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社区调研报告 长篇5800字
导语: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社区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近日,__区民政局联合区人社局等相关区直部门成立调研课题组,深入到__路街道、__路街道、__社区、__楼社区、__社区等3个街道以及10个社区,对社区工作现状、社区人员管理、社区办公设施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__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始终坚持把加强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__的基础工程,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截止目前,__区共有11个街道,成立了15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127个纯居型社区居委会,23个单位型社区居委会(家委会),各社区均成立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常住人口约58万,流动人口约20余万,每个社区平均服务居民1500户、4100人。20__年11月,__区顺利推行了“村改居”工作,将8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并划归到相关街道管辖。截止目前,全区共建设街道服务中心8个、社区服务中心60个,1000平米以上社区服务中心24个,占中心总数的35%,500平米以上共35个。先后打造了__、__、__、__、__、__等26个精品社区服务中心,其中19个通过了全市和谐示范社区验收,发挥了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__区社区居委会委员职数按照每个社区3-5人,2000户以下3人,2000户以上5人标准配备;社工配备以社区服务对象为主要依据,按照每名社工服务500户居民标准配备。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工作者799名,其中委员455人,社工349人,平均年龄34.6岁,大专以上学历541人,新一届社区工作人员年龄、__结构合理,配置优化。
__区的社区建设工作2023年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20__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__街道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__路__社区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23年__路__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二、存在问题
通过实地走访一些社区,与社区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发现重点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社区承担大量行政职能,工作任务繁重。社区居委会本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居委会却成了政府的下属机构。长期以来,承担了大量行政职能工作,来自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经常性的、临时性的工作难以计算。通过粗略统计,目前__区社区居委会承担着诸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民政、社保、医保、再就业、计生、教育、综治、城管、卫生、文体、科普等80多项具体事务。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要求,社区居委会有宣传教育、文明创建、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和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的职责。但实际工作中,居委会扮演的并不是一个协助者的角色,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操作者。大多数情况是各职能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直接将工作任务下派到社区,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代收费用、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特别是一些经济、房管、统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则也交给居委会单独完成,无形中为社区增添了很大的压力。以__区其中一个社区近一个月的工作为例,除需做好日常工作外,要入户填写近400户的非物业小区转准物业小区的问卷调查,填写100多份的禁烟调查,同时要做好城乡面貌提升,小区绿地认养的入户调查,并做好常态化的小广告清理以及居民纠纷的调解。而且还会有许多临时性的工作任务分配下来。目前__区社区委员与社工每个社区最多有9个人,只有1名再就业协理员,为尽快完成各项任务,社区同志需要加班加点,很难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调研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应由社区办理的工作主要有:失业证的办理及年审、社保补贴的审核与发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收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代办、卫生费收缴、日常环境卫生治理、计生证的办理,人口系统的录入、低保的办理与审核、残疾证的办理、老龄困难补贴、各类救助、经济适用房的申报等;但社区承担的工作中有较大难度的有:开墙建店治理、境内经营商户安全生产、经济普查、住房状况调查、流入流出人口登记、拆违拆迁等情况统计及问卷调查。
同时,社区需要建立多种台帐,按照各个部门的布置,社区需建立的台帐有15项40多本。特别是这些台帐中,如党建、低保台帐、残疾人台帐、已婚育龄妇女台账等社区相对还好掌握,但流动人口台帐也需社区建立,由于暂住证的办理在派出所,社区并不能准确掌握,工作起来难度大,不能保证质量,类似这样的台帐应由派出所等职能负责。
此外,社区需要出具各类证明信、盖章的名目有20多种。按照工作职能,应由社区出具的证明信及盖章的有:社区居住证明信和不练__功证明信2种。如果居民提供相关依据可以出具的有:亲属关系证明信、无工作单位的政审证明信、毕业生基础信息证明信、出租车年检证明信,结婚证遗失时夫妻关系证明信、家庭困难证明信。社区无法确认真实性、不能出具证明信及盖章的有:开墙破店办营业执照证明信、唯一住套住房证明信、卖房各项费用缴清证明信、住院证明信、身份证丢失、存单丢失及其它票据丢失证明信、法定继承人证明信、贷款资质诚信证明、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坏程度证明、死亡证明等15种,这些主要集中在住建、银行、保险、公安、卫生等领域。这些不该由社区出具的证明信牵扯了社区大量的工作精力,使社区工作更加繁重,同时也承担着很大的法律责任。
(二)社区自治功能弱化,行政化倾向明显。目前,许多部门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致使社区居委会出现了“一多三少”的现象。即:居委会的工作多;居委会人员走街串户了解情况少;少数社区组织社区群众开展活动少;对社区民间组织培育指导、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少。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居委会无时间无精力为居民开展服务,导致了居委会无法真真正正渗透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自治组织的性质,淡化了居委会和居民的关系。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现在是工作越来越多,可与居民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为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切实尊重和保障居委会的自治地位,变管理社区为服务社区,变领导社区为指导社区。从居委会自身讲,目前我们在工作中明显存在着两种错位:一是角色错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协助政府工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会把社区居委会也视作一级政务机关,把办理居委会日常事务视作为处理“政务”。这里就有一个角认知上的偏差,其实居委会工作人员本质上是大家推举出来,带领居民开展社区自治的服务者,而不是行政工作人员。二是思维方式错位。工作起来只是跟着相关政府部门亦步亦趋,而不懂得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工作。正是这两种错位导致了一方面社区依附于政府,缺乏自治理念和自主精神,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居民和居委会产生的距离感,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对基层管理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社区工作经费不足,不能满足社区工作需要。自2023年以来,__区按照当时社区居委会数量核定,每年安排社区工作经费200余万元,六年来一直未予增长。20__年,区财政担负20万元作为“村改居后”新增社区工作经费。__区社区工作经费标准为每1000户拨付1万元,增长1户增加11元,平均每个社区每年安排工作经费1.8万元。造成社区工作经费紧张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拨付的这区办公经费不能满足社区每年需支出需求。试举一例:__区一个办公用房刚好达到300平方米,办公设施较为完备的社区居委会,每年的费用大约需要2.5万元左右,其中包括:电话费1500多元、打印、复印材料报表1000多元、报刊费2000多元、日常非娱乐性活动经费3000多元、办公用品1000多元、水电费4000多元、各类活动器材、办公设施维修费4000多元。有关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5000多元。按社区内有100个楼门组长,每年每人给30元补贴要3000元。如果是社区用房面积大、管辖户数多、开展活动多的社区开销远不止于此。二是一些职能部门工作延伸到社区,但“费不随事转”,未对社区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很多时候社区协助职能部门工作,如宣传、调查等需要的费用还需要社区从自己的经费中自行担负。三是各种形式的考评、检查、达标升级活动,需准备相关书面材料,制做宣传单、展板等,除去其它日常办公开支,社区经费所剩无已,社区普遍反映事多钱少,运转困难。除以上原因外,个别街道办事处还存在占用社区工作经费的现象。
(四)社区干部工作待遇偏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措施。__区社区工作人员津贴、工资标准于2023年由原每人每月900元增涨至1500元并缴纳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如含五险为2300元)。调研中发现,社区干部普遍存在三方面的思想倾向:一是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低,而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布置给他们的工作繁杂,负担较重,社区工作没有加班费、不能调休、年底也没有奖金。由于社区工作量大,但与其它劳务派遣人员待遇一样,这样难免会使社区同志心里不平衡。二是社区工作责任大,既要满足上级对工作的要求,又要令居民满意,二者有时难以兼顾;三是社会地位低。四是缺乏激励机制,存在消极思想,干好干坏都一样,干与不干都一样,部分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干部关心程度不够,将许多应承担的工作下移,一定程度也上影响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上述原因成为影响社区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每年社区工作人员辞职均达到30人以上。另外,__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社区干部被随意借调现象,通过摸底,__区社工共349人,而借调到街道办事处或区直相关部门工作达到51人,增加了社区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工作效能。
(五)社区用房档次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社区用房建设要以服务居民户数为标准,每百户建设20平方米,不足300平方米的,按不少于300平方米提供。近些年__区虽不断加大社区用房建设力度,但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了社区办公用房建设档次参差不齐。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部分老小区社区用房建设先天不足。部分小区无插建地方,有的土地所有权不在区里,跑办立项、规划、土地等手续繁琐,一拖就是一、二年。二是新建小区开发建设单位未按标准提供。如__社区开发商仅提供了一处面积约为60平米的走廊、__小区将社区活动用房安排在小区地下室等。三是街道办事处重视程度不一。部分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用房建设比较重视,如__路、__、__街道等,先后打造了多个社区精品、亮点工程,在全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但少数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用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街道所属社区用房,仍无一处达到建设标准,至今没有一个精品社区。四是家委会所属单位支持力度不够。由于上级无制约机制,仅凭与各单位之间协调关系,收效甚微,影响了社区硬件建设的整体进程。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明确社区权责。按照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居委会建设的意见》,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相关部门也要正确认识社区组织的自治性质,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建议凡是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应在不转嫁工作的基础上,帮助社区居委会拒绝一些不合理的工作任务;凡是依法应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是委托给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应当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落实人员或经费,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真正推动社区居民委员会由事务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行政化管理向居民自治化转变。进一步规范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信和社区印章的使用范围,明确社区开具权限,同时加大与市级相关单位的协调力度,切实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出具证明及印章的使用管理。同时建议相关区直部门对职责范围内需社区承担的工作及由社区出具证明信及印章事项进行梳理,提出具体意见,并报区监察局备案。
(二)提高社区办公经费匹配标准。建议进一步加大社区工作经费保障力度,按照省、市文件要求,落实社区办公经费,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办公经费拨付标准可与社区的规模、等级与工作任务,开展活动挂钩。1000平米以上的社区因每月的电费、水费、保洁用的工具费用较多,办公经费可多给予支持;落实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同时审计部门应延伸对社区工作经费的监管审核力度,避免社区经费被挤占、挪用,确保社区办公经费规范化管理。
