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社会报告

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3-15 11:45:02 查看人数:18

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调研报告

第一篇 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调研报告550字

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调研活动报告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家园。7月9日至7月20日,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通过开展环保知识宣讲与生态调研

活动,向人们宣传生态文明理念。

在__镇__村__生态园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果实采摘与农田间作套作技术;在“捡起的是美德”卫生清洁活动中,队员们积极传播、践行环保观念;在检测卫河水质时,队员们认真取样分析,将包括色度、浊度与硬度的污染数据及时反馈给__市水利局;在推广绿色食品的过程中,队员们向市民耐心讲解肉蛋奶合理调配的比例,<莲山 课件>;为群众带来健康绿色的饮食理念。

在__市__镇__开展的生态调研活动中,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鬼针草、荔枝草等当地常见的植物和采集到的昆虫制作成标本,并针对其形态特征、药用价值等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与归档整理。在山里的六天时间里,

队员们搜集到了40多种动植物样本,并比对__以往生物资料进行查缺补漏,建立了此次__调研的动植物档案。“平时在课本里也学过这些植物,但是等亲眼见到这些植物的时候却认不出了,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啊,只有亲眼看到了摸到了才能真正记在心里。”队长__如是说到。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的队员们积极宣传和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增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为市民带去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以实际行动建设生态家园。

第二篇 城市生态学人与环境实习报告2300字

城市生态学人与环境实习报告

优点:作者认真概括了实习每一个片断,并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补充和丰富实习内容,所引用的材料基本适当。并在此基础上,引出3个专题进一步论述,行文有的放矢,重点基本突出。不足:引用的材料在文章重未经消化,仍呈资料状态,缺乏明白的说服力。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邓一婷引言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__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

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

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

第三篇 2023关于生态环境调查报告3950字

调查目的: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同时它也影响到旅游业发展的兴与衰。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和有着50__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具有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奇特的风俗民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以蓝天、碧水和青山为依托,都离不开环境保护的保障作用。只有得到精心保护、处在良性循环状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因此,环境保护是所有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现在世界上的能源供应量已

经为数不多了,我们必须在能源枯竭之前开发新的能源,所以我们要知道能源的发展史,这样才可能找到新能源。而且,光这样是不行的,如果能源的污染太严重的话,恐怕还没等能源枯竭,地球早已成为混球一个。所以我们要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保护能源。正因为这样,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从总体上看,全国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森林植被被严重破坏,生态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特别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等土地荒漠化进一步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水患灾害日趋频繁;生物多校性锐减,珍稀濒危物种灭绝速度加速了,益虫益鸟益兽种群数量减少。 由此可见,生态日益遭到破坏正严重制约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要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倡导旅游者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

调查方法:网上查讯法。

调查项目:

一)环境污染状况

l.大气

1992年,全国废气排放量 l0.5万化标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放量 1111万吨,比上年增长 7.6%;二氧化硫排放量 1685万吨,比上年增长 3.9%;工业粉尘排放量 576万吨,比上年下降 0.5%。

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范围为 90一663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40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6.1%;南方城市平均24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 8%。据67个城市统计,51% 的城市年日均值超标,尤以吉林、济南、太原、兰州、包头、延安、西安等城市为重。

据66个城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8一55.8吨/平方公里·月之间,较上年略有增加,比方城市明显重于南方城市。降尘年月均值在 30吨/平方公里·月以上的城市有三明、鞍山、长春、大同、石家庄、哈尔滨、银川、吉林、鹤岗、沈阳、兰州和唐山。

据72个城市统计,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范围为 7—]63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9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9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有贵阳、重庆、太原、乌鲁木齐、宜宾、南充、济南、石嘴山、青岛、天津、长沙和大同。 据72个城市统计,氮氧化物年日均值范围为 l1一129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56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4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长春、济南和运城污染明显加重,兰州、宝鸡和南充咯有好转。

