影角度,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只要这样才能制作出对观众负责任
的作品,李利民老师教会了我对于摇臂摄像机的运用以及摄像机在推拉跟进、镜头切换等的
技巧,李弘启老师教会了我在大型现场直播中终端机、切换机、监视器等的运用。
实习中后期,
我在参与采访活动的同时,
也开始接触了导播相关专题节目及广告的制作。
我学会了录音棚里的设备操作,可以自己制作剪辑。老师还让我参与了直播的节目,锻炼我
的胆量和应变的能力。在编辑室我学会了运用相关非编软件,能独立进行非编操作,还参与
了多次电视台《以案说法》专题栏目组的采访拍摄。
(
3
)
.
非线编软件的运用
实习中期我开始到编辑室学习编辑,
昂丽芬老师是在编辑室对我帮助比较大的一位老师,
在编辑室学习的时候,
昂老师认真耐心对我讲解了
edius pro3
、
canopus procoder
、
expreass for
edius
、
after effects
、
sonic mydvd
、
mp3
音频转换等软件的使用,其中在非编软件
edius
的学
习上,昂老师更是一丝不苟手把手教我,当我在文件输出及画面切换特效等处出现问题的时
候,昂老师一遍又一遍的给我演练,直到我完全领会,在昂老师的帮助下,我已能熟练运用
非编软件及相关编排软件,
能独立对新闻素材及新闻稿进行编排,
这对我的帮助时非常大的,
到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我自己运用非编软件给自己报道过的作品做了一个集子。
给以我帮助的老师还有很多,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在这里要谢谢他们,他
们的帮助使我的实习变得有意义且深刻,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在以后的社会过程中会更加有
信心,会走的更远。
3.
取得的成绩
在石林电视台实习的过程中,在充分完成县政府布置的党政新闻的主要任务后,各位老
师还带我深入了各处进行新闻采访与报道,我们曾深入农家采访农家新鲜事,深入企业内部
采访职工活动,我们曾报道过救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事,报道过老年人开展老年大学,报道
过中学开展新型教育模式,报道过教师节的相关专题以及各种公益广告。
在实习
3
个多月过程中,
我一共写出并被采用了
30
余篇新闻稿,
其中有和老师一起完成
采访的,有我自己独立完成采访的,其中有些素材是我直接参与拍摄的,也有我独立拍摄的,
其中有些新闻的后期制作是我直接参与完成的,到实习结束的时候我用后期制作软件为自己
的部分作品做了一个集子。
由于受到很多老师的照顾和关心,我得到了很多不同岗位的实习锻炼机会,学到了很多
实用的东西,也逐渐认识了我自己,明白眼前的我需要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通过这段时间
的实习认知,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打算。应该说这整个过程就象海绵吸水一
样,是个大量吸收的过程。
三.实训体会
1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改进的意见
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开始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我是按照自己思路写的,结
果有些部分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有些地方用了过多的修饰语言,有些地方资料不够详细我就
跳过了,这些都是不对的,后来了老师找我详细说了这个问题。新闻要求的是真实有效,真
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不能带个人情感,当然部分民生新闻可以加入自己的一点评论,但是
必须实事求是,同时新闻稿件也不适于加入过多的修饰语,甚至是平白叙述最好,因为我们
不是站来我们自己的立场,而是站在整个事件的立场,另一点,新闻事件必须要求严谨全面,
如果资料显示不全一定要放下稿件去寻找更详实的资料,不可马虎应付。这些都是我在写新
闻稿时发现的问题。
而在相关器材及软件方面,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询问,千万不可自己趁年少去
摸索,浪费时间是小事,要知道摄像机一般的索尼小高清都得几万块,高清的更是几十万,
一个广角镜看似那么点,实际上都值几十万,各种软件里边很多东西都是预先设定的,要是
杂志社记者实习报告范本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采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采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我更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心理学家”,要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才能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有一次我去社区采访小朋友,当我说我是记者后,小朋友变得非常拘谨,好像上课回答老师问题一样,我就后悔了,以后采访小朋友我一定不自报身份了。还有,老师跟我说采访商贩时,最好先买点东西,他们才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记者是一个通才,什么都需要懂。
但我觉得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它是当好记者的制胜法宝。它叫勇气。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外国的女记者,工作成绩平平,但一次特殊的经历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事业。那是甲壳虫乐队去美国演出,由于时间紧,乐队不打算接受专访。但这位女记者鼓起勇气给乐队经纪人电话,获得了短暂采访的机会。当她见到甲壳虫乐队是,她非常紧张,因为她从未参与过如此重要的采访。她尽量镇定,完成了采访后,她长吁了一口气。第二天,这条新闻作为独家头条刊登在报纸上。女记者得到了领导的器重。从此以后,她得到了许多重要的采访机会。
这个故事体现了勇气对于一个记者的重要性,有时候,你仅仅需要比别人多一点勇气就够了。闾丘露薇,水均益这些战地记者都因他们难得的勇气而成名。
说实话,我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但我想一次次的鼓起勇气之后,我的胆子会大一些。我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当记者,也许我也和那位外国女记者一样平庸,但如果我真的当了记者,我会一次次的鼓起勇气,也许有一天,我的胆子就练大了。
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小记者的力量很弱小,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懂得察言观色,要懂得保护自己。在被拒绝采访,在被被采访者取笑时,我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还有记者这个职业对体力要求很大。在搭公交搭错直到采访结束才到采访地点时,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找不到公交车站时,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地点,担心搭不到最后一班公交时,我都感到很绝望。不过,趁年轻,多吃点苦,也是好事,至少得到了锻炼。
说白了,记者是一个折腾人的职业。不过人生本来就是折腾,总有事情折腾你。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为记者这个职业折腾,邵飘萍不就是吗?他天生就是就当记者的料,不当就可惜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像弄潮儿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这是何等的磅礴大气!相比之下,我们就差远了,学识,体力,勇气都远逊与于邵飘萍。在那样一个时代,邵飘萍冒着生命危险做新闻。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却因记者太累而不做新闻。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记者应该肩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我觉得邵飘萍的话依然受用。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新闻事业是超然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第三种社会因素,因而,它的作用是“比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可是,我们做到了吗?转眼间,我来工程公司已经三个月了。我很荣幸的被分到了公司综合部进行学习。综合部是一个大的部门,现在一共十二个人,大家都很和睦的一起工作、学习。在这个特别的部门里,几乎公司各个部门都涉及到综合部的事情,例如申请用公司公章、法人代表章、后勤保障等等。在这期间,学习了很多东西,也渐渐的了解了公司的一些情况,熟悉了部分工作的流程。我也知道,我现在是见习阶段,学习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在这三个月的期间,主要是学习、熟悉工作及环境。我此时的感言是:好好学习,努力做好领导交代的工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我近期的工作。杂志社记者实习报告范本
一、思想上高度与党一致
二、踏实工作,平凡中求佳绩
努力学习公司的管理体系。我来的时候,公司正赶上制定整合管理体系,即《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三维一体文件。此时,正赶上收尾阶段。我积极参加公司质量管理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并对方针进行解释。在后期的排版印刷中,加班加点,从不抱怨。因为要排页眉页码及word的分节内容,得以有机会学习其中的知识与管理经验,将流程图和程序文件里面涉及的内容熟读。
9月7日、8日两天,我也参加了由中国船级社领导对我公司进行的外审工作,主要是以外人的眼光评价对我公司的认可程度,对与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三维一体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对去年颁发的三位一体证书进行审核,若符合要求,证书继续有效;否则,撤销证书。这次外审对我公司相当重要。我和吴总陪同中国船级社赵中玲女士参加,一起到了汉沽大神堂村第五项目经理部进行外部审查。在审查中,我逐渐从一个外审员的角度认识了项目部现存的一些问题。从很小、很细的方面了解了公司,甚至刚刚了解、理解什么是“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把握了公司体系的运行情况。例如检查项目部,可以由图纸出发,看图纸,提出材料质量问题,询问材料检验、入库问题,查找材料检验批次的不足等等技巧。更是从主合同和分合同看质量执行的标准上认识存在的不足,从整体上去把握,去分析。
在团委工作中,努力做好团委干事工作,积极参与团委活动。在这期间,我有幸当起了团委小干事的任务。根据公司团委书记的要求,积极组建公司“天航港湾”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在次期间组织了我们公司“天航港湾”篮球队与局船舶公司一起参与的“项目、船舶一家亲”篮球比赛活动。我们公司以优异的成绩夺得此次比赛的第一名。并且也积极参加了有天津港集团举办的“天津青年港口论坛”沙滩趣味运动会,我们航道局以8个单位第一的成绩夺得了本次运动会的第一名,并“天航人”的精神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在各单位之间,得到了广大领导的认可和赞扬,在天津港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我还学习了关于物资的监管方面,对于物资购买开标程序有了一定了解。作为一名监标员,首先要看标书的封存状况是否完整,其次是唱标人在念价格的时候是否与标书写的一致,最后在程序员念评分、等级分的时候抽查评分结果,是否以事实为根据。在此其中,我也逐渐了解了物资开标评委的评分标准及算法。