(三)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工作机制。建议尽快出台《__区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并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细化。一是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津贴浮动机制。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应参照不低于全省最低工资收入标准,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同时社区书记、主任享受每人每月300元津贴;副书记、副主任享受每人每月100元津贴。二是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津贴和特殊荣誉津贴制度。参照外地市社区管理相关办法,对取得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每月分别享受不低于200、100元的职业资格津贴,或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在社区工作连续15年以上的社区工作者,给予一次性特殊荣誉津贴。三是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借调、考核管理。应严格按照招聘的岗位使用,不得随意借调。社工如因工作关系确需借调使用,须由用人双方单位提出书面意见,经区政府同意,并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备案。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大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力度,完善社区工作人员考核机制,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工的德、能、勤、绩、廉等进行测评打分,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促进社区规范化管理。四是完善社区工作者到达退休年龄后待遇。截止目前,全区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15年以上的委员共计9人,达到10年以上的委员共计25人。考虑到部分委员多年从事社区工作,任职时间较长,承担着较大的社区工作量。建议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从事居委会工作15年以上的社区委员,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其医疗保险费用由区财政予以担负。关于社工退休后缴纳医疗保险费相关问题,建议参照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已由区财政担负退休后医疗保险费用的的办法,社工退休后,其医疗保险费用也由区财政予以担负。
第二篇 和谐社区创建调研报告5400字
和谐社区创建调研报告
目前我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正在经历空前变革的时期,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径,以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以社区和谐推动城市和谐,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已成为委和政府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区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加强社区建设,探索加强社区建设路子、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是当前摆在社区建设面前的中心任务。
近日我机关干部到社区驻点锻炼期间,深入社区进行调查,在认真归纳、总结和分析社区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由于客观性因素的制约,有些建议是方向性的。仅供参考。
一、社区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社区基本情况
略
(二)社区主要特点
1.社区队伍建设长足发展
20××年社区换届后,一批文化程度高、有办事能力的人员进入社区机构工作,使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得到优化和提升,形成了一支社区专职工作队伍。
2.社区工作条件逐步改善
近年来,我社区根据实际,采取建、买等办法,解决办公场所和活动配套场地。现在,社区中办公用房面积都达到平方米以上。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有较大的提高。从200年1月起,社区居委会正职月工作待遇提高到元、副职的月工作待遇提高到元。
3.社区服务工作逐步开展
随着社区在城市发展中作用的显现,各部门对社区工作逐渐重视,法律、警务、消防、民政、卫生、计生、劳动保障等部门逐渐将工作重心下移,社区服务工作也因此得到加强。目前,社区配备了计生服务专职管理人员社区人,面向居民开展计生宣传、药具发放等生殖健康和计生服务,计生工作网络基本形成。社区建立了警务室,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得到加强。社区共配备劳动社会保障协管员人,负责开展社区就业工作,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服务。
二、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区的社会性功能日渐强化,社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事务,社区主要矛盾的也日显突出。其中主要矛盾有:
(一)社区发展方向不很明确
在各职能部门和全社区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区的社区到底怎样搞,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哪,是抓特色社区的建设、文明社区的建设、还是和谐社区建设,基层不是十分清楚,目标的不确定,导致了这几年社区建设有些缓慢,有些盲目。
(二)社区服务功能普遍较弱
一是服务硬件设备薄弱。社区内各活动场所硬件设备基本没有,而且大多设备是属于老旧设备,添加和更换设备势在必行。二是服务软件薄弱。主要是社区作为提供居民服务的平台未建立,能提供服务的项目特别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容太少,如水电煤气,电视收视费、家庭托老、日常维修项目等,社区均平不具备服务提供能力。社区人员人少事多,处理行政事务的时间多于服务居民的时间。这说明,目前社区提供服务总体上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这应是今后社区工作的重点方向。
(三)财政投入和社区事务不对等
目前社区需要参与的社会性服务事务已延伸至社会综治维稳、小区治安、征兵武装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民政优抚、城 管爱卫、企业退休、党员移交、文明城区创建、区民素质教育等10余项工作。过多的事务给社区工作带来了过重工作压力的同时,也社区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由于社区建设开展得较晚,社区经济缺乏时间积累,不少根本就没有经济收益;以10万元一年的财政投入为例,社区工作人员人一年的工资万,保险万左右,两者相加万,只剩下约万元的工作经费,因此,繁多的事务与少量的财政投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领导重视的力度时强时弱
近年来,在城区建设中,重视经济发展,重视城区建设轻城区管理。可以说这几年没有为社区解决一个老问题,也没有新增一个新问题。
三、社区建设对策及建议
(一)创新工作,积极创建和谐社区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和基础,建设和谐社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建设要围绕一个目标(建设和谐社区),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以自治为方向、服务为根本、文化为活力、环境为形象、稳定为保障、党建为基础),狠抓四个平台(有钱办事、有址议事、有章理事、有人管事),创新工作,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1.以文化为载体促友邻和谐
要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打造社区共同文化价值观念为纽带增进共识、促进信任、实现和谐。一抓文化学习,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知识、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现代市民素质。二抓文明创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三抓文化活动,通过吸引社区不同群体居民,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和凝聚力。
2.以自治为方向促管理和谐
要积极推进社区自治管理,以创新社区运行机制为重点推进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一抓组织体系。完善党委实施领导、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工作机制,健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二抓扩大民权。加强社区制度建设,保障和扩大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推进社区居委会直选,实现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抓共建参与。建立社区共建参与机制,调动社区各种力量和资源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3.以服务为重点促人际和谐
要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以满足社区各方面利益需求为基点关注民情、关心民生、关怀弱势。一抓服务网络,着力建立以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服务站为依托的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二抓公益服务,要加大对社区公益事业的投入,让所有居民均能平等地享受社会公共资源。三抓劳动服务,认真开展劳动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加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限度满足社区不同群体间的利益诉求。
4.以建设为支撑促环境和谐
要高标准加快社区建设,以社区环境持续改进为基础推进人居适宜、人城和谐。一抓规划建设。要注重社区的整体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抓环境整治,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下力气抓好街道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三抓管理保秩序,要强化社区城市常态管理,积极探索推行社区环卫作业等公益事业市场化动作模式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社区环境和设施的管理水平。
5.以稳定为关键促安定和谐
要全力抓好社会稳定工作,以社区家园安宁祥和为目标致力化解矛盾、平安创建。一抓调处矛盾,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二抓依法维稳,切实处理好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抓平安建设,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街道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6.以党建为核心促党群和谐
要强化社区党的建设,以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为主线加强组织建设、形象建设。一抓基础强保证。要强化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____作用,为推进社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抓队伍塑形象,切实加强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模范行为树立社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抓服务赢民心。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在为群众服务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强大的领导基础和保障。
(二)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开展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前瞻性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计,更要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根据我社区实际,在具体建设中,我们以社区居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切实让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得到实惠。
1.抓“六通”工程,建设富民社区
有效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是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在社区建设中我们首先将改善社区居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放在社区建设的首要地位,重点围绕水通、路通、电通、气通、光纤电视通、电话通为主要内容的“六通”工程,大力开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提高通达率,实现网络化,全面达到“六通”,做到“家家有,户户通”,通过建设使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
2.抓“八有”工程,建设和谐社区
社区是居民聚居地,和谐是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学有所教、壮有所为、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困有所济、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民有所乐“八有”工程,从社区居民最急、最需、最盼的现实问题入手,较好地解决社区居民最现实、最直接、最急迫的困难和问题。引导成立社区慈善救济基金,面向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人员开展以扶贫帮困、互助互济和生活扶助为主要内容的救助服务。积极探索居家养老、寄托寄养、集中供养等多种养老模式。积极推进安居工程建设,解决困难户、无房户、危房户住房问题。修订完善社区各项制度,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兴办社区夜校,组织文艺宣传队,积极开展寓教于乐、寓乐于学的群众文体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
3.抓阵地完善,建设有型社区
一个社区,如果没有相应的阵地平台,就难于开展活动,很难有凝聚力,为此,我们狠抓“有形社区”建设,提出“因地制宜,硬件先行,软件配套,适度超前”的总体思路,切实加强社区阵地建设。鼓励动员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提供空闲私房,作为社区活动场所。社区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支持新建、鼓励改建,实现社区“十个有”,即有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电教室、健身室、服务中心、政务公开栏、文化宣传长廊,具备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综合治理、纠纷调解、计划生育、就业维权和卫生环境管理等基本功能,为社区群众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条件。
4.抓活动载体,建设活力社区
社区活动是社区活力的重要体现,是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坚持以“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原则,大力创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做到民思我想、民忧我解、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难我帮,突出社区建设的内在实质,提高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参与意识。以社区服务为龙头,扎实开展“三个一”便民利民活动。即开设“一个”社区求助服务中心,把“民忧我解、民难我帮”求助服务制度、职责、任务公布于众融入社区建设之中;开通一个求助服务热线电话,有困难,找社区;设立“一套”社区服务项目。积极开展乒乓球、棋类、书画、征文、法律知识等丰富多彩的文体竞赛活动,展现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含量和品位。努力实现“五 不出社区”——“生活服务不出社区”、“文化教育不出社区”、“医疗保健不出社区”、“老年活动不出社区”、“强身健体不出社区”。
5.抓基层民主,建设民主社区
着力推进社区居委会领导下的社区自治,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围绕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居民、互帮互助等环节,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居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支持和保障社区居委会有效开展工作,确保居民代表依法产生,支持居民代表会议坚持例会制度,依法对居委会事务行使决策权。居委会成员的产生符合民主选举程序,制度健全,工作规范。居委会事务公开工作及时、高效。