__年,酸雨仍限于局部地区。据58个城市统计,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3.85一7.43,ph年均值低于5.6的占52%,均为南方城市。赣州、长沙和厦门市酸雨出现频率高达90%以上,南充、宜昌、南昌、怀化、百色、南京、重庆和广州市酸雨出现频率在70%以上。 __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并努力推进国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经___和国务院批准,___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外交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十大对策,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纲领性文件,不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环境法制建设有较大进展。国务院颁布了《______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关于我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环境政策》,批准了《征收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费试点方案》,转发了林业部《关于当前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情况和综合治理措施报告的通知》,发布并全面实施了《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还制定了环境行政处罚、防治尾矿污染、防治铬化合物污染、环境监理执法标志等方面的规定和办法。地方立法不断加强,山东、湖南、重庆武汉、大连等省、市制订了环境执法程序规定。国家环埔保护局首次进行了全国环保系统执法检查。

二、什么是能源

“能源”这一术语,过去人们谈论得很少,正是两次石油危机使它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能源”呢?关于能源的定义,目前约有20种。例如:《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三、能源的分类及优缺点

第一类是与太阳有关的能源。太阳能除可直接利用它的光和热外,它还是地球上多种能源的主要源泉。目前,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 。

第二类是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地球是一个大热库,从地面向下,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也不断增高。

第三类是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这是某些物质在发生原子核反应时释放的能量。原子核反应主要有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第四类是与地球一月球一太阳相互联系有关的能源。地球、月亮、太阳之间有规律的运动,造成相对位置周期性的变化,它们之间产生的引力使海水涨落而形成潮汐能。

四、人类能源利用及发展阶段

小水电:我国西部地区的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根据最新水能资源复查结果,全国小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25亿千瓦。目前我国小水电的开发量为20%左右,预计到2030年,我国小水电资源将开发完毕,届时可以形成1亿千瓦的装机水平。

太阳能资源: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利用主要用于城乡居民的热水供应,目前有太阳能热水器5000多万平方米,2023年和2050年分别可以达到2亿平方米和5亿平方米,分别可以替代1200亿千瓦时和3000亿千瓦时,替代高峰电力8000万千瓦和2亿千瓦。

生物质能源: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有农业废弃物、森林和林产品剩余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广泛,其中作物秸秆年产量超过6亿吨,农产品加工和畜牧业废弃物理论上可以产生沼气近800亿立方米。

五、能源利用造成哪些环境污染

陕北石油现已探明储量十一亿吨,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陕西省也成为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省区之一。随着陕北石油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石油开采、运输、加工、销售等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二0__年以来,陕北由于输油管线腐蚀穿孔、断裂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达五十一起。

六、污染对人类生活的严重影响

有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的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洋桥村村民,成天闻怪味,井水不能喝,自来水有农药味。三年来,喝着发臭的河水,闻着刺鼻的农药味,村里已有20余位村民因癌症离开了人世,今年又有近10人被确诊为癌症,现正在医院治疗。该村靠近农药厂、化工厂的五组、六组、七组因癌症不治去世的人数已占到这三个组三年来自然死亡人数的70%……曾是蓝天清水的淮河,如今却是鱼虾绝代的地方。奎河是淮河的重要支流,其岸边的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乡,是污染最大的受害者。今年3月,杨庄乡卫生防疫站对全乡5年内因癌症死亡人口进行排摸,结果在16个靠近奎河的行政村,患各种消化道疾病和癌症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村,三年来杨庄乡因癌症死亡的人达到千分之13……3月18日,在朝阳医院门诊楼的大厅里,30余位来自承德兴隆县孤山子乡沙坡峪村的村民神情焦急,27名儿童依偎在他们怀中,有的面色苍白,有的因肚子疼、头疼而哭泣。这些村民称,他们是孩子的父母,孩子都在他们村小学上学。3月15日,很多小学生在学校突然“中毒”,重者昏迷、口吐白沫,轻者头疼。这些家长怀疑,村小学附近的铅锌厂是孩子们“中毒“的“罪魁祸首……

七、发现身边的能源污染现象延长县郭旗乡王仓村,虽然距离石油泄漏已经数日,但在田地里依然能够看到,不少种植了农作物的田地还残留着石油浸过的痕迹,很多玉米苗由于石油的浸泡已变成灰黑色,田地里数位村民正在用铁锨将已被污染的土层挖出。据村民们介绍,5月30日,一场大雨席卷延长县。大雨过后,村里30多亩田地被混杂着雨水的石油污染,不少农作物死亡,村民们顺着水印发现原来是村旁的七里村油矿一处选油点的石油泄漏造成的。至于污染程度有多深,村民们说法不一,有的称土地一两年无法种植作物;有的则称污染并不严重。一位李姓村民称,由于选油点的排污设施不力,每逢下雨,就会有少量漏油随着雨水流至田间,只是“从没有这次这么严重”。