在合同评审上,逐渐从法律角度把握合同方向。以合同主体资格、付款方式、质量保证、环境保护、不可抗力因素、起诉方式或仲裁等角度入手,分析合同存在的风险性。从新认识“政府审计”存在的风险因素。
这是我第三次来天航实习了,前两次是面试的必须环节,对于天航也几乎是一些感性的认识。基本的了解到天航是一个做疏浚、做水工为主,保证航道疏通的企业。自己曾片面的理解为是一个“挖泥”的企业,现在想想对于自己的无知,真是汗颜。这一次来天航实习,是签约后的第一次,也是比较系统的一次,对于天航的了解也是深刻的一次。现将我在这段期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业绩
(一)、做好宣传工作,努力做好文报道。
由于我是一个新来的文科的学生,对工作还不太了解。首先被安排到了公司综合部宣传部门学习了解。也许正是公司领导的安排,使我从企业文化的角度,从文报道的里行间,深入的了解到了该公司,了解到整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对于工程公司的一些基本的业务、各项目部的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及让我切身的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这期间,我协同同事对公司各个项目部上交上来的稿件进行学习、模仿、体会、试着编辑,并将各项目上交上来的稿件打包发到局《天航报》总编的邮箱或及时通。在对文章的阅读的过程中,请特闷进行批评指正,并从中认真总结企业报道的特点和性质,从自己手里修改,学习的稿件并在《天航报》已发表的文章中查找不足。在同事的帮助下,也发表了报道工程公司第一项目部机械管理的文章,从写作中学习了不少的东西。
通过做宣传工作,对于同事之间的沟通、熟悉、了解、联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天航人的热情与豪爽。在参加天航局企业文化部举办的《xx年宣传工作会议暨通讯员培训班》的日子里,自己也感受颇丰。真正懂得了中国交通建设报总编辑许永平老师那句“通讯员是企业的父母,读者是企业的上帝”的深刻内涵。从消息、通讯等新闻报道上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文处理方面,有了相对完善的进步。同时自己又能增加一种技能而非常感谢公司这样的安排。在组织本公司通讯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做好了公司与各项目部的沟通工作。在培训会场,课下认真摆放桌椅、倒水等服务工作;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二)、协助、熟悉公司做好法律事务,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公司的法律事务一直是公司的重点,我作为学法律的新进大学生,也希望在公司法律上有所贡献。去年,公司在区政府的指导、协调下,将已冻结的第三方工程款划拨出支付给农民工,是第三方拖欠农工工资。第三方为我公司的分包商。但区法院下达补齐冻结款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对此,我写了执行异议申请书。并多次和综合部王主任去开发区法院、天津临港管委会、区政府、法院交涉说明情况。在送法院转递农民工的请愿书的时候,面对法官的质问,不卑不亢,努力维护好企业自身的形象,心中时刻提醒着自己:“我是一个天航人,我不能给天航丢脸”。
面对自己的专业,在实践与理论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对自己能为天航做出努力而万分荣幸。
(三)、协助做好党务工作,为自己将来正式工作打下基础。
我在当初应聘的岗位是做党务工作,熟悉、了解公司的党群工作,是可以为自己正式入职的前提准备。
在实习的这段期间,在领导的安排下布置下,自己了解到了局党委的“8341”,即公司面临的“八大矛盾”、“三大平台”、“四大主线”、“一个奋斗目标”。熟读局党委的工作报告,深刻体会其中的精神和思想,了解企业的大政方针。国企不同于学校,在党群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是在为企业的一个目标,把公司党委、工会、团委等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到公司机关,小到各项目部、船舶分公司,都有完善的管理体制;都在继续深化规范管理年的前提下,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将管理深化,深挖。目前,各单位正在开展“党员工程”、“创建青年文明号”、“劳动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自己也熟悉了公司党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在熟悉党群工作期间,对第二项目部围绕局、公司“双代会”的精神,开展的“找短板、大讨论”活动取得的积极效果,在与领导的指导下,制作了一期党群工作简报。从中也熟悉了党群工作简报的书写格式、方法、对象、性质等。
二、存在问题
世界上的物质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处理问题都要辩证的看问题。对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也发现了很多不足:有些时候处理问日比较慢;对做一些事情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说好欠考虑;做事方式不妥,做事效率有待提高。
三、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多读、多写、多实践
多读书,不但使人们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更能使人增长见识。在这段期间,我阅读到公司的文件、《天航报》等,从文方面上感受天航的文化,企业的精神。把自己置身在天航文的海洋中,置身在天航的文化精神中,融入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牢固树立天航人的概念。通过阅读报纸也学习了消息、通讯等新闻报道的格式,从中也总结出写新闻报道的一些方法。发现读书能使人进步。
多写,是做人的基本功,也是搞文工作的基础。犹记得小时练的时候,看见那些正正方方的宋体,总想一下把那些方块用一笔写下来,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到后来,真的能一笔写下来了,也发现也写的很难看了。俗话说:“如其人。”也深深的体会到一种思想影响着一个人,同时一个人的行为也反映着这个人的思想。进而更加认识到做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今天是什么日子???
是我们暑期实训的最后一天吗?不是,这才刚刚开始,我们这一个月来都是在学习,在接受,但是我们还没有消化,没有吃透。以后才是我们把实训课程实训活动逐渐适用到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做人,做事上的时候,所以,我今天与其说给大家作总结,不如说是在为我们以后的路揭帆起航。
激情做事,激情人生!
难忘的暑假注定着经历了一件件难忘的事,记得刚进入牵手阳光,在暑期实训开幕仪式的总裁竞选上。我自己虽然不是很自信但是我依然决然的走上竞选席,任凭紧张的心放肆的颤抖。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让我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也是我走向社会必走的一步。在讲台上我讲述着自己心中的理想,描绘自己的做人原则和做事态度,其中我说的最多表现最强烈的莫过于我的人生激情了。我一直认为,人是感性动物,很多时候是我们的感情我们的情绪在牵引着我们指导着我们做人处事。而且作为一个创业者如果连起码的激情都没有,那么你又有什么去支撑你继续走下去,又有什么去感染你的队友,去激动你的客户,去挑战创业路上未知的困难,这个实训,走走回回,好几次我都觉得坚持不下去,但是是我的激情一次又一次燃烧我的梦,让我重拾信心,让我继续挑战,直到现在,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从不悲伤,从不懈怠。因为我坚信激情做事,激情人生。杂志社记者实习报告范本
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我是从马云那里学来的。到目前我了解的企业家也不少了,特别是暑期实训这段时间,辰昊老师的成功励志图书馆让我大饱眼福,一有空我就如此如醉地盯着那些书。可是我正真佩服的崇拜的只有马云、***两人,马云语录更多的成了我的座右铭,我的人生导向。
这句话我是在实训宣传方案pk赛赛上我提出的,那次pk赛给我们所有成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赛过程中讨论的激烈程度让我们所有人都意外。我记得我刚提出这句话时,有人就认为我是畏惧失败,或者是为失败找借口,甚至有人认为我装清高,说些大话空话,觉得我缺乏竞争意识。而事实上他们却忽略了根本的东西,那就是竞争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竞争的最大敌人又是什么?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不是让我们不要逃避竞争,更不是让我们忽略竞争,而是告诉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竞争意识,超越对手容易可是超越自身难,大家都知道企业发展有瓶颈,出现瓶颈,问题关键在于自身,而不是竞争对手如何。竞争的目的是让自己的企业得到改进创新,是如果把竞争对手看的过重,为了竞争而发展,那么你就会发现你在超越别人的过去逐渐公司就会变成竞争对手的一家子公司。所以,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我们创业型公司必须牢记的。
学习!永无止境
我想在做的各位在这个难忘的暑假中,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友情,但是收获最大的莫过于辰昊老师为我们安排的经典课程。
任总的执行力讲座,沈老师的心理讲座,江老师的谨慎讲座,辰昊老师的电话营销,徐鹤宁得推销讲座,朱礼让老师的电话营销,张科平教授的管理沟通技巧,陈老师的财务报表,等等课程这都是我们在学校根部不可能接触到的,有时我总在想就业率低因素之一是学生问题而学生问题中是学生自身就业素质不够还是就业能了力不够,我觉得是就业素质,你们认同吗???学校教学时间有限,教育硬件设施也很有限,所以根本不可能教我们所有公司需要的知识,,但是我们的就业素养确是我们在大学期间必须掌握的,比较面试技巧,着装打扮,礼仪等等。而我们的辰昊老师正是从学生企业家学校三方面得角度了解三方需求,让我们适应性的成长。其次在这个实训中,自学的更是给了我力量的源泉,倡议书,确认函。高质报名表,就业护照,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自身不会的但是通过上网,看书,与在座的各位高手讨论,让我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丰收,学无止境,我是在这个暑假中更深层次的体会到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我们不能死在明天晚上
不知大家听了我这句话认为我应该说说什么,请徐云回答一下, 是坚持,记得这个暑期的前几天我们学院很多人,都来找我,说要跟着我后面混,让我帮他们联系工作联系住房,我记得到七月五号前我一共安排兼职人数是40多人,安排住宿是100多人(住校的和住世纪东城的),,而如今呢,学校这块由于住宿费不要钱,是全部走光了,而实际东城那边还好,走了一半,当时他们辞职,或者退房时,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黄刚,哥们,对不住的就是兄弟你了。我说兄弟对不起的不是我,是你自己,我无所谓,我没有任何损失,可是你们自己呢,告诉你们,我敢打赌你们的同时坚持一个半月后,你再找他们时,那是他们肯定比你高多了!!!