(三)创新体制,着力构建社区发展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委、政府成立社区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委书记、长任组长,委、政府分管组织、社区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社区建设工作重大政策的研究、重大事项的决策、重大问题的调处。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布局规划,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形成自上而上,自下而上的互动协作格局。
2.建立完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
要切实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将社区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遵循“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在社区建设资金上给予帮助。积极探索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社区建设工作制度,鼓励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建立以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体,以居民自愿投资投劳、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的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3.建立完善社区建设帮扶机制
建立级部门定点联系社区制度,采取捐款赠物等多种形式,帮助建设社区“爱心超市”,帮助困难社区居民群众解决吃、住、行等实际问题。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与农村社区“结对子”帮扶,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在思想观念上帮,在发展思路上引,在产业发展上扶,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和谐社区。
4.建立完善考核评议机制
委、政府将社区建设纳入各级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范围,目标办会同民政部门研究制订了社区建设单项考核办法,人大常委会、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开展情况。委组织部、目标办、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民政局等部门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激励落后,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平衡有序开展。
社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按照民政局和建设局的总体部署,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建设,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增添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为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 社区街道创先争优调研报告2250字
综合办公室关于社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调查报告按照街道党工委《昆工路街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深入我科室包片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对社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创先争优调查过程
社区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努力做好五带头作用,将各项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为促进活动的健康深入地开展要求社区干部、社区党员努力做到四个要:一要深刻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二要立足社区创新举措;三要精心组织,严格落实责任;四要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1、学习方面。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创建有机结合。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党组织班子综合素质。通过街道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报告会、交流会等形式,以会代训,加强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政治理论、党务知识等业务学习,提升社区党支部成员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自主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并开展学习心得交流。给每位党员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外塑形象、内练素质,树立党员队伍的新形象。
2、争创佳绩方面。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深入社区走访、调研社区内具备建立党组织的群体,了解已建立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党员人数、参与度等情况。同时,结合社区实际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
3、服务群众方面。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一是提高学习能力。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社区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任务越来越艰巨,综合性越来越强,对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努力在学习下功夫,除了街道和科室每周例会学习外,还通过自学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感性;通过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二是提高协调能力。社区处在沟通上下、联系各方的枢纽位置,肩负着保持上下畅通联系的责任。协调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我们要努力做到对上协调严格按照程序,按领导分工职责逐级请示汇报,尽可能避免领导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和返工对下协调把握分寸,强化优质服务,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一丝不荀、细致谨慎、精益求精去做好服务工作。三是提高执行力。要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要求,社区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牢固树立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执行力意识,做到接受和完成工作任务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找理由,顾全大局,争创一流。
4、遵纪守法方面。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改变机关作风结合起来。要求社区干部要按制度、按规章、按目标思路办事,合力争先,全面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要明职权,找方法,求实效,出结果。各条线、每个人都要明确我是干什么的、我能干什么、要求我干什么、我能干到什么程度,不准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贻误工作,脚踏实地,努力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5、弘扬正气方面,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执行力的建设结合起来要求要讲实话,办实事,做小事,做精事。做精做细做实工作,将各项工作推进上新台阶;要大兴实事求是之风,要善于从小事做起,讲白话、讲土话、不讲官话,以精益求精、实实在在地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为民服务和促进发展的工作;同时,要提高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工作高效。要共同努力,有信心、有决心,确保取得工作成效,在群众中树立较好的公众形象。
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五带头作用只局限于社区干部,没有在社区党员中广泛开展;活动开展的力度和广度都还不够,影响范围较小;党员重视程度不够、抓活动的路径和办法不够多等问题。
三、社区问题解决方案
1、社区干部职工管理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干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规范管理,制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守则、社区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居委会成员分工责任制、请销假等制度,用好的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加强各科室与社区间相互配合,整合调动资源,充分发挥团队的重要作用,保持办事处与社区步伐的协调一致,加强与社区的互动交流,并通过各渠道提高社区与各机构协调沟通能力。
二是结合每个社区和工作人员的实际,对新上任的社区干部灵活开展,各项规章制度、惠民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专业技能等内容的培训活动,努力使社区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在能力水平上再提升、在工作作风上再优化。充分激发干的热情、提升干的能力,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干的行动、提高干的实绩,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2、社区办公设施管理
在做好办公用品采购、配备和发放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加强以社区两室 用房内办公和活动设施为重点的管理工作,建立社区用电管理制度、社区电脑使用制度、社区电话使用制度、社区物品管理使用制度、社区阅览室使用制度、社区活动室制度、社区环境卫生制度等管理制度等制度,并实行办公设施管理责任制,各社区所的办公设施由各社区正主任负责管理。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物品,由办公室统一清点造册,造册后由责任人签字实行责任管理。
3、为社区做好后勤保障
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转变传统后勤大管家观念,从社区的需要出发明确后勤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服务是后勤部门的天职,把重点职责定位为服务,以服务为宗旨,谋划和开展好各项工作。定期深入社区,调查各社区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社区工作、学习中需要的设施和各类物品,精心为各社区制定采购方案,严格做好办公用品发放工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前提下,努力为社区搞好后勤常规工作的标准化管理,确保正常供水、供电、供暖,确保各项办公设备的正常作用与安全运转,防止浪费现象发生,为社区工作、学习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服务。
第四篇 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总结5350字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从5月初开始,区人大组成社区建设调研组,对我区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研共走访了8个街道办事处,31位街道和机关干部, 60位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民委员会主任;召开了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和社区工作者座谈会3个;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社区18个;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0份,回收率90%。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1、社区经济初露端倪。在“服务化、社会化、市场化、实体化”总体思路和“树大旗、立品牌、塑形象、见效益”原则的指导下,社区经济稳步发展。区委、区政府两次召开现场会统一思想,释疑解惑。主管部门制定了“街道社区服务公司所属网点情况明细表”和“街道社区服务网点统计表”,建立健全了月报和调度会制度。青园和建北等街道分别成立了社区办公室;长丰街道推行了 “统一标识、统一理念、统一宗旨、统一目标”的四统一。光华社区的“温暖使者服务站”运转良好;河东街道的“小太阳幼儿园”于3月8日正式开园;谈阁社区的“新兴物业维修部”完成了组建并已投入运营;谈后社区走出了一条以实业养物业的新路子;育才街道创办了“育彤市场”。北宋社区投资20万元的北宋路市场也已开业;谈阁社区的“月嫂”、劳动就业局引进的“面面库”中晚餐车均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青园街道投资100万元的超市、谈后社区的社区加工厂和花园花卉种植大棚、投资30万元的谈中街2号保洁部等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社区服务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运作。截止6月底,全区社区服务网点已发展到358个,社区经济实现收益461.95万元,社区网点实现利润314.27万元,上缴国家税收42.82万元。上半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566人,是去年同期的3·94倍。安排再就业1306人,是去年同期的9·46倍。
2、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全区建有不同类型的市民学校55所;由8718名党员参加的各种志愿者队伍497支;市级以上文明楼院20座。社区“四自”得到普遍落实。社区党建扎实有效。青园街道在所辖6个社区开展了“百名道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河东街道所辖10个社区的1900多名党员全部实行了党员公示;药东社区、广电社区成立了“道德评议会”。“双百工程”效果显着。建北街道的“激情社区大家唱”、长丰街道的“东方红艺术团”、谈二社区的“夕阳红舞蹈队”、艺苑社区的“书画协会”、青园街道的“腰鼓队”等,常年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55个社区中,建有各种活动室76个,各类球场、露天活动场所15个。健身房3座,晨(晚)练点119个,健身路径29条,健身小广场1个。歌咏比赛、时装表演、书画摄影、盆景根雕、露天舞会、棋类对弈、趣味竞赛以及各种球类活动缤彩纷呈。沿东社区重点谋划建设了桃花林、火炬林、法桐林和冬青带。广安街道6个社区新增绿地1500平方米。河东街道投资6万元修建了1050平方米的街心花园。广电社区成立了“红领巾”护绿队、药东社区成立了“夕阳红”护绿队,沿东社区成立了党员护绿小分队。近年来,累计投资1400多万元,拆除违章建筑6万多平方米。目前,社区绿化履盖率达22%。调查显示,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率达到了80.62%。
3、群众生活日渐方便。55个社区共有综合市场 27个,小商店376家,小饮食店1186家, 小诊所62家,其它居民服务店1487家。与社区生活相配套的幼儿园(托儿所)30所,小学26所,社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区政府投资300万元依托社区建立了“长安区老年公寓”,开通了老年人社会救助热线;药东社区投资4·5万元兴建了设施、功能、服务项目都较为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沿东社区投资60万元、面积606平米的服务中心也正在筹划兴建中;谈一社区创建了全市第一家“残疾人之家”;瑞国花园在社区内建立了专门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爱心超市”;沿东、师大等社区把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组织起来,将其特长、住址、联系电话公布上墙,大力开展“文明互助”、“联院联动”。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率高达97%。