再想想我们这个实训,真的不容易,留下的都是精英,所以现在我们要为自己鼓掌,说一声我真的很不错我们可能没得到当初我们想要的,但是如今我们却得到更好的。想想是吗???真的坚持不是口号,更不是冲动,是我们理性的思考加上感性的选择。只有懂得坚持,才会感悟成功。
野心、企图心!心心相印!
野心,是张克平教授教授提到的,企图心是我们辰昊老师提到的 匆匆一月,收获颇丰。从工作中的“多学、多看、多听”到生活上的“团结、互助、合作”,从理论上的学而不厌到实践中的学以致用,时时都体现着学习的重要,处处都彰显着人生的精彩。
最初的一个月,常常憧憬着无数的期盼与梦想;新生的一个月,往往蓄积着无穷的幻想与力量。但既然是初始的开端,势必需要或长或短的等待,当然,我指的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主动出击、积极应对、灵活有度、张弛有力。
环境的变化,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人的思想和行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局面正是我目前面临的真实写照。“生存与发展”的课题正一步一步走来,而我将要探讨的“先生存,后发展,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稳定生存”的理念也正迎合了目前的社会实际。
也许,有人会问,这一个月你都为公司做了些什么?如果公司对新员工的任职要求是“上岗即见效益”的话,那么,我想我的表现实不理想,甚是平庸。当然,这只是我虚构的一个极端假象,在此,不再妄加篇幅,下面的内容,我将对该月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略叙一二,不恰之处,敬请宽正。
在物流一词遍及国内外各大名家名作之时,物流产业也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蓬勃发展。焦作,作为我国的内陆城市,虽不具经济特区之天时,不及沿海城市之地利,但焦作却有传统工业经济之基础支撑,亦是农业大省之重要部分,更是晋煤外运必经之心腹所在。这些独特的优势,均为焦作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既然要发展现代物流业,自然离不开物流规划的指导。谋一事,规划先行。既要将物流规划结合焦作实情,又要使物流规划指导焦作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实践;既要让物流规划理论性强,又要让规划可操作性易。本人认为,在制定物流规划之前,首先还得明白为什么要制定物流规划;政府作为物流规划的主体,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制定物流规划;物流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物流发展模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发展现代物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目前,焦作市物流规划正处于最初调研阶段,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原则,市物流办各领导对调研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方面积极联系市内各大工商企业配合调研工作,另一方面主动编制和散发物流资讯,全力营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工作气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发改委和物流办的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焦作市物流规划必定会取得圆满成效。
短短一月,仅仅参与两次调研,在对焦作市运管局的调研过程中,运管局薛书记以极其精辟的谈话概括了焦作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三个不到位:经济不到位、观念体制不到位、资金不到位,并对三个不到位一一做了详细的分析解释,其他与会领导也就目前焦作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而在对市邮政局的调研过程中,邮政局相关领导提到了焦作市物流市场恶性竞争严重,部分物流企业还仅仅致力于物流市场的价格混战之中,并未设身处地考虑提高物流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原始而又无序的市场竞争,势必会对焦作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
当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一样的道理,物流规划也应切合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物流规划没有实际意义。而本次焦作市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正是在强调这一核心和关键的基础上,切合实际地了解和把握自身情况,学习和借鉴其他同类城市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本次物流规划的参与成员之一,本人甚感欣慰,同时,定会力所能及并力尽所能地为本次物流规划奉献一丝绵薄之力。 不知不觉间,两周的店面实习已经结束了。掐指细算,实际只在店里待了十来天的时间。
电视台记者实习报告范文
电视台记者实习报告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 。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热线电话,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
日报社记者实习报告范文
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院里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认识实习。
20**年2月至6月这四个月期间,我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全面接触新闻编辑业务,从处理地方记者稿件,参与选稿排版,到最后找总编签版,开始与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回想起在报社实习的那段日子,心里还是有诸多感触。
一, 初到报社——半是懵懂半是新鲜
第一次到报社去是2月12日,我跟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到河南日报社去报到,人事部的周主任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因为是第一次到报社去,里面的人又一个都不认识,我们几个都不敢多说话,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无可避免的紧张起来,几个人站成一排规规矩矩的一声不吭,像接受检阅的士兵。周主任阅人无数,很快就看出了我们的拘谨和不自在,他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是自愿过来实习的,可不是我们强迫的哟,看你们的样子,好像我们抓的壮丁啊。”听了他的话,我们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实习手续办得很顺利,我听从报社地安排,跟着王志昭编辑做新闻编辑工作,主管周三和周六的两个版面。令我高兴的是,我和我的同学林玲分到了同一个办公室,我们可以相互有个照应,心里感觉踏实多了。当我第一次跟王老师到她的办公室去的时候,我在心里告诉自:你的实习生活开始了,你要好好努力,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声誉。
二,实习生活初期——与实习老师良好的交流沟通最重要
办完实习手续我们当天就回到了学校,实习老师交代我们第二天早上要按时到报社上班。第二天一大早,冬日的早晨六点钟还是漆黑一片,我们就到校门口去赶首班车了,由于时间尚早,面包店没有开门,我们只好饿着肚子往报社赶,下了公交车,走在街上吹着冷风,我直在心里叫苦,真是饥寒交迫啊。到了办公室,打开门看到实习老师还没有到,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看了看时间,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分钟。利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我和林玲打扫了办公室的卫生。从那天起,提前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成了我和她每天必做的一门功课。
刚开始,我总觉得跟实习老师很陌生,仿佛我们中间隔着什么,正因如此,我那拘谨不争气的性格出来捣乱了,只要老师不主动跟我说话,我也不吭声,一个人坐在她旁边看报纸。老师看我那样,本来有工作要交给我做,也就做罢了。就这样过了两三天,同办公室的白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私下告诉我要主动跟老师沟通交流,不要总等着老师主动开口。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自然改了很多,老师看到我的变化非常高兴,我们之间的交流顺畅多了。很快,她跟我讲了编辑工作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编辑工作的一系列流程,而且还把她电脑的密码告诉了我,这一切充分说明,她已经不再把我当旁观者了,开始引领我参与到她所负责的编辑工作中。
从以上两件事上我认识到,有些工作不要等老师安排,我们作为实习生,为老师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比如说每天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还有,我们应该主动跟实习老师交流沟通,不要自视清高,应该时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真正地去尊重自己的老师,多向在新闻一线工作多年的实习老师请教。
三,热线电话——与读者交流的畅通渠道
办公室有一部热线电话,在实习期间,接听读者的热线电话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是这一部不起眼的电话,让我明白了作为热线电话接听员的不易,它同直接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同样重要,是与读者交流沟通的渠道,而热线接听员的任务,就是要时时刻刻保持这条渠道的畅通,以便与读者更好地交流。
(一)热线接听员,小工作中有大学问
因为《河南日报》(农村版)的读者大都是农民,学历相对比较低,再加上河南省不同地区那些形形色色的方言,读者在电话中不论是提供新闻线索还是反映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经常会语无伦次,说老半天也讲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刚开始接电话的时候还觉得很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开始讨厌电话铃声的响起,即使拿起电话也是敷衍了事再匆匆挂掉。
有一次王老师看我接电话时的样子,专门跟我谈了一次话,她告诉我,即使读者的表达能力有限,作为热线电话的接听者,也应该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并作详细的记录。如果是提供新闻线索的热心读者,即使他们提供的线索新闻价值不大,但是既然他们选择给报社打电话,这种热情还是值得鼓励的。再者说,农村版报纸的目标受众就是农民,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也在农村,如果因为我们的没有耐心而错过了好的新闻线索,那么报纸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是向报社反映问题,向媒体寻求帮助的读者,就更要有耐心了。农村基层情况复杂,如果不是受了较大的委屈,一般群众是不会给报社打电话的。已经遇到了不平事,心里已经够不舒服了,如果打电话到报社再碰钉子,则有可能激化矛盾。所以,即使遇到媒体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作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并好言安慰,让群众满意。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惭愧了很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竟然如此不理解农民。从那以后,我变得细心了,也热心了,再接听热线电话的时候也学会了引导,碰到听不懂的方言就多询问几遍,直到弄清楚为止。
有一次,一位济源市的农民读者打电话到热线部反映自己的问题。他在村里盖了一处养鸡场,因为占用耕地,村委会勒令他限期拆除,他很气愤,那个养鸡场是他所有的财产,如果拆除他的损失会很大,所以他想通过媒体来解决这个事情。我在电话中告诉他,占用耕地是违反政策的,村委会勒令他限期拆除是合法的,恐怕他只能把养鸡场拆除另建了。可是他还是不理解,委屈地说他们村里占用耕地的不止他一人,为什么不拆别人的房子偏偏只拆他的。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就让他留下了联系方式,允诺说等我请教了领导再给他答复。所谓领导,就是电脑,我飞快地登陆河南农业厅的网站,在上面找到了相关政策及解决办法,当我胸有成竹地把政府政策一条一条的念给他听并作详细解释时,他总算理解了,说既然省里有规定,那就拆吧。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正是通过处理类似的事件,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懂得采访技巧和写作技巧是不够的,只有熟悉政府的相关政策,才能真正地帮助读者,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摒弃主观感情色彩,认清事实,明辨是非
某些居心不良、有所图谋的人,有可能会借用热线电话传达错误信息,这就需要热线接听员具有清醒的头脑以及明辨是非的智慧。在实习期间,我就犯过头脑发晕的错误,回想起来真是惭愧。
二月末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热线电话,一个女的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哭哭啼啼地说林州市某派出所包庇当地一铁矿的矿主,任由他们非法采矿,接到群众举报后也迟迟不做处理。现在非法采矿者已经把矿井挖到了当地居民的房子底下,他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饮用水也遭严重污染。由于怕当地居民向林州市政府反映,当地派出所已经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我听了她的话后对她很是同情,同情弱者战胜邪恶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再加上事情发生在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林州,我天真地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解决困难。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又有两个人打来热线电话,反映的也是同样的情况。
我满腔义愤,马上向我的实习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强烈要求她派地方记者站的记者前去调查。老师听了我的描述后告诉我,三个人接连打来电话本身就值得怀疑,更何况是口径一致,这绝对不是巧合,有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当时死活不听,一直在她耳边念叨,还向她描述电话里的哭声有多凄惨。老师无奈,只能答应我派记者前去调查:“就当让你长长见识”。我飞快地写了新闻线索提要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安阳记者站站长,希望他能够为“受害者”提供帮助。
第二天下午,安阳记者站的秦站长把调查结果告诉了我:当地为发展经济开采铁矿,铁矿手续齐全而且合法,至于给当地居民造成的影响,矿上早就进行了赔偿,只是有几户村民对矿主不满,不断到矿上闹事。至于往报社打电话所谓的“反映情况”,纯属无事生非,颠倒黑白。我那时口瞪口呆,才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幼稚。
所以,在新闻实践中,事实才是第一位的,在新闻事实面前,个人的主观感情只会降低你评判是非的能力。
第2篇 xxxx年记者实习报告
当我第一次踏进布尔津县广电局部办公室大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两个月当中,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和他们成为了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拿到了开启通往社会之路大门的六把钥匙和经验。
第一把钥匙:真诚加勤劳等于收获。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你绝不可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广电局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就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他们说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说的一样,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踏进办公室,第一次见到我的师傅和几个陌生人,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好或者早安。那是我从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却表达了我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们感觉到了被重视。
仅仅几天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了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们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其实不仅仅是待人要真诚,对事我觉得也应该真诚,例如说刚开始我独自出去采访的时候,镜头总是左摇右晃,在同事面前,时常让他们尴尬,在他们面前,我只是个毫无经验的小辈,但我觉得对待工作我们不应该谈资论辈,有意见或者有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于是我开始虚心求教,终于镜头在以后的日子中越拍越好。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又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不是吗?
第二把钥匙:沟通
你知道他,但你记得住他的名字吗?你记得他的长相吗?你认识他,但你了解他吗?
'你能将人和名字对上号吗?”编辑哥哥从我手中接过采集回来的会议母带和文字稿件,劈头一问,我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天呐,参加会议的人如此之多,怎么可能记得住全部人的名字?而且我只是去采写新闻而已,采不对,就是政治问题?那里又没我熟悉的领导,我心里嘟哝着。
编辑哥哥没在说什么,只见他把稿件上的人物一一与采集回来带子上的人物对号。后来我了解到,原来编辑哥哥也只见过他们几次而已。
次日,我和一位老资历的跟随某位领导外出调研,每到一地,就会出现许多我不认识的新面孔,回来后,写稿件的时候那位老资历的竟然知道每一位参与此次调研人员的名字和职务。问起原因,无它:沟通足已。
原来是调研过程中他一有机会就会和参与人员聊天。
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就是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是要自己去主动做的。
即使是会议,你也可以问相关人员或者秘书求得第一手资料的,树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第三把钥匙:激情和耐心
激情和耐心,就像冰与火,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部我的师傅(姚哥)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的是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百分之一百五的精力,记住,是没有周末的。
而我则见证了这种百分之一百五的精力投入。
新闻节目的制作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就拿制作一集30分钟的新闻为例,首先它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集素材回来。然后,前方拍摄的10盒带子合计300分钟,把带子采集进电脑,继而进行剪片的重大工作。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继而还要编辑音乐,配音,配字幕。为了完成进度,电视台的同事们,工作起来不知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也忘记了到底星期几。
如果没有激情和耐心,他们不可能心甘情愿的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而这种日夜颠倒的日子要持续好几个月,如果没有耐心,他们更不可能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每集都花费大量的精力修改,一遍又一遍。我佩服他们,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和耐心的互补,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才能把工作做到。
第四把钥匙:idea
技术大家都可以学,但idea却只属于你。广告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千金难买的,因为他只属于你。
在部的许多同事都不是科班出身,以前没学过那么多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却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走到现在的地位,不是因为他们学会了摄像技术,剪片技术,写作技巧,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么选取镜头,站在什么位置。当你只有技术,却没有idea的时候,只能被派去做一些杂活。而当你有了自己的idea能独挡一面的时候,你就会被委以重任。我想,不只是电视台是这样,其他的行业也是这样。所以不要害怕将来从事的行业需要掌握新的技术,其实技术不难学,难得是在工作中让自己的脑袋运转,激荡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想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突出自己,彰显自己的价值所在。
第五把钥匙:主动出击
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想大学生很多和我一样,刚进实习单位,都做过一些杂活,什么都做不好。
或许同事们认为你是小字辈,要从小事做起,但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底,不知道你能做些什么。
做杂活是工作必须的,却无法让我学到什么,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些东西不能选择,但有些东西是可以选择的。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的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的机会。只要你勤问,勤学,勤做,做不好的,终究会变成能做好,并逐步走向优秀。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觉得有所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道天高地厚,或者科班出身却做不好的嘲笑和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有勇气去尝试。
即使是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与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
第六把钥匙认真和讲究条理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要认真。这是我同事和师傅给我的忠告我想。
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做,宣传工作,如果不认真,讲究条理,一定会让你忙的手忙脚乱,却效率低下,要多和其他部门协调,试想一下,文稿,带子,宣传册,话筒线等东西,如果你平时乱放,毫无条理,若着急找某个时间拍摄的带子,电池,你会怎么办?可能只是翻箱倒柜乱找一通吧?但如果之前你就按照顺序和一定条理把东西整理好,那么一切就容易多了。
其实,其他的工作也一样,讲究条理能让你事半功倍。一位在美国电视领域颇有成就的大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当部门经理的桌上总是乱糟糟堆满信件大师说:虽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步处理”。总裁于是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变的有序,效率也提高了。
养成讲究条理认真的习惯,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另外通过实习,我明白了,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认真努力,踏实的工作,尽快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在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做优秀,做出成绩。
第3篇 最新周刊记者实习报告汇编
记者实习活动开始,尽量做好一些准备,但是仍有一些漏洞层出不穷。现在我在一点一点的总结这些教训,并希望自己可以改正。
1.不够守时。6:30起床,距离报社不远,但仍会出现时间不够,迟到半小时。原因有两点,一是速度慢的像蜗牛,另一点路痴,昨天坐返车,今天做错车。最终导致迟到!这可是记者的致命弱点。
解决方案:回去记时,提高速度。研究延安市的公交路线,熟记于心。
2.不够灵活。跑了一天新闻,有很多线索,而真正能独立完稿的依然很少,首先采访的目的不明确,漫无目的的问问题,被动的被被采访者牵着鼻子走。思维不活跃,有些固定局限在某些学校的框架中。
解决方案:要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专业知识的训练。写和实践相结合.
星期一是周刊的例会,却发现问题多如牛毛。散漫的工作环境让你找不到新闻的感觉,工作人员的无纪律性。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大量的新闻中植入广告,变身有力的宣传工具,只要花钱,就可以帮你在这张纸上办实事,新闻的纯粹性没有,倒摇身一变成了为金钱的服务的人员,有些可悲。
今天老总批评员工,因为大家的不守时,无纪律。已经成立了两年多的周刊,管理如此混乱,今天才提出要细化采访和写作,把稿子的质量和数量挂钩工资。听说要做车展,又是拉动一大笔资金,新闻,什么新闻?当问老师关于写人物通讯的问题,竟很冷的听到不给钱就不写,这是很冷的笑话。
第4篇 2023电视台记者实习报告
电视台记者实习报告一
从2月6日到2月16日我在苏州电视台社会经济频道,《社会传真》栏目组进行了十天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苏州电视台给我这样的机会,感谢朱胜文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对我的实习情况和其间的体会作一个小结。
幕后的奔忙
平日里看新闻,走马观花。到了电视台,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中,才知道一条1′28″的新闻背后是至少6个小时的奔忙。从前看电视台记者,也只知道他们展现在荧屏上的一面。而对这个行业,更是知之甚少。
进台第一天,见识了记者的工作状态:匆忙、紧张。同时大致了解了记者的日常工作内容:确定新闻选题、联系相关人物、采访、写稿、剪辑……每一天都在重复这样的动作,但因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而使得这样的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对幕后的各个环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每天早上在一旁听老师们讨论可以采用的新闻,懂得了新闻不一定要“做大”,但一定要有看点,素材不一定要特别,但要与别人做的有差别。在联系采访人以及作采访时,同样是有讲究的,你必须成为对话的引导者,让对方说出你需要的内容。而剪辑时,画面与文字的配合则不仅仅对记者有技术上的要求,更需要有很强的艺术审美能力
外面的世界
总是听着那首经典的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虽然这样唱着,也对歌词的意味稍有体会,但毕竟涉世未深,文字还嫌稚气,眼光还不够锐利……我们还生活在单纯美好的校园里,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记者,于我,是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而我所在的《社会传真》栏目,又是一档很贴近老百姓生活,关注社会民情的栏目。在实习的十天里,我了解到一些有关婚嫁的民俗文化知识和电影审批的内幕,也对目前政府的几项实事项目和公务员报考升温等社会热点做了一些思考。我还经历了一场真情告白,看主人公挽回失落的爱情;参加了一次高层的会议,听省委书记李源潮肯定苏州今年来的发展……我在每一次的新闻采访中慢慢成长。
做最棒的新闻,做的自己
这些天来,我深深感受着栏目组的组织文化:精益求精。每一条新闻在播出前都要经过严格的审片,精心的修改,而在播出后,还有反馈意见,会在每周的例会上提出。正是这种精神让这档节目的收视率总是能够保持较高的记录。
精彩的节目离不开优秀的记者。我有幸在短短的几天中接触到了几位出色的老师。朱胜文老师,干练洒脱,透着知性的美。她以自身经历告诉我,要努力寻找快乐的生活方式;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醒我,要清醒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以老师的角度指导我,要勇于突破自己。还有刘澄宇老师的高效、杨旗老师的乐天、张亮老师的敬业……每一位都在无形之中传授给我许多东西,都在工作中透露出一种信念:做最棒的新闻,做的自己!