4、社区治安状况良好。在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坚持把“保一方平安”放在突出位置,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治保会、调委会组织健全。对帮教对象逐一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活动。各社区均设立了外来人口协管员,协助公安等部门做好外来人口的规范管理。组建了社区消防大队,开展了“小喇叭进社区”活动。公安分局进驻社区民警44名,组建治安联防队8支,巡防队员330名。55个社区全部设立了警务室,健全了治安防范体系。实施了“技防”、“反攀爬”、“车管”、“科技创安”、“两抓一保”等社区安全防范工程。谈一社区封堵了14个出入口,修建了9个“s”门,成功组织实施了全国首例“社会服务令”;许多社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青园街道在6个社区建立了“课外驿站”和“家长学校”。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达到了82·99%。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经济发展缓慢。传统社区建设中很少提到社区经济这一概念。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产生后,响亮的提出了构建社区经济新格局的口号,并把社区经济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调研发现,许多同志特别是部分领导同志,对社区经济的发展缺乏信心。强调客观多,主动想办法少;强调困难多,主动创造条件少;观念滞后多,创新求进少。没有把社区经济发展当作一项产业去考虑。所以,社区经济仍滞留在出租门脸、摆摊设点的层面上,规模小,档次低,区域辐射力和产业带动性不强。截止今年6月底,新增64个网点中,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只有2个,且都正在运作中,30万元到20万元之间的2个,20万元到10万元之间的3个,10万元以下的57个,最少的只有3000元,且发展也不太平衡。调查发现,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要素市场相对滞后,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普及不够,特别是物流配送的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有触角、有能力、讲信誉的产品代理商和经销商几乎是一个空白。
2、社区建设投入不足。资金匮乏是社区建设的一个共性问题。社区干部反映,近年来,虽然财政投入由原来的1200元增加到了3700元,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建设正常支出。在设施建设方面,有的小区缺少群众休闲、健身的公益场所,托幼所、托老所不配套,公厕少。如谈一、建明社区等。有的提出要改造社区的下水道,如沿东、花园、联合社区等。更多的群众提出在社区内铺设步行彩色道板,加大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力度。在便民服务方面,居民迫切要求建立社区医疗服务诊所,设立24小时通宵店,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和中介组织建设等。随着社区规范化建设的逐步深入,随之而来的水、电、暖费用大幅增加,电话费、资料费、设备维修等费用逐年上升。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支撑。经费不足成了制约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3、社区管理权责尚需明晰。《______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协助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是社区居委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也是社区居委会的职责所在。我们在与街道和社区干部座谈时,大家一致反映,社区的责任在无限地扩大,而社区的权力却不明确。事实上,无论是社区的管理者,还是社区的工作者,对社区的主要职权都比较模糊。有的街道干部把社区工作形象的比作“蜈蚣”,腿长得多,爬得却慢,而这种现象导致社区干部整天疲于应付日常行政事务,无暇顾及社区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头上多达34顶帽子、154项工作。此外,新建生活小区中,社区居委会同物业公司关系不明确,有的根本就没有业主委员会,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在老生活小区中,没有物业公司,以前其功能由单位承担。如今,有的企业已经破产,有的已经兼并重组,有的已经改制。物业管理成了一个难题,直接影响着社区的健康发展。
4、社区环境仍需改善。调查显示,97·1%的人认为应该规范和制止乱养宠物的现象,98·86%的人对高空抛物、乱扔垃圾表示强烈不满,81·92%的人对乱写乱贴小广告非常反感,95·95%的人同意对街头算命予以取缔。在治安环境方面,群众反映小偷小摸现象时有发生,捡破烂的随意出入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缺乏力度 。调查显示,有78·31%的群众迫切要求设立治安岗、治安巡逻队和报警电话。有17·01%的居民对社区治安状况表示担忧。在人文环境方面,不讲公德,随意损坏公物,破坏公共绿地现象时有发生,有69·01%的居民反映市民素质一般。有76·96%的人认为对不道德行为的处罚一般或是差。有52·92%的居民反映文明宣传和科普宣传太少。还有的反映对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帮扶不够。对外来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学习和宣传教育。有居民认为,评选出的文明楼院名不符实,文明市民学校开课也不够正常等等。
三、加快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树立强烈的发展社区经济的理念。社区经济是建设全市“两个一流”区特别是建设一流文明城区的基础。因此,要把它上升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去认识,提升到谋划一个产业上去落实。当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加之城镇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预示着人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越来越高,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社区服务市场正在孕育形成。而从目前现状看,社区服务需求的满足率却很低。调查显示,96·58%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社区服务。因此,在理念上要树立社区经济是大产业的新理念;在实践上要探索建立健全产业组织新体系,在形式上要动员相关商家和企业加速构建社区经济新产业链。各街道都要主办、领办、协办、帮办一批社区经济重点项目。目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别,社区服务产业组织可以采取多种不同形式。但从发展趋势看,应该尽可能以统一、规范、综合性的便民服务为主体,其他形式作为补充,形成集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家政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组织体系。同时要促进规模经营,把社区服务从单体型、零散型向群体型、集团型转变。形成以生活服务为主,生产服务为辅,多业并举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格局。与此同时,社区居委会要和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在交往中取得信息,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提供服务中拾遗补缺,发展壮大自己;在利用现有资源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2、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新机制。社区建设既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又是造福于千家万户的惠民事业。通过社区建设,政府可以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企事业单位可以改善良性运行的环境,居民群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居民委员会可以把居民自治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因此,社区建设资金应该遵循多渠道筹集、各方都出一些的原则。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多元投入为主体的投资新机制。通过财政拿一点、驻区单位赞助一点、开发商无偿提供一点、星光计划投入一点、有关部门捐一点、协税返还给一点等,构成比较稳定的社区建设资金来源,形成区、街(镇)办事处两级政府共同支持社区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探索彩票福利基金的使用范围,使其由单一支持“星光计划”转变到支持整个社区设施建设、为社区居民服务上来。充分发挥民间慈善组织、机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中介组织在筹措资金方面的作用,通过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赞助,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引进国外资金,对社区建设进行财力、物力支持。逐步解决基层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另外也需要注意,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审批资金的使用,注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止多头投入、重复建设。尽量考虑就地取材、改造扩建的办法,扩大使用领域。要朝实用性、专业性、灵活性方向发展。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
3、明确社区管理的职责权限。按照《______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政府和它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是指导和管理社区的主体,社区居委会是指导和管理社区的客体。据此,政府应赋予社区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包括对社区卫生、治安、环境、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方面的管理权和处罚权,使城市管理权限和管理重心下移。改变权力在上、责任在下,收费在上、管理在下,物业公司收费、居委会管事的不合理状况,做到费随事转,权随责走。进一步理顺社区与上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明确新形势下街道、居委会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方面的职责与权限。明确哪些内容属于指导的范畴,哪些内容属于管理的范畴。政府要出台相应的社区管理、收费项目和标准,制定社区发展和管理规划,使社区工作具有宏观的前瞻性和微观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创新指导和管理的方法、途径,善于发现、及时总结社区指导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政府对社区的指导和管理更加规范。
4、组建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组建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城管等单位构成的社区建设的领导系统。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区域性、群众性、社会性的工作承担全面责任。与此同时,建立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公安、工商、环卫、市容、卫生等单位参加的社区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商量、协调、督察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各种事项,制定社区发展规划。这样,可以形成条的专业管理与块的综合管理的有机整体和合力;组建由城区管理、社区发展、社区治安委员会构成的社区建设的执行系统。其中,城区管理委员会对辖区内市政市容工作实行综合治理。社区发展委员会对辖区内的社会发展与建设工作进行谋划与协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要是协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组建由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群众及其自治性组织构成街道社区建设的支持系统。通过建立这些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街道完成诸如咨询服务、民事调解、市容整治、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等。这些都是社区建设最基本的单位,应该下大力提升它的自治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功能。
第五篇 关于积极推进社区党委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调研报告4950字
__街道__社区党委成立于XX年8月,它是__市首批试点成立的7家社区党委之一。它的成立是适应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要求,探索新形势下企业退休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重要尝试,它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层次,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区党组织的____作用。
一、__社区党委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__社区党委建立在__社区居委会,居委会辖区的主体是____空降设备厂(__厂)家属区。__空降设备厂是个具有五十多年厂史的大型军工企业,拥有一大批退休职工,其中有退休党员239名,隶属于厂党委退休党支部。长期以来,由于退休党支部与厂党委的中心任务难以合拍,支部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条件不配套、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服务不规范、活动场地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老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及作用的发挥,退休党员也逐渐地成为厂党委的包袱。
XX年6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此后市委组织部也部署了《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的有关规定》。新时期新阶段对社区党建提出了新要求,__街道工委与__厂党委协商决定将退休党员整建制移交给社区党支部,成立社区党委。
为了实现社区党委的构想,街道工委、__厂党委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__社区党委筹备领导小组,形成了街道工委书记、__厂党委书记亲自挂帅,街道党群工作科、厂组织部、退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共同参与的强有力工作班子,制定了《关于在__社区成立社区党委的实施方案》,经历了调研摸底、宣传教育、组织实施、组建成立、揭牌仪式五个阶段。
一是调研摸底阶段。在区委组织部带领下,我们前往武汉百步亭社区党委学习调研。调研结束后立即对厂党委退休党员总数及分布情况登记造册、研究分析,充分了解了退休党员的想法。
二是宣传教育阶段。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对未到会的老党员逐一上门宣传并征求意见;先后布置了15块宣传板报,并利用橱窗、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成立社区党委的意义。
三是组织实施阶段。10月24日,退休党员整建制稳妥地移交给党支部;制订社区党委下属7个支部的设置方案,酝酿社区党委及支部委员名单人选,对党员电教室、活动室等硬件设施进一步投入和装修。
四是组建成立阶段。完成社区党委成员班子及7个支部班子的组建工作。