才开始把记者的工作节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就要离开了,又要回到大学校园,开始新的学期。
电视台记者实习心得体会二
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实习期间,我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新闻事件。犹记得自己在写第新闻稿时是多么不知所措:抓不准切入点,抓不住事件的重点,文字不够紧凑,一连改了好几次。不过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只是一名实习生,不可能第一次就写出专业记者的水平。
后来通过认真拜读老师们的文章和自己被老师修改后的稿件,我渐渐领悟了电视新闻写作,也逐渐地认识到电视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在很大方面存在着区别。具体的说,是从它的报道格式,语言等方面有了较深地认识和体会。例如,在写电视新闻稿前,应先浏览一遍拍摄录像,做到心中有思路,新闻稿中,每一句都要提前想到用什么画面,如果旁白较多的话,要斟酌有没有画面对应。语言上面,要简练,通俗,流畅,尽量少用书面语。比如,尽量说谁“和”谁,而非谁“与”谁,使对白听起来亲切。
虽然在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显得很笨拙,确切的说很稚嫩,我总不能理直气壮提问,有时候也会很唐突……然而,毕竟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有了许多犯错的机会,有了许多促使我成长的因子,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刚爬出小巢的幼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时刻有翻跟头的危险,却浑身都充满着飞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闯的冲动。承认自己需要学得还有很多,然而,因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可能。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被采访人进行交流、沟通。这两个词对于我们真的很是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时有话说。这时高超的交流沟通技巧需要亮出来,成功的勾起他人的倾诉欲并获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件多么值得开心的事情。有了以上这些,一个成功的访谈才能顺利进行。
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专注的,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在电视台里,记者任务重,工作繁忙,很难有专门的时间来指导我们,刚开始我还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卢主任要我们多看多写多观察,看就是要多看资深记者、主编是怎样写作及修改稿件的;写就是自己要多练习,提高写作能力;观察就是多动脑筋,稿件该怎么写会更好、更具吸引力,从什么角度入手,新闻稿的价值点在哪里,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和领悟。后来无事时,我就把保险柜以往的稿件拿出来看,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自己也尝试写一点,受益匪浅。
如今各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电视新闻对记者技能要求极高,新闻采编都是单兵作战,独立完成。所以记者不仅要能编会写,还要摄像和剪辑二者兼备,提高个人效率,因为很多新闻都是当天要播出,记者上午采访、摄像,下午要写出新闻稿,配音后还要进行剪辑,丝毫马虎不得。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明白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学校学校所学的来的更复杂,先说写稿,在课本上我们也知道新闻的五w、倒金字塔结构、跳跃性思维、设置悬念,但真到了让我们来写的时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文稿结构,从哪里入手。 尽管我们在校时都用过摄像机,基本操作也都会,可是一到了新闻现场,就不知道拍哪些东西,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景别,我摄像时机子不稳,画面有抖动,根本不能用。 最后是剪辑,我们都学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可是当真正要求将镜头组接成有完整意义画面时,又一筹莫展。
这次实习也让我明白,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态度要端正,开始记场记时觉得很枯燥、繁琐,后来一位台里老师告诉我,不要以为记场记就什么也学不到,你在记场记时可以边观察镜头的拍摄角度,还可以自己琢磨画面和采访的取舍,而且你帮老师做完了事,自然他有机会就会教你。
当然,很多东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学会,但在电视台的实习中,我了解到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和缺陷,在以后的学习工作正不断改正。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会更加珍惜,主动向实习老师学习写作和摄像,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当我第一次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不知所措.不过好在,同事的热心关怀和帮助让我尽快的熟悉了这个大家庭.对于以后的日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还记得一次采访任务,和师傅下乡的时候,我满以为我的自信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没想到的是同样我们俩个接触采访的对象,我和他与采访者的接触时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他比我更了解采访者呢?答案很简单,他对选手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平常一有机会就会去了解。
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第5篇 报社记者实习报告3000字
在xx年7月至八月我来到了xx日报社进行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以前总是听学长学姐说集中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刻苦铭心的回忆。在还没有来到报社进行实习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经想过很多有关实习的内容,甚至对没有选择集中实习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了这次实习,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获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关注了以前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增长了关于专业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更进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闻的氛围和记者这份职业的特色。比起前两次寒暑假的实习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感想。主要有了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真真切切的认识了党报,实实在在的做了一回记者
《xx日报》是xx市的党政机关报,在没有来到报社之前,我对于党报的性质、办报原则、党报的编辑过程以及发行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它的强烈的党性;也知道了这份报纸是不对外销售的,它主要是发送至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各个单位党政机关的报纸;更懂得了它的办报原则和指导方针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
《xx日报》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保持着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是我的感受。这份报纸是一份四开四版的,每天出版(星期天除外),而且都是对xx重大新闻的报道,一般有一个版面是转载《人民日报》上国家的重大新闻,偶尔有两个版面是转载新闻。同时《xx日报》还有两个特刊:《文化前沿》(星期一出版)和《财智时代》(星期三出版)。在实习期间,我还发现在《xx日报》上又是刊登的新闻会是这两三天之内的新闻,而并非所有新闻都是当日的。根据陆定一先生“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的报道”这个定义,这样发布新闻也是合情合理。是我以前那种古板的想法有了不同,也是我保持着学习的好奇心。
同时在实习期间,我还对xx日报社摄影部有了些许的了解,进去实习后才知道,原来一般记者出去采访是不需要拍摄新闻图片的,要上报的主要图片都是由摄影部派人去拍,而新闻记者只是负责记录现场和撰写新闻稿,图片会由摄影部的记者直接发送到主编那里,分工非常明确致使我的相机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也使我没有发表新闻图片,但还是拍摄了一些难得的新闻照片留着给自己做纪念了。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记者采访内容的感受,因为是党报所以《xx日报》的记者们采访的群体基本上都是市委市政府,个政府职能分支部门,采访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工业、农业、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政府政绩政府政策相关的内容。很少有其他方面有趣的内容与晚报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眼便可以看出来。一般有些软新闻都还是谋杀案、天文奇观之类的事件。
这感受这份党报的性质之后,我跟随老师先后采访了xx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团、市委常委考察园区经济建设、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等,通过对这些人物这些事情的采访进一步使我感受到了《xx日报》的性质以及加强了对党报内容的了解和党报新闻的采写。
二、实习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敏感性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彭老师对于新闻的敏感性以及他对于报纸的热爱,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成为我在实习期间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动力。
指导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已近15年,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负责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就是各大银行、信用社、政府税收部门以及各种经济报告会。与这些单位和部门打交道需要对国家经济政策非常了解,还要掌握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以及他们的借贷款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们对xx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个难题,因为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非常多。
第一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方面,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会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自己关注过的新闻。就是经过老师这样的指导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研究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师当初刚进军经济领域时的样子,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读了很多关于经济的书籍,看了许多经济报纸,浏览了无数的财经网页。只有他有这样深厚的功底才可以教育在这么段的时间内对经济领域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他似乎时刻保持着新闻的敏感性,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这是我在他身上学到的重要知识,这将对我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才产生重大作用。
(三)保持高度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新闻事业
实习回来后,听到很多同学说通过实习他们对新闻行业都完全失去了兴趣,甚至还有同学说以后绝不从事新闻工作。听到这样的说法,心里怪怪的。从自己整个一个多月的实习来看,我不并觉得新闻媒体如此不堪,也没有同学们那么强烈的想法。
还记得当初选择这样专业的时候,完全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行业,这份工作,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即使听到过很多关于这个行业不好的传言,但我仍然深深的爱着这个领域。我喜欢去实习,这样我可以看见更多社会上的美好与不堪、了解到更多的有用的没用的信息、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和生活的方法。这些都使我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会了全方位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我而言,这些经历和经验是多么的宝贵,也许它可以为我扫扫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办公室里,所有记者的笑脸和认真工作的神情鼓励着我,他们保持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累,盯着烈日冒着大雨的出去采访,这样的职业素质值得我学习。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闻采访与写作之中,只有这样才可能真实的感受新闻媒体的魅力,才会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产生敬意。这个暑假下来黑了好多好多,但是这是值得的。
有所收获当然也会有所欠缺的地方,经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的不足与不成熟。一是自主挖掘新闻线索的能力不强。因为指导老师是负责特刊,每个星期才出一次,所以忙完老师分配的任务后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在这段空闲时间内,自己没有去主动挖掘新闻线索而是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浏览网页或者跟着其他记者出去跑跑,没有全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动手能力及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平时在学校写的新闻很少,加之锻炼的机会少,并且要撰写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领域的新闻是有难度的,但也是由于平时的不积累、不锻炼才会造成此种现象在实习期间出现。这些体会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将会是我以后人生路上的重要的课程。
在整个实习期间共发表了6片新闻报道,其中四篇是头版头条。
第6篇 记者编辑实习报告参考
记者编辑实习报告参考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
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可是我总不能说:“不好意思,没有”吧?这样的不安之下,耳边一个声音响起:小姐,请问可以交换一下名片吗?转过头,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刚刚发完了……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的反应应该是那样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出的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我明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也是作为一名记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那次的峰会,政界,商界,房产届的名士着实见了不少。这其中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中国房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雅虎中国的总裁潘石屹。当时,正值潘石屹的“拐点论”被炒得火热,而他出现在峰会也可以说是提高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率的一个举措吧!
会议结束之后,走在那个充满着“高级”气息的贸易中心,心里面的感觉很复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生活,感受这样的生活。身上穿着和那些人一样的职业套装,但是自己清楚,并不是他们。那一天,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的日子,是我想要的日子吗?为了成为可以自由出入这种奢华场所,就是我想要的未来吗?偌大的北京城,我显得那么的渺小。之后,我又去了很多个会场,采访了莫慧兰,可是再也没有了第一次的那么多感触。每次辗转于公交车和地铁站,前往一个个高级会所,观察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都很好奇,他们是否是和我一样的人?
我们副主任说,做产经新闻,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熟悉这一行。很显然,我的实习期没有那么长。可是,我绝对不甘心只是这样默默无闻。每天强迫自己浸泡在“财经网”,“轻工网”,关注的全部都是那些枯燥的轻工新闻。这期间,我确实有过动摇。
因为,面对当初去出版社还是报社的双重选择,我放弃了名气更大、待遇更好的轻工出版社,只因为,不想单纯的坐在办公室,只因为,心中的记者梦。纵然和我大学四年的英语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依然坚定的来了。但是当我面对所有在学校我没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时,我也确实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去实习之前,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一次都要从头开始,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你,在这里,曾经的荣耀并不属于你。这样的心理暗示却依然没能阻止我最初的心理落差感。这种落差,在当时,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孤独感。还好,我的孤独感并没有持续太久。
今天只这样淡淡把那段经历掀过,而那种感觉会让我一直记得。而且我坚信,那样的孤独记忆,一定是我收获的财富。我想,在大学积累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快产生了效果,和办公室的人关系日益亲密,兄弟部门也一样。
我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别人需要半年做到的事情,一个月不到,我做到了。尽管,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清楚的知道,经济新闻并不是我喜欢的。然则,这个时候,这些似乎变得不重要。后来,又做了实习编辑,又有了第文章发表……
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也不确定,未来的职业与理想,与专业有多远,有自己的喜好有多少的差距。但是,两个月不到的实习,给了我一份对未来的期许。纵使自己并不喜欢,纵使自己并不擅长,纵使与专业毫无关联,我依然可以去做。而且,只要我愿意,我依然可以做好。 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
第7篇 2023新闻中心记者实习报告
2022新闻中心记者实习报告
xx年9月经过300多人的应聘选拔,我最后被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大学生记者团记者部录用,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最终被确定为正式成员。经过一个学期 的勤奋工作及考核,在同年12月1日被聘为记者部部副部长,后于 xx年8月31日被聘为记者部部长。下面就把我三年在新闻中心实习的情况简单总结一下:
感触 :
小时对于无冕——记者的就有过很多幻想。
在江西服装学院我的梦想实现了,成了一园学生记者,作为一名学生记者,我感到自豪,骄傲。虽然没有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结合起来, 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追求新闻的爱好。因此我报考了江西师范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利用本不多的业余的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的理论知识,报社成了我学习书本 知识的验收场。虽然我平时很累,很少有属于自己个人支配的时间,但是这对我来说很有价值和意义。
认识:
在报社的近三年的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在能力上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思想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收获很大。
一、政治思想上的提高。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所以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了解党和国家、学校以及近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工作能力上的提高。使我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
1、通过“润华奖”、“中华杯”、“运动会”、“红衣坊”、内参、以及校园生活的一线采访,锻炼了我组织、策划、协调的能力。
2、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学校校长、主任下至普通记者、编辑、老师、学生,形形色色,各具特点,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3、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大大提高了我的文字水平,也学会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工作,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4 、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
5、通过三年的报社学习,是我对记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在“润华奖”、“中华杯”、“运动会”、“红衣坊”为了等等大型赛事的时候,让稿件发表出去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忙到深夜。
三、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从报社朱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朱老师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和学生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的路程上,我将不段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想,多读,多学,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当我发现爱上了记者这个职业的时候,离别的钟声也敲响了.幸好,总有一些记忆驻留下来。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的脚步感到骄傲。
第8篇 报社记者实习报告怎么写
从2023年2月27日到4月27我在邹平县《今日邹平》报社的记者部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此,感谢报社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教育和栽培。
我所实习的今日邹平报社,是我们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作为党报,实施发挥着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的作用。能够在报社实习是我莫大的荣幸。
在这两个月中,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
第一,在记者业务方面,我懂得了不同的题材新闻的写作方法。新闻写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多练习。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我们开设的《文书写作》课基本上把各种文体都介绍到了。因为是党报,政府会议都要报道,所以关于政府会议的新闻每天都有,这种新闻的写法也是最简单的,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简单组织下语言就可以写出会议报道。我跟会的机会也是比较多(每天的会其实很多,天天都有,五个记者有时候每人跟好几个会),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其实这种新闻根我们学校的网站上新闻很相像。我相信,在咱们学校网站上经常发新闻稿的同学们土过去做记者肯定会更有优势!所以,在学校还是多参加下活动比较好,因为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将来肯定都会有用,有些尽管当时看着没有,但是在工作中各个方面肯定会有用的。社会新闻算是比较难写的,首先素材的来源就很艰难,有的是靠自己去找去搜集,有些是靠群众拨打热线电话,还有些是个单位、各乡镇的宣传员给我们提供。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管哪一种提供方式我们都要亲自去现场,亲自采访。比如我曾经跟着我们记者下乡镇,到农村去采访专业养殖户,那是个养狐狸的,一进养殖场,我就差点被狐狸的那股臊气给熏倒,但是为了完成采访,还是在里面泡了一上午。通过自信的观摩,我们才完成出色的稿子。再比如我们到急救室去采访一生的工作,因为急救室是晚上最忙,我们就24小时蹲点,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6点,救护车一共出诊了16次,看到血淋淋的场面我的腿都软了,但是工作的需要,必须在场,我强忍着一直坚持到最后,也体会到了做记者的艰辛。也只有这样写出的稿子才会真实生动。人物采访也是经常遇到的,在我们县城最近玩空竹的人们越来越多,我和吴老师抓住这一现象采访了一位玩空竹的高手。在采访的时候,一般的普通人都会有一种恐惧感,首先我们就帮助这位高手减轻恐惧,就跟拉家常一样,让他慢慢放松,然后一步一步切入正题。采访过程中,也是采用各种手法让这位高手自己开口说(以下会提到采访上的技巧),最终,我们完成了不错的人物采访报道。
第二,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告诉我必要的设计圈套还是要的。同样,面对不同的人群也才要选择正确的沟通的渠道。在实际的实习中,我用到了好多《商务沟通》课上的知识。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县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会形成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由于零的时间都是比较紧张的,所以语言也要干炼,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自己想问的问题明明白白的简单表达出来。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最后要注意礼仪方面的问题。这不仅仅使个人形象的问题,也是代表着整个报社,特别是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直接面对的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和领导,更要注意自己的整体素质。在此,我也感谢我的商务礼仪老师,交给我的一些社交礼仪,比如握手的原则,饭桌上的原则等等。在我的采访中给我了莫大的帮助。
第三,不出去采访的时候一般就在办公室写稿子,在办公室要注意维护办公室的环境,这时,谭书旺老师的《办公室管理》和《秘书文档》就派上了用途。报社的报纸特别多,由于人员多报纸总是很乱,我利用课本上的知识,每天都及时分类放好,这样就整齐的多了。办公室的环境我也是按照课本上的最适宜温度和湿度金莲调制到,让大家用最饱满的精神去健康的工作。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所领悟到的东西。
第一作为一个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必须做到报道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才有新闻的价值。
第二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我还特意打印了份县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
第9篇 xxxx年最新优秀记者编辑实习报告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最新优秀记者编辑实习报告
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可是我总不能说:“不好意思,没有”吧?这样的不安之下,耳边一个声音响起:小姐,请问可以交换一下名片吗?转过头,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刚刚发完了……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的反应应该是那样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出的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我明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也是作为一名记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那次的峰会,政界,商界,房产届的名士着实见了不少。这其中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中国房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雅虎中国的总裁潘石屹。当时,正值潘石屹的“拐点论”被炒得火热,而他出现在峰会也可以说是提高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率的一个举措吧!