五是揭牌仪式阶段。配齐各类软件资料,12月25日举行了社区党委成立揭牌仪式。 在成立过程中,我们着重把握好四个环节: 一是党员接转。退休党员整建制移交给社区,不仅仅是简单的组织关系的接转,更涉及到退休党员的多方利益。为切实维护好退休党员的利益,消除思想顾虑和误区,街道工委与__厂党委多次沟通、协调,召开10次专题会议,用近一个月时间重点做好退休党员的宣传思想工作;厂党委书记亲自参与动员,作出行政关系不变、工资待遇不变、内部福利不变的“三个承诺”,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顺利实现了239名退休党员的稳妥接转。二是组织设置。组织设置关系到社区党委功能作用的发挥。街道工委按照便于活动、体现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进行社区党委组织设置:以合唱团、书法班等为主体成立了第一党支部(即社区学校党支部);按自然区域划分成立了第二、第三、第四党支部;根据楼幢、院落特色设置了两个楼幢党支部(第五、第六党支部)及一个院落党支部(第七党支部)。三是配强支委。一是考虑现有支委年龄偏大的情况,新增部分年龄相对较小的退休党员担任助理职务,形成“老同志带新同志”的格局。二是分片召开党员会议,在社区居民骨干、原党务工作者及热爱党务工作的老同志中推举产生召集人。通过筹备阶段对召集人进行多方考察,将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号召力、活动力的召集人选进党委委员会。优化了党委委员、支委的年龄结构和知识层次。 四是整合资源。社区各项资源是社区党委开展工作的现实基础和依靠力量。社区原有资源相对缺乏,实行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后,社区党委以此为契机,积极进行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一是整合阵地资源,新增三个党员电教点、活动室,并由街道和__厂各投资1.5万元进行装修,添置了会议桌、3台电视、3台dvd等相关设施,保证每个支部都有一个党员之家;二是整合人才资源,对属地化管理后的239名老党员进行逐一了解,做到组织关系清,现实表现清,才艺特长清,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发挥特长。
二、社区党委成立以来工作进展情况
社区党委成立以来,坚持以党的__大精神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7个支部为依托,充分发挥____作用和广大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进了社区建设。
(一)积极探索,完善党委自身建设
一是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委扩大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成员会议,坚持每月党支部党员活动和中心组学习,做好党员电化教育管理,落实电化教育要求;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社区党委关于对社区重要问题审议决策制度》、《社区党委委员会议事规则》、《汇报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党员联名建议、意见办理制度》、《党员联系社区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二)注重学习,提高党员思想素质
定期召开党委成员会议,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对党委成员、支部委员加强党建知识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各支部结合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建立相关学习制度,组织支部党员定时在《学习园地》交流学习,并为每位党员准备了笔记本。在平时的学习中充分考虑社区党员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灵活多样、实事求是的学习形式,如针对体弱老党员的上门教和学,针对在职党员不能请假的情况,用思想汇报、学习心得等形式督促他们学习并积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等。同时,由担任过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热衷于学习的10位老党员成立了退休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研讨班,加强对党员学习的理论辅导。
(三)周到细致,精心打造党员之家
结合重大节庆活动,组织演出、展览,以多种形式丰富了退休党员的生活,使他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先后开展了庆“七一”书画展、集邮展、党员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组织200余名老党员“远看__、近看__”,分别参观了__老年公寓、文化服务中心、玄武湖隧道和集庆门隧道,通过对比,畅谈感想,为__的发展献计献策;建立党支部党员联系箱,及时了解党员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和要求,民主决定社区建设中的重大事项;针对大部分党员年龄偏大、身体欠佳、收入较低的状况,建立了“三访问”、“四必访”、“五进行”制度。即主动访问高龄党员、体弱党员、生活特困党员、做到党员生病必访、有困难必访、有思想问题必访、有红白喜事必访,随时掌握党员的生活状况、思想状态,及时带去党组织的关心,使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在为社区党员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为本支部生病党员进行看护,轮流值班,并力所能及地解决其家中困难,形成了自发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目前,已到党员家中或医院走访生活困难党员、患病党员共计40余次,社区党委对退休党员的关心、爱护赢得了全体退休党员对社区各项工作的积极支持,增强了新成立社区党委在党员群众中的凝聚力。
(四)发挥作用,主动参与社区建设
属地化管理后社区党员呈现“三多”的结构特点:一是老干部多。90%的党员都是__厂退休职工,许多老同志曾经是厂领导干部和省、市级劳模,他们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高、民主意识高、参与程度高。二是社区建设骨干多。他们中有老年协会会长、社区学校、科普大学校长、合唱团教师、三支志愿者队伍的骨干等。三是有才艺特长的多。擅长书法、绘画、集邮、园艺、声乐、象棋、编织的人才济济,可谓门类齐全。为了使余热生辉,社区党委充分发挥“三多”优势和作用,吸收更多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一团(老年合唱团)、两协会(象棋协会、集邮协会)、三校(社区学校、科普大学、社区党校)、四班(书法班、声乐班、编织班、剪纸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建了社区法律咨询服务队、环保护绿服务队、夕阳红巡逻服务队三支志愿者服务队和科普宣传团,设立了便民服务站、老年医疗站、日间照料室、心理疏导站、陪聊室。每周一定期设立高血压门诊,定期举办医疗知识、健康知识讲座及义诊活动,并为55位独居老人发放爱心卡,社区党委通过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建设。
三、成立社区党委的五点思考
__社区党委成立以来情况表明,社区党委的成立对于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对退休党员管理的有益探索,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平台,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社区党委的成立,我们的体会是:
(一)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成立__社区党委实现了社区党组织规模的扩大、职能的提升,改变了原来的社区党支部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跟不上的实际,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社区党建工作在社区改革中得到巩固和加强;构筑了社区党建工作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渗透,形成社区党委和__厂党委共同进行社区党建的良好局面;定期邀请__厂党委负责人共同参加会议,研究有关社区党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安全稳定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过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退休党员为主体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格局,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党员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结构主体的社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机构改革以来,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需要社区逐步承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转移的一些社会职能,社区成为日益重要的社会单位,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__街道工委以成立__社区党委为突破口,进行了大胆探索,重新调整社区党建的组织构架和工作平台,实现了200多名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的平稳接转,使得党员管理对象突出、目的明确、效果显著。这对于进一步做好我街道所属改制企业党员的属地化、企业退休党员的社会化、“村民转居民”党员的社区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__社区党委实践基础上__街道又成功地完成了所属肉类市场改制党员属地化管理及东风村“村民转居民”党员社区化管理工作。
(三)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
一是属地化管理后,退休党员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对象,社区党委在党员活动中注重结合退休党员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为退休党员提供展示先进性的舞台。二是街道工委高度重视社区党委的成立,加大了对党委委员、支部书记的培训,使之能尽快提高素质,胜任工作。先后通过召开冬训班、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两个条例》轮训班等提高党委骨干素质,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先进性作用。三是退休党员进入社区,社区党委能及时掌握退休党员思想状况,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对于进入社区的退休党员,社区党委积极做好登记,根据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分类管理,注重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切实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为退休党员安家。
(四)有效整合了社区资源
一是进一步整合了阵地资源。原来社区党支部阵地缺乏,仅有两个党员电教点。社区党委成立后,社区与企业关系如一家,各方对于阵地资源共享的认同感也趋向一致,更大范围地实现了企业、社区阵地资源的共享。二是进一步整合了社区政治资源,加强了党组织自身力量。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开展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组建了7个社区党支部,通过重新合理设置所属党支部,整合了党组织领导合作资源,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三是进一步整合了党员人才资源。以社区党员教育活动中心为阵地,在党员、职工和居民群众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才艺,为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平台。
(五)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党委构筑了企业退休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参与平台,把党员教育管理融合、渗透到社区活动、社区服务中,组织和引导社区党员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能、特长、技术,在社区活动、社区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有专业技术和各项特长的退休职工党员,组建了多支志愿者服务队,每支志愿者服务队都有活动计划、有组织领导、有服务承诺,带动社区成员立足社区办实事,深入家庭办好事,切实为民解难事,从而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增强了党的影响力,有效地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六篇 大学生社区卫生保洁调研报告1900字
根据徐州市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 5月29日我们赴云龙区彭城办事处开明社区,就社区的环卫保洁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了解社区基层环卫工作情况和环卫工人生活情况,体会很深,启发很多,收获很大。
随着我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卫行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作用也日显突出,而环卫工人作为一支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主力军,其社会地位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由于世俗观念影响,长期以来,环卫工作始终被一些人看作是下等的职业,环卫工人的人格、付出的劳动成果得不到相应尊重和理解。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关爱环卫职工的生活,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社区环卫工作基本情况
二、推进社区环卫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环卫工作战线上活跃着一大批临时人员,这些人收入水平低、住房条件差,劳动保险没有保障,虽然近几年待遇有所提高,但依然与他们的付出有相当的差距。近年来,我市环卫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环卫工人所承担的劳动相比,其工作环境的改善,劳动待遇的提高,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同都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一以贯之地关心和支持他们。
通过对现状的综合分析,我认为有以下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1、环卫工人工作强度偏大。由于环卫管理体制还在理顺中,环卫管理责任划分不是特别清晰,机械化作业水平还不完善等原因,环卫工人工作量都远远超过现有定额标准。一些无人管理的区域,都落到街办、社区进行管理;而社区的保洁大都以人工保洁为主,工作效率很低,工人工作强度偏大。
2、一线工人薪酬相对较低。由于环卫作业人员多、底子薄、基础差,环卫保洁人员工资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环卫作业人员工资与其它行业差距不断加大。受条件所限,大多只参加意外保险,工资水平仅限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造成招录工人难度加大,老弱病残很多。
3、全民保洁意识差。不少市民认为环卫工人只是一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简单群体,只能从事脏、苦、累的简单工作,在认识上就瞧不起环卫工人,我扔你扫,天经地义,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随意破坏环卫设施、垃圾乱扔乱放、损害市容环境卫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客观上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4、基本权益无保障。环卫工人马路作业时,洒水车溅水、扫路扬尘、制止违章等可能触及诸多矛盾,有些市民不予理解和宽容。一线工人时常遭受车辆挫伤、碰伤,甚至致残,人身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他们在工作中遭侮辱、谩骂、殴打的更是常事。
三、新形势下社区环卫工作的思考
如何维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环卫行业的地位,现浅谈几点看法。