会议结束之后,走在那个充满着“高级”气息的贸易中心,心里面的感觉很复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生活,感受这样的生活。身上穿着和那些人一样的职业套装,但是自己清楚,并不是他们。那一天,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的日子,是我想要的日子吗?为了成为可以自由出入这种奢华场所,就是我想要的未来吗?偌大的北京城,我显得那么的渺小。之后,我又去了很多个会场,采访了莫慧兰,可是再也没有了第一次的那么多感触。每次辗转于公交车和地铁站,前往一个个高级会所,观察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都很好奇,他们是否是和我一样的人?
我们副主任说,做产经新闻,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熟悉这一行。很显然,我的实习期没有那么长。可是,我绝对不甘心只是这样默默无闻。每天强迫自己浸泡在“财经网”,“轻工网”,关注的全部都是那些枯燥的轻工新闻。这期间,我确实有过动摇。
因为,面对当初去出版社还是报社的双重选择,我放弃了名气更大、待遇更好的轻工出版社,只因为,不想单纯的坐在办公室,只因为,心中的记者梦。纵然和我大学四年的英语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依然坚定的来了。但是当我面对所有在学校我没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时,我也确实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去实习之前,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一次都要从头开始,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你,在这里,曾经的荣耀并不属于你。这样的心理暗示却依然没能阻止我最初的心理落差感。这种落差,在当时,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孤独感。还好,我的孤独感并没有持续太久。
今天只这样淡淡把那段经历掀过,而那种感觉会让我一直记得。而且我坚信,那样的孤独记忆,一定是我收获的财富。我想,在大学积累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快产生了效果,和办公室的人关系日益亲密,兄弟部门也一样。
我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别人需要半年做到的事情,一个月不到,我做到了。尽管,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清楚的知道,经济新闻并不是我喜欢的。然则,这个时候,这些似乎变得不重要。后来,又做了实习编辑,又有了第二篇文章发表……
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也不确定,未来的职业与理想,与专业有多远,有自己的喜好有多少的差距。但是,两个月不到的实习,给了我一份对未来的期许。纵使自己并不喜欢,纵使自己并不擅长,纵使与专业毫无关联,我依然可以去做。而且,只要我愿意,我依然可以做好。
第10篇 大四学生记者实习报告2000字
大四学生记者实习报告范文2000字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07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可是我总不能说:“不好意思,没有”吧?这样的不安之下,耳边一个声音响起:小姐,请问可以交换一下名片吗?转过头,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刚刚发完了……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的反应应该是那样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出的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我明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也是作为一名记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那次的峰会,政界,商界,房产届的名士着实见了不少。这其中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中国房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雅虎中国的总裁潘石屹。当时,正值潘石屹的“拐点论”被炒得火热,而他出现在峰会也可以说是提高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率的一个举措吧!
第11篇 优秀电视台新闻记者实习报告
快速发展,其中旅游和招商引资等项目尤为突出,这和石林电视台的宣传是密不可分的,随
着台湾农民创业园在石林县的建成以及石林县相关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展,石林电视台也将任
重道远,新闻报道等相关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我实习的部门是新闻部和编辑部,所以我深
感每天的巨大的工作量,由于石林是彝族自治县,所以,电视台每天除了相关新闻的采访与
报道之外,还另外开设了体现彝族风情风貌的《学习彝族方言》
《以案说法》等专题栏目,
在各种民族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也将担负各种大型演艺活动及联欢晚会的实习拍摄,所以石
林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2.
实训内容
我于
xx
年
7
月
15
日到
10
月
4
日在石林电视台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分在了新闻部和编
辑部进行学习,这也是我希望实训的部门,我希望自己能在相关行业的一线中得到切身的实
际的锻炼,能够真正触摸到,学习到新闻从一开始策划、分配任务、采访、写稿、定稿、录
音、后期制作、播出等的一整个流程,能够真正接触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我心里边是带着
热情和期盼的。
新闻部和编辑部一共有十一位老师,实习期间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对我进行过指导,各
位老师采访的时候都会带我一起学习,其中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郭增才、李映辉、杨继华、
昂丽芬、李利民、李春虹、李鸿启等几位老师。以下几点是我实习期间学到的东西:
(
1
)
.
学习新闻采访及新闻稿写作
实习前期,我主要参与户外的采访活动,经常与外部新闻活动打交道,开始是郭增才老
师带我,郭老师教我如何在凌乱的现在进行有序的新闻采访,如何临乱不惊,如何在现场对
各种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在新闻稿写作方面,他教我对写新闻稿要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同
时帮我修改了数篇新闻稿,直至我对新闻稿写作有了真正正确的把握和认识,郭老师还教会
我要采集有意的新闻报道,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只有充分了解群众的生活及所想,
写群众所感,才能写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工作之余,郭老师专门找了一些相关新闻稿件
让我修改,这充分提高了我的新闻敏感性。
郭增才老师是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位,他教会我很多关于新闻稿的写作的技巧及运用,同
时他给我看了他在当记者三十多年生涯以来积攒获奖的所有新闻稿,让我惊叹的不仅仅是三
百多篇稿子都在云南日报发表过,二十郭老师三十多年来如一日对新闻的喜爱,对新闻事件
的敏感性以及对新闻稿件的认真执着的态度,郭老师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要想做一名
新闻工作者,要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技能,更是要有从内心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执着,这也
是对新闻事业负责的表现,郭老师在帮助我之于还和我深刻讨论了报纸和其他媒介的价值和
区别,我们同时认为报纸永远不会消亡,也永远不可能被新兴媒体所取代,报纸永远具有其
他媒介所没有的价值,那就是其强大的保存性,阅读性,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
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攻关阶段,报纸内容坚持的四个基
本点——时政新闻是支点,娱乐新闻是亮点,社会新闻是卖点,经济新闻是看点,而电视有
声色全貌的优势,通俗易懂,受众范围较广,所以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递以及教育作用方面
的作用更明显,但是电视有转瞬即逝的弱点。这些使我对了解媒介的作用是极大的。
(
2
)
.
对摄影器材的使用
李映辉老师是另一位对我帮助比较大的老师,在采访过程中,李老师认真耐心的对我讲
解了摄影机的使用,
在李老师的帮助下,
我充分掌握了几种电视台基本摄像机的装卸及使用,
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并采集了多条有用的新闻素材,在有不懂的地方,李老师总是耐心的
对我讲解,把他知道的毫无保留的告诉我,李老师教会我的摄影技巧是“一快二稳三跟进”
,
“一快”即首先要迅速找到新闻事件的摄影切入点,迅速找到重要线索,马上按下摄入,
“二
稳”即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平稳,手不要抖,身体要保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品质
的素材,才能保证素材的有效,
“三跟进”即拍摄过程中要及时跟上被摄对象,要随时保持拍
摄对象和摄像机相应的位置,这样才能保证拍摄镜头的完整性及统一。
新闻部总编杨继华老师教会了我对于拍摄专题片过程中要用一种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审
视全场,寻找最佳摄影角度,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只要这样才能制作出对观众负责任
的作品,李利民老师教会了我对于摇臂摄像机的运用以及摄像机在推拉跟进、镜头切换等的
技巧,李弘启老师教会了我在大型现场直播中终端机、切换机、监视器等的运用。
实习中后期,
我在参与采访活动的同时,
也开始接触了导播相关专题节目及广告的制作。
我学会了录音棚里的设备操作,可以自己制作剪辑。老师还让我参与了直播的节目,锻炼我
的胆量和应变的能力。在编辑室我学会了运用相关非编软件,能独立进行非编操作,还参与
了多次电视台《以案说法》专题栏目组的采访拍摄。
(
3
)
.
非线编软件的运用
实习中期我开始到编辑室学习编辑,
昂丽芬老师是在编辑室对我帮助比较大的一位老师,
在编辑室学习的时候,
昂老师认真耐心对我讲解了
edius pro3
、
canopus procoder
、
expreass for
edius
、
after effects
、
sonic mydvd
、
mp3
音频转换等软件的使用,其中在非编软件
edius
的学
习上,昂老师更是一丝不苟手把手教我,当我在文件输出及画面切换特效等处出现问题的时
候,昂老师一遍又一遍的给我演练,直到我完全领会,在昂老师的帮助下,我已能熟练运用
非编软件及相关编排软件,
能独立对新闻素材及新闻稿进行编排,
这对我的帮助时非常大的,
到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我自己运用非编软件给自己报道过的作品做了一个集子。
给以我帮助的老师还有很多,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在这里要谢谢他们,他
们的帮助使我的实习变得有意义且深刻,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在以后的社会过程中会更加有
信心,会走的更远。
3.