(一)突出环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当年刘少奇主席在看望掏粪工人时传祥同志指出:社会工作没有高低贵溅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环卫工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环卫工人地位低下,有着其历史背景,旧时城市清洁工多数来源于生活贫苦、流浪落荒的人,称他们为清道夫,在当时视为低下的职业,这种观念一直沿续到现在,没有完全抹去。随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完整行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他们的劳动形式目前仍取在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阶段,但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与其它行业是同等的,有时还要重要。作为社会工作主体的一分子,同样应受到与其它行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广泛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对环卫工人的偏见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抛弃。
(二)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政府应加大机械化投入力度,购置环卫机械化作业设备,实现生活垃圾前端收集,逐步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作业强度。为保洁工人建立几座环卫工人休息室,既解决工人离家远、正点吃饭难的问题,又可以让保洁工人随时有个休息的场所,还可以做更衣间、储藏室,存放工具。
(三)逐渐提高环卫工人的薪酬水平
工人的薪酬水平应该与其劳动强度相适应,应该与物价上涨保持同步,应该与城市文明化程度相匹配。环卫工作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但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城市如果离开环卫,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政府应创造条件吸引劳动力向城市保洁领域流动,而不是恰恰相反;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是大势所趋。
希望各级领导,多多重视环卫工人,提高他们各方面的待遇,使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的尊重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落实在社会各界和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为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后顾之忧,想方设法关心他们的生活。环卫工人们会用辛勤的汗水为市民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第七篇 社区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5700字
一、村庄基本情况
〈一〉村庄概况。我所任职的__社区是由原大沟崖和库区移民村--红寨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现有人口____人,耕地面积___亩,支柱农业为'__'牌大蒜。村委位于村南段,是原小学校舍,占地7亩,东邻___国道,北邻__高速路口,南距镇政府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二〉村庄经济状况。全村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大部分群众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__'牌大蒜。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养殖业发展迅速,生猪、蛋鸡养殖基地初具规模,生猪存栏量____头,蛋鸡存栏_____多只。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及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__社区是集办公、医疗、文体活动、学前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村两委办公室位于村庄南段,社区现代远程教育设施齐全,配置符合要求,达到'五防一配套'标准。整体来说,村庄建设距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还有距离。为此,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一项为重要的工作。
〈四〉精神文明建设状况。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这样大好形式的感召下,__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一些不健康、庸俗等低级不良思想在群众中仍然存在,如不得到及时的遏止,并将对良好的社会风气构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
〈五〉环境状况。由于村庄养殖业较为发达,环境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如何改善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一个很迫切需要要解决的工作。另外在农忙时节,秸杆还田工作也是极为严肃的工作,有少数的人致广大群众的长远利益而不顾,焚烧秸杆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有发生。为此,在以后工作中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秸杆还田、保护环境的益处,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为人发群众的长远利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点关注问题
〈一〉农村需要怎样的人材
1、要有勇于奉献的精神。农村需要人才,但农村又不可能在短期内给予人才太大的回报,到农村要面对简陋的工作条件和艰苦的创业环境,没有勇于奉献精神的人难以在农村立足。
2、要有踏实肯干的作风。农村的发展不需要太多空中楼阁式的理论,需要脚踏实地的引路人。大学生下了村若不能做到理论联系际,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努力开拓进取,那么给农村带去的有额外的负担。
3、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农村工作的基调是复杂、艰苦、困难,工作的对象是相对信息不畅、思想理念陈旧的农民,若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不移的信念,很容易成为农村这个战场上的'逃兵'。
4、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大学生拥有的是广博的理论知识功底,但对于实践、对于农村的经验却基本为零。初入农村,若没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那就像'往井里丢皮球',看似'下去了',其实却'浮着',很难真正融入农村。
5、要扎实全面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进农村是因为农村需要信息、理念、技能,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全面的工作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农林、畜牧、栽培、兽医等曾经'冷门'专业的人才将会在农革大受欢迎。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通过调查,我发现村里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即使没出外打工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这对孩子成长、发展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儿童发展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家长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
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面,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了很多。
2、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
在走访中,发现孩子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特别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已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有的父母在外,不在孩子身边,有的父母虽然在身边但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又因忙碌而无睱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行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开发了养殖项目,有的则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已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弃裕的经济支持。但在经济收入、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如何提高家庭经济能力。第二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家长整日忙于开发项目或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即使关注,也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第三从农村学校教育来看,教育力量薄弱影响孩子成长。由于客观的家庭原因,孩子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约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致使孩子不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
1、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村在推行新农医制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民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
2、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乡镇,乃至县市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群众对审核结算的流程、服务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3、政策制度尚需完善,有些地区资金沉淀过多。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刚刚起步,对具体方案设置缺乏现成的经验,基测算相对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现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部分乡镇资金沉淀过多,影响了制度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4、监管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监管职能履行需要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委会和基金监督委会责权不是十分明确,各地中虽已成立了相应组有明确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都仍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新农医基织,但应承但哪些义务和权利没金收支和管理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对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的资金如何加强监督更缺乏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监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四〉农村基层青年'散'的问题
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是社区青团工作的生命线,是团建工作的基础工程。然而就当前任职村__社区基层团组织现关而言,存在着松散瘫痪,死气沉沉的不良景象。如何加强和健全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更有效的团结、凝聚和服务广大农村青年,真正发挥好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事关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城乡差距的的拉大、行业分布不均衡、人员流动的加快和就业压力日趋明显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导致农村青年的走向也呈现出多方位发展的趋势。这也给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力组织作用,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农村青年的根本利益,为农村青年建立一个'青年之家',__社区共青团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社区支部书记姜运红在我与同事李伟到村后的第一天,就向我们说了些村里的情况,同事李伟作职团支部书记,他指出让我配合李伟把团组织建设搞好。
〈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__社区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大部分人民群众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蓝浚'牌大蒜。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大部分村民都想尽快发家致富,但受制于各家各户自产自销,没有集中统一的集输市场,缺乏快捷、灵便的信息渠道,基本上处于'出不去,进不来'的局面。__社区从事运输的已有15多户,村民于志宝告诉我说,他们虽同是一个村,但在业务上基本上没有联系,这样走向市场后,很容易被强势竞争对手在不经意间把抢手的货运拉过去。他希望我们大学生能想个法子把他们聚到一起,通过一种形式联系起来,这样__社区的运输就能走的更远。
三、推进新农村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走访、召集村民大会、调查问卷等形式把不、汇显露的问题予以汇总,仔细考虑,细心研究,若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从一定程度上扭转局面。
〈一〉当好孩子们心中贴心的'好老师'。就面对当前社区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如何改变?如可何提高?我认为一方面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这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接通电视后经常显示在屏幕上一名话。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即为党员干部及群众提供政策法规,教育大纲、教学题材、市场信息等学习资源,帮助党员干部提高学习能力,指导村民科学致富。其中,里面也有很多很多教育方面的内容,在以后工作中,我会定期组织孩子及家长收看其内容,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建立博客,在沟通与交流中提高工作效率。下村工作开始,我就在新浪网上注册建立了一个博客,名字为:下乡日记。在这里,我记录下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除了能记录我的工作,它还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我和很多其它乡镇的村官,特别是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干部一起沟通交流村里的工作,从他们身上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方法,并且让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们的指导,效果极佳。同时,利用周六周日,在孩子的手机号码在家庭教育报告会上公布,为村上的学生做义务村官教师,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心中贴心的'好老师'。我这个大学生村官与家长及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提高家长家教方法,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营造书香乡村,促进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我的家庭教育讲座不仅要在我所在的尹庄开展,如果有可能,我还会把这个讲座开到其它村去,提高更多村民的家庭教育观念,并邀请其他村的到我所在的村上来,让其发挥专长为我村其他方面的发展积极做贡献。