取得的成绩
在石林电视台实习的过程中,在充分完成县政府布置的党政新闻的主要任务后,各位老
师还带我深入了各处进行新闻采访与报道,我们曾深入农家采访农家新鲜事,深入企业内部
采访职工活动,我们曾报道过救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事,报道过老年人开展老年大学,报道
过中学开展新型教育模式,报道过教师节的相关专题以及各种公益广告。
在实习
3
个多月过程中,
我一共写出并被采用了
30
余篇新闻稿,
其中有和老师一起完成
采访的,有我自己独立完成采访的,其中有些素材是我直接参与拍摄的,也有我独立拍摄的,
其中有些新闻的后期制作是我直接参与完成的,到实习结束的时候我用后期制作软件为自己
的部分作品做了一个集子。
由于受到很多老师的照顾和关心,我得到了很多不同岗位的实习锻炼机会,学到了很多
实用的东西,也逐渐认识了我自己,明白眼前的我需要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通过这段时间
的实习认知,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打算。应该说这整个过程就象海绵吸水一
样,是个大量吸收的过程。
三.实训体会
1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改进的意见
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开始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我是按照自己思路写的,结
果有些部分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有些地方用了过多的修饰语言,有些地方资料不够详细我就
跳过了,这些都是不对的,后来了老师找我详细说了这个问题。新闻要求的是真实有效,真
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不能带个人情感,当然部分民生新闻可以加入自己的一点评论,但是
必须实事求是,同时新闻稿件也不适于加入过多的修饰语,甚至是平白叙述最好,因为我们
不是站来我们自己的立场,而是站在整个事件的立场,另一点,新闻事件必须要求严谨全面,
如果资料显示不全一定要放下稿件去寻找更详实的资料,不可马虎应付。这些都是我在写新
闻稿时发现的问题。
而在相关器材及软件方面,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询问,千万不可自己趁年少去
摸索,浪费时间是小事,要知道摄像机一般的索尼小高清都得几万块,高清的更是几十万,
一个广角镜看似那么点,实际上都值几十万,各种软件里边很多东西都是预先设定的,要是
出问题可能就把以前的很多资料弄丢失,这也是很严重的,这个责任谁也负不起,一开始的
时候我觉得对于那个软件我会用,结果发现那不是我用过的,于是出问题死机了„„所以,
当我们遇见自己不懂的地方,一定呀及时向老师询问,老师一定会告诉你,千万不要自己摸
索。
还有一点,我们在外出采访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一名记者,我们代表
的是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的喉舌,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受关注的,所以要求每一位记者
要深记职业单的准则,要遵守记者职业道德素质,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记者,就什么都不怕,
就是无冕之王了,我实习的地方就有一位实习生出去采访的时候就因为这个出过问题。
中国名记者范长江认为,记者要有健全的人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有高尚的职业
道德。他说:
“在时局艰难的时候,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
”他还说,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
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理想,请坚持它。
2
.对以后实训的打算和建议
在理论知识学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并且完全有必要去经历实习,去
实践,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知识是有用的,而且如何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怎样将所
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只有实践,我们才能为接触社会补充自己的不足,为解除
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对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我在学校、在课
堂没有学到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今后就业有了巨大的影响,使我能更加真实的触摸新
闻事业的本质以及新闻生活,也使我更加热爱新闻事业。所以我建议学校多给学生多开设一
些实践课程,学校可以和外部机构联系作为学生实训基地,多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可
以在边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边学会实践知识,最好在大一时候就开始实践,这样可以达到深
刻理解的目的,这样的学生将会是最早适应社会的人,同时我建议学院应该结合外部就业需
求开设一些实训的课程,让学生多学习一些软件、多掌握一些技能及相关器材,例如对非编
软件
edius
的学习,以及对摄像机的使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充分接触了社会各界人士,这是实习前我所没有想到的,在参访过程中
会有各种影响你的因素,怎样处理好这些是采访能圆满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会处
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我学到的另一点,经过实习我已经能够做到可以人前大方的提出问
题,及时记录相关重要信息,和遇见的人不卑不亢的交流,能及时反应重大事件,面对领导
的问题能够冷静对答。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我每天最早到达办公室,给办公室开窗、打扫卫生,给各位老师擦
桌子、倒垃圾,平时有空帮助老师打稿子,送东西,这不是哪个老师要我做的,是我自己要
做的,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实习生,我对自己说,我是来学习的,
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我还年轻,我可以吃苦,我只是来学学习的,拥有了平常心,所以我做
到不卑不亢,由于我的影响,其它几位实习生也开始变得勤奋,正是由于这点,电视台的老
师都喜欢我,都乐于教我,毫不保留给我讲解各种知识。
我想说的是,天道酬勤,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第12篇 精选电视台记者实习报告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热线电话,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要做好新闻和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分不开的,线索,采访,编辑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忽视。在这里的两个月时间里收益颇多,对新闻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
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不够的,视野也不够开阔,还缺少很多东西。真的就是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自己的所学,更加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正是因为这次宝贵的实习经验,才让我对许多事情豁然开朗,对于将来也有了新的规划,更加明确了以后所要走的路。
是的。大学校园,远离社会喧嚣,莘莘学子很少真正接触到社会现实,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脱节,这些使得我们大学生在刚走出象牙塔后显得无所适从。如果说在校园里的生活就像一个梦,那么实习更像一个闹钟,把大学生从梦中敲醒。
现在我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真的很不舍得。而我也一直为自己能留在《百姓连线》栏目组实习感到幸运。当我在写实习报告的时候,回忆里的每一个片段都不舍得丢弃,这一切都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衷心的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指导过我的老师们,真的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照。也感谢培育我,栽培我的学校和老师,我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
第13篇 记者编辑实习报告
记者编辑实习报告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实习报告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星级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
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
第14篇 新闻中心记者实习报告
新闻中心记者实习报告
xxxx年9月经过300多人的应聘选拔,我最后被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大学生记者团记者部录用,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最终被确定为正式成员。经过一个学期 的勤奋工作及考核,在同年12月1日被聘为记者部部副部长,后于 xx年8月31日被聘为记者部部长。下面就把我三年在新闻中心实习的情况简单总结一下:
感触 :
小时对于无冕之王——记者的就有过很多幻想。
在江西服装学院我的梦想实现了,成了一名校园学生记者,作为一名学生记者,我感到自豪,骄傲。虽然没有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结合起来, 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追求新闻的爱好。因此我报考了江西师范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利用本不多的业余的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的理论知识,报社成了我学习书本 知识的验收场。虽然我平时很累,很少有属于自己个人支配的时间,但是这对我来说很有价值和意义。
认识:
在报社的近三年的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在能力上得到了锻炼,而且在思想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收获很大。
一、政治思想上的提高。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所以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了解党和国家、学校以及近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工作能力上的提高。使我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
1、通过“润华奖”、“中华杯”、“运动会”、“红衣坊”、内shixi.shixiben.com/参、以及校园生活的一线采访,锻炼了我组织、策划、协调的能力。
2、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学校校长、主任下至普通记者、编辑、老师、学生,形形色色,各具特点,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3、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大大提高了我的文字水平,也学会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工作,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4 、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
5、通过三年的报社学习,是我对记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在“润华奖”、“中华杯”、“运动会”、“红衣坊”为了等等大型赛事的时候,让稿件发表出去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忙到深夜。
三、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从报社朱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朱老师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和学生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的路程上,我将不段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想,多读,多学,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当我发现爱上了记者这个职业的时候,离别的钟声也敲响了.幸好,总有一些记忆驻留下来。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的脚步感到骄傲。
新闻专业实习报告、新闻业务实习心得、新闻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新闻采编员实习鉴定、新闻记者实习报告、电视台新闻制作实习总结、新闻采编实习总结
第15篇 13年电视台记者实习报告
13年电视台记者实习总结报告总结
结束了近三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生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记得我刚进入学校第一次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多听多看多感受。当时理解得很浅显,但通过这一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涵盖的东西很多。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在实习期间,作为记者,我下了城郊,去过国企、各政府职能部门、气象局……生平第一次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居然还见到了诸如谢霆锋,陆毅这样的大明星。这些时光曾经让我垂头丧气,但也更让我的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 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大部分 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经历一段时间最基本的接线工作后,慢慢的老师开始带我们采访了,这可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啊!一直以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经 过第一次写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删减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是有问题的。总的说来就是:语言不精练,需要言简意赅。这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养成的习 惯,凡是讲道理,就喜欢掰碎了说,条分缕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时候,这些 '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华丽很工整的句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删除的。
以前年少轻狂的我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题材总希望能钻牛角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文章是铁定被毙的。我开始翻看旧新闻, 学习老师们怎么写新闻报道。渐渐地,我开始明白,电视台作为传播最广的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政府新闻必须 有一些条条框框,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律。首先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少一些;接着,带有批评性质或监督性质的报道必须小心措辞,务必做到有理有据, 不温不火。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慢慢的,我的报道就写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说什么,但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怎么去说。
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走访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碰到。这些经历对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大有裨益。
因为采访,我接触了许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触的到的地方和人。实习期间接触的人,有普通市民,有农村村民;有企业家,有律师;有各部委的领导,有政府官员;还有各媒体的新老记者等等。
我采访过的大人物、经历过的大场面并不多,但十几次宝贵的采访经历,让我在公众场合不再怯场,学会很平静地与各种人交谈,搜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会采访吗?以前我自以为我会。但是,当我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我所谓的会,只不过是能够把想要问的问题说清楚而已,从不考虑怎样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也不考虑如何引导被采访对象说出新闻主题。
我们有次做了一条政府慰问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新闻。被采访对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经济较为不好的军转干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组织到他们家 里进行慰问。在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由于碍于脸面,一直不肯说自己的经济困难,总是敷衍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这个采访就没办法用。于是老师教我这样 处理,让我问他有没有像册,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拿出来,我便故意问他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最近怎么不再拍了。问到这他沉默了,我看见他 的眼眶开始湿润,慢慢的落下泪。他说,自从企业困难后,家里就省吃俭用了,哪还能拍照啊……顺着他的话,我接着问,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政府有没有什么帮扶 的措施?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把采访的主题引了出来,让他触景生情,这种有感而发的情绪才是真实的。这就是一个新闻老手和新闻新手的不同。老师不仅能快速把握 要说的内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个本来很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体悟到,功夫,就在点滴间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