〈二〉搞好新农合,服务广大村民。党的__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在广阔中国大地上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很值得关注的。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根据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我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镇初步确定立了'大病驻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__社区下步将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大学生好国家政策的宣讲员,加强对群从的宣传教育和解释工和。破除陈旧保守观念,解放思想,在社区大兴'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文明新风,引导农村群众用科学的方法治疗硬件设备。特别是对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等弱势群体对象参加新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的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补助。
〈三〉抓好社区团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吸引和凝聚力。建立健立全村级团支部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度,规范村级团支部日常工作,改变有办公室无人员的情况,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符合广大青年的兴趣,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的凝聚力,深入调查了解本村团员青年情况,重新统重要的发挥受过高等教育的能力,头脑活跃,朝气蓬勃,神野开阔,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倡导文明风尚、培育新型农民等主题,有效结合本村实际,通过专有电话、专用电子邮箱、qq联系群等广受青年喜爱的联系方式,畅通交流渠道,虚心听取广大青年对团活动的意见和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加强团支部和普通团员的联系与互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计划,并深入地开展了学___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编写印发了《__宣讲快报》、新农村建设问答、法制科普宣传以及新农民大讲堂等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凝聚力的战斗力。在搞好社区力组织建设的同时,引导党员当先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先锋模范作用入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所以,我要积极团结党员干部,和他们一起搞好建设,同时,要积极引导有志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党员队伍。鼓励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尹庄物质文明与精神一起大发展。
〈四〉建立__运输协会,拉动__经济增长。____年__月__日,__运输协会在社区文化大院成立,根本宗旨是: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镇党委、政府经济发展战略指导,协助政府在行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促进本村运输业的经济发展。另外由我与同事李伟设计了运输协会标识。下一步将成立养猪协会,林木协会等,村民自由入会,自愿退会,通过各种协会的建立与服务,拉动__经济。另外,发挥网络平台的作,让农民足不出户尝甜头。利用好__镇大学生qq群,让农民牌大蒜的实物图片传到qq空间里,这样每位大学生都可以通过中国农产品交易网等农资销售买卖网站利用那张发布信息,这比花钱做广告收到的效益来得快,立竿见影。
真情洒__,丹心一片报乡亲。通过我镇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到村宣讲__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相结合,今后将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调研活动,把社区和各种问题摸透。今后时刻牢记'学''悟''干'三字原则,以朝气勇气灵气,凭信心决心恒心,在乡村路上走好每一步,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第八篇 2023社区矫正推进工作调研报告模板1900字
一、基本情况
宣威市社区矫正工作于__年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今年以来,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矫正实施阶段。通过近三年的社区矫正实践探索和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的情况,目前的社区矫正取得了初步成效,可慨括为三个基本,一是基本上构筑了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组织,具体表现为全市26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上对社区矫正工作给予保障;二是基本上按照中央、省、市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宣威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三是基本上制定了工作流程、职责、制度,部门衔接、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制度框架,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奖惩考核、帮助服务。但由于社区矫正立法滞后,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管理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比较原则,责权不够明确,实际操作性不强,在社区矫正推进过程中,时常会在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执法与执行上分离。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目前适用社区矫正的“五种对象”即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则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具体承担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和帮助教育工作。由此,社区矫正从过去的公安机关单一管理改为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管理体制。从形式上说,作为执法主体的公安机关不再是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但仍然是“五种对象”监督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责任单位。而从事社区矫正具体指导、管理、组织工作的司法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却没有刑罚的执行权。这种状况既影响了社区矫正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影响了刑罚执行工作的严肃性和实际效果。
2、监督管理措施乏力。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五种对象”的监管规定存在一定缺失,导致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缺乏应有的强制力和必要的工作手段,一些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和教育矫正手段难以落实到位。一是奖惩考核乏力,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五种对象”能够获得减刑、假释奖励的实际上只有管制和暂予监外执行对象。至于缓刑对象必须要“重大立功表现”才可以获得减刑,假释对象“一般不得减刑”,剥夺政治权利对象则没有减刑奖励。二是监督管理手段乏力,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五种对象”违反监管规定可予以收监执行的只有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对象。对判处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就没有相关规定,实践中,外出打工或下落不明时,见档不见人的,见人不见档的,占有相当比例而无相应处置措施。三是部分矫正手段乏力,现行法律法规对“五种对象”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相关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参加劳动的内容。虽然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但在实际执行中,该规定是否适用社区矫正对象以及目前适用社区矫正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对象是否属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3、衔接工作缺乏有效机制。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涉及国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具有相对复杂性。实际运作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难度较大。目前,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法律文书的传递、社区服刑人员的交接、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等衔接工作,经常出现不到位、不合拍、不重视等情况,特别是乡镇司法所与派出所的协调、沟通,由于职能转变还存在思想认识上偏差,以及司法所人员装备上的严重不足,脱管、漏管对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部分乡镇街道至今还没有移交档案,更不用说对下落不明的矫正对象的跟踪查找,影响了刑罚执行的效率与质量,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也常常比较被动。
4、社区矫正队伍素质不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管理考核、奖惩及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公益劳动,还要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心理、生活、就业、上学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才能较好地胜任工作。但从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结构看,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司法所因为受编制限制工作人员较少,部分工作人员学历、业务能力和文化素质较低;公安机关仍为执法机关,负有协助义务,但常因人员、经费等原因,工作衔接时常脱节;有的街道、乡镇领导思想不重视、派人不积极,组织领导、经费安排也存在问题,尤其是村(居)委会治安调解员的素质急待培训提高。
三、关于社区矫正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九篇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2150字
新型社区调研报告
随着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核心成果―《沈阳市社区服务现状与功能定位调研报告》的完成,我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然而,“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我相信,尽管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然到了收尾阶段,但是我个人的成长和收获却始终在累积和继续。作为阶段性的完结,其实这更预示着一个崭新而美好的开始。
回顾整个暑期社会实践的进行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经历和遭遇。
作为“青春之翼”新型社区管理调研服务团的组长和第一个成员,我觉得我能参与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既偶然,又必然。当时,我只是觉得以前从没有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类型的活动,很想填补自己大学生涯经历的一个空白。尽管之前也有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经历,不过当时我不是活动的组织者,不仅是中途人组,而且也只参与了创业项目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因此不能算是有过做社会实践或者调研完整的经历,充其量只能说有些经验。于是,当我得知这次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就与我的室友王潞青商量,我们俩的想法是一致的,都希望能在本科生涯结束之前,补上这一经历,用心地做一次学生社会实践课题活动,于是,我们作为一个团队的雏形宣告成立。在我们向系里的老师汇报了我们的意向和所选择的课题之后,老师既高兴又支持,在老师们的敦促下,我们的团队又召集了同班的梁玉、庞晓亮、万莉莉、林娜四名同学和我们共同来做这次暑期社会实践。通过讨论,最终确定我们的团队名称为“青春之翼”新型社区管理调研服务团,值得一提的是,“青春之翼”的灵感来源于“青翼”社会工作网,多少有借鉴之意,不过也由此体现了我们的专业特色。
也许是上天赐予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所申报的团队被学校推选为省重点“示范团队”,我们学校只有两组这个等级的团队,我们是其中一组。说实话,我起初感觉压力特别大,因为本来只想由着自己的时间和心性做一次和社区有关的实践和调研,而后准备文章报告成果就可以,而这么一来,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这事整大了!”我多少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否驾驭这么大的一个事,因为此时我们团队的表现已经不仅仅代表我们自己,还代表我们系以及沈阳化工学院,而作为团队的负责人的我更是感到任务重大。不过,我的想法很快有了转变:也许这是一个机会?当我被这个从天而降、不知是要将我引向露脸还是现眼的机会砸中的时候,我对我自己说:天予我,若不取,是有违天意,我已经没有另外一条路可走,唯有抓住机遇,尽最大努力将这次暑期实践活动完成到最好。
针对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做了比较周详的准备和安排,从活动计划的制订,到团队旗帜的制作,从调研单位的筛选和联系,到访问提纲的三易其稿,每个环节我都尽可能做到事无巨细。
在20__年7月22日一早,我和团队成员王潞青、梁玉分别从家中返回沈阳,与家住沈阳的团队成员庞晓亮会合,并在徐庆官、孔凡飞等老师的直接支持和带领下,在许多假期留校同学客串性质的友情配合下,完成了三天社区实地调研的预定行程和全部内容,我们的经历和收获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在沈阳做社区调研的三天时间里,我有两晚是住在学校的,当时学校是半封校状态的,我们原来的寝室楼也在被封之列,所以我和王潞青不得不和假期留校准备考研的同学一起住在学校假期临时集中安排的09级新生的空寝室里。可是临时留校借宿的我们没有现成的床铺和行李。当晚,我向同学紧急征集了一厚一薄两床被,厚被铺身下薄被盖身上,连枕头都没有,回沈阳做社区调研的那两晚,我就是这么度过的―白天跑一整天,费心劳力口千舌燥一身臭汗,晚上返回学校还得赶写当天的活动简报,做当天的课题总结;没有蚊帐没有纱窗,就拿花露水顶着;没有拖鞋没有脸盆,就和同学串着用;没有枕头没有床垫,就将就着睡;最让我觉得好笑的是需要刷牙的时候,发现我忘了带牙缸,我是用暖壶盖代替的??…我当时心里其实感觉挺苦挺郁闷的:我是来暑期社会实践的,不是来体验民工生活的!当初为啥要给自己找这份罪受呢!在家消消停停避暑不好吗!可是,在我感觉无助和无奈的时候,我对我自己说:“人应当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更何况这还不是最坏的。”
度过了社区实地调研那最艰苦卓绝的三天时间,我们的收获颇丰,走访社区四个,组织街道活动一次,做残疾人家庭服务一户/次,对话社区工作者及社区居民十余人次,做标准化录音访谈五个,完成简报及调研日志共,拍摄照片及录制视频不计其数……
在整个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我作为团队负责人,尽可能地调动和发挥了每个成员的优势和特长,并整合起所有成员的力量,共同为我们的实践目标奋斗,因此每个人都付出很多体力、时间和脑细胞。在此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个人和单位有很多,我在此一并感谢!
在巴西当代童话作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真心想实现一件事情,整个世界的力量都会协助你完成梦想。”我想也许真的是我们坚定的信心、锲而不舍的努力与坚持感动了世界,所以我们的整个暑期社会实践才得以顺利进行。尽管其过程也有艰辛和苦闷,不过一路走来,我们收获良多,不只是一份调研报告,也不是未来是否有荣誉加身的肯定,而是一份经历、一份坚持、一份战胜自我、赢得世界的满足和感动。
感谢这次难得的经历,真的让我获益非常多,同时,它也必将成为我大学时代最为难忘的经历之一。我很庆幸,当初做出了一个没有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第十篇 2023年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5300字
一、本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被我们县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个人的思想认识上,也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新型农村社区既是社区,又在农村,如果简单一点儿,可以理解为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在农村建的社区,但它又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加上“新型”两个字,其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新型是对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的一个提高,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主要是指居住环境的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的改善,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方面,是较低层次的农村社区。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同质的、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并通过产业支撑,把农业劳动力变成了一产、二产或三产工人,实现了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理念的根本转变,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转变,群众文化素质修养的根本提高。
(一)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逐步拉大,“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就商丘而言,近年来,市区和各县(市、区)城区变化很大,环境更加优美整洁,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环境,虽有改善但变化不大,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相同步。就是说,广大农民还没有完全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些年,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惠农力度,取消了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但这些都是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用于改善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绝大部分放到了城市,这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现状有关。政府财政有限,如果投向农村,点多面广、居住分散、蜻蜓点水,根本不解决问题,所以集中用于城市发展。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这就造成了政府对农村的历史欠账太多。比如,政府投资修建城市道路很正常,不可能让居民垫资,但在农村就不一样了,要群众集资一部分,还要争取列入省乡村道路建设项目;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那就更难了,专家曾经测算过,市区居民所占有的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在6万元以上,而在农村不到1万元。这就造成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生活质量差,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三农”问题的突出。基础设施落后还带来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滞后,农民就业难、收入增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村和农民就无法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政府财力的增强,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已迫在眉睫,而且也到了能够逐步解决这一难题的程度。所以说,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推动城镇化,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我们商丘市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也作了调整,增加了新型农村社区这个层面,明确要求要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改革。过去的城镇化是单纯的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被城镇化”路子,现在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农民自主“进城”的新机制。目前,四个层面的新型城镇化在全国逐步达成共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逐步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现代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我们商丘市已经实现了“八连增”。在目前的基础上,要使农业粮食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实现继续增收、继续增效,专家论证,实践也证明了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要构筑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实现土地流转,把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支撑二、三产业发展。通过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利用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地就业,使他们从生活理念上脱离传统的农村、农业观念,便于土地流转。我省农村土地利用呈现“一高一低”的态势,耕地利用率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小,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商丘市更是如此。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撤村并点,可以集中集约利用原村庄占地,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要素重新布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结构,从而整理出大量闲置用地用于补充耕地。根据初步测算,如果全市全部建设成新型农村社区,可节约土地70万亩左右。这些土地其建设用地指标可以飘移到城区或工业集聚区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复耕留下的土地,可用于粮食高产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商丘作为中原经济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三化”协调发展上走在全省前面。如何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对商丘来讲,就是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在新型工业化方面,两者也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发展到今天,面临两个方面的瓶颈制约,一是建设用地的紧张,二是劳动力的缺乏。目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两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可供工业发展用地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出现了用工荒、用工难问题。我们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问题带来的,像原来在深圳办厂的富士康转移到郑州发展,就要求在一年时间内提供10万个劳动力。而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撤村并点,可以腾出大量的原村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把建设用地指标飘移到工业集聚区,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另外,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撑。所以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制定了2023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目前,我省的城镇化率才刚过40%,如果按2个点的较高增长速度,到2023年还达不到60%。也就是说,我省还有40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谋生,这不能叫全面实现小康。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农民就地城镇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使生活质量、生活理念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小康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同样迫切要求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民看病难和上学难得问题,可是这些配套设施谁来完善。
投资商只是为了赚钱,建起了一排排的楼房。等待着农民购买和入住,可是新型社区内没有建设医院和学校以及公共娱乐场所。农民们看病和上学和生活环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致使农民的购房思想意识不高。
我认为在建房的同时,应该把医院、学校以及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同时建设。这样可以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识,提高农民的购房意识。
(二) 加大依法治理“双违”建设
目前,我县虽然开展了‘违法、违规’建设综合整治工作。虽有明显的成效,但‘违法违规’建设仍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综合整治工作的力度,要全面开展‘违法违规’建设的综合整治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目前的宣传,仅限于宣传车和过街条幅以及宣传标语进行宣传。我认为这些宣传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否通过电视台,广播等新闻媒体来宣传。通过学习和培训,首先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大群众的舆论氛围,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想认识和转变。
(四)群众购房能力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在各乡镇都已不成程度的有所规模,但群众的购买能力已经成了严重的问题。目前,并不是每一户农民都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楼。针对这些农户,政府能不能制定优惠政策。我们公务员,教师等工人阶层可以用公积金实施贷款按揭购房。我们农民群众是否可以享受这个待遇,政府制定出方针政策让群众也能按揭购房。同时开发商的利益应该最小化、政府的政策合理化、群众得利益最大化。这样既解决了群众购不起房的问题,也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
(五)村庄合并,补偿资金哪里来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起,将面对着一场村庄合并和拆迁的攻坚战。有的群众认为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地方不愿意搬迁,这就面对着一场新的‘思想革命’。村庄合并,对于农户的一些房屋是不要进行一定的补偿。政府能否整合资金,对于村庄合并的拆迁户给于一定的补偿和鼓励。
(六)安置自建问题
面对一层层的别墅和洋楼,不少群众发了愁。特别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岁数大了上楼不方便怎么办?像这样的大龄弱势群体,住在楼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我认为,各个社区在建设的同时。应该规划出一定的自建区域,让群众按照规划自己去建。这样既解决了老年人上楼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拆迁难的问题。
(七)安置就业问题
面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农民工的安置就业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村庄的合并,民对着社区人口增多。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但一部分农闲时候的群众怎么就业。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加强组织和招商引资力度,在社区周围和附近招商办厂。组织群众多学栽培技术和手工业技术,种植果业的同时发展蔬菜种植和手工业作坊。这样既解决了群众就业难的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学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心得体会
10月30日随我县县委党校的领导和学员到城郊乡、王集乡、利民镇考察学习,他们在项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气魄和成果,令人震撼,很受鼓舞。特别是听了各乡镇领导的点评,对他们的基本做法、主要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重新认识。
现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招商引资上项目这两项工作,汇报这次考察学习的几点感受。
1、主要感受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路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必须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这些经验大家都知道,但他们能联系本地实际,通过具体的途径解决难题,推进工作顺利开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点高。新型农村社区要实行城市管理模式,这就要求设计标准高、建设起点高。城郊乡的和谐,北大花园社区三十几栋楼同时开工,王集乡、利民镇的社区一期、二期工程已完成,社区规模大,设施档次高,施工要求严,质量标准高,很受鼓舞。
三个人体会
这次考察学习,让我受益非浅。不仅是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认识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的‘脏、乱、差’,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群众有一个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切实体会到党的优惠政策和惠农政策。这次考察学习,我们深感解放思想对社区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思想解放应成为工作创新的永恒动力,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思想解放永不停滞。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概念,做到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但最根本的还是在思想观念上。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新则思路广,思路广则发展快,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社区工作也要根据形势变化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提高为居民服务的形式与质量。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
我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加强学习和实践。
同时,衷心的感谢组织上给了我这次学习考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