调查结论:

防治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加快污染源治理步伐,加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甘肃省环保部门表示,除加快重点污染源治理步伐外,还将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配套管网建设,保证七里河———安宁、白银、临夏三大污水处理厂今年内建成投运;同时,加大沿黄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管理力度,尽快解决兰州市油污干管安全隐患,确保城市安全;年内将国营四七一厂、五○四厂等企业污水接入西新线排水管道;加大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科学调配黄河水量,确保黄河稀释自净能力;建设水质自动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第四篇 生态环境自查报告1500字

生态环境自查报告

按照县委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安排,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深入贯彻落实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我乡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现就环境保护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网格责任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党委会、乡干部会、村干部会议的形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制定了《__乡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将工作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头。明确了全乡环保工作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的总体要求,以及各级网格员职能职责,开展包村蹲点督查和各级网格员巡查工作,根据走访情况如实填写《巡查记录表》上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根据巡查情况和群众投诉线索,根据联村包片分工,做好现场调查和整改督促。全力抓好落实,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从源头减少污染隐患,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二、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加强秸秆禁烧治理

乡村、村组两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共__份,分解责任片区9块。各村实行乡领导包村、村支书和主任具体负责,驻村工作人员所按年初分工,全程下沉参与夏、秋收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签订《禁焚秸杆书》10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30余幅;宣传栏、广播等10余期;手机短信6000余条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动员宣传有关政策法规;乡督查组由乡领导亲自带队,每天对各村开展督查。

2.加强农药喷洒污染防治

我乡果农在防治果树病虫害过程中喷洒农药存在污染空气的行为,我乡广泛宣传,发送手机宣传短信500余条,宣传标语10余条,并组织3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科学合理的喷洒方式,切实保护好空气质量。

3.加强扬尘污染防治

我乡开展环保大巡查,督促各污染源加大扬尘防控力度,消除扬尘污染,并配合县级各职能部分开展联合执法,有效的保证了我乡生活环境。

三、实施“净土工程”,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针对当前存在农户使用农药化肥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我乡加大宣传力度,悬挂横幅、标语10余幅;手机短信3000条等;同时,并组织6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科学处理废袋等,切实保护好土壤。

四、实施“水清工程”,改善水资源质量

1.水源保护区保护

对饮用水源地设置保护区标示标牌、围栏等设施;落实专人对保护区进行定期巡查,确保水源保护区不受破坏、影响,确保饮水安全。

2.河流流域保护

落实河长制,针对__河、七五水库制定“一河一策”和内容清单,明确各项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通过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逐年对河流进行整治,改善河流流域生态环境。

3.林地保护

严格落实林地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林地保护宣传,发送宣传单300余份,发送手机宣传短信400余条;加强护林防火巡山工作,共出动100余人次;有效做好了水土保持工作。

五、其他环节保护工作

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通过专项整治,共排查出我乡规模养殖农户2户,发现问题2个,下发整改通知2份,开展通过增加治污设施等措施,已完成1户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销号工作。

2.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宣传,让群众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生产习惯,不要乱扔垃圾,在使用农药时不要乱扔农药瓶、农药袋,把房前屋后的杂物堆放整齐;督促群众对腐烂的甜樱桃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填埋或者仍进化粪池等方式处理;各村打扫卫生的人员和乡上的保洁员要及时对辖区内环境进行清扫,保证干净整洁;并及时对垃圾池进行焚烧、清理,保证垃圾池不爆仓。为全乡打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总之,我乡__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环保委的关心、指导下,全面完成了县下达我乡的各项环保目标任务。

第五篇 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调研报告4050字

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根据_____学组发[20__]6号文件精神,市政协办公室牵头组织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计委、市农林水牧局四个单位对课题四“加强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融

合发展对策研究”的第1个子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_____市资源和环境的基本情况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如何以最低的环境代价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同时

还能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我市是处于资源匮乏、自然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面临极大的挑战。

首先_____市属于干旱缺水地区,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地表水资源极其匮乏。根据_____市在_____河上的分水协议,_____市在_____河占有的地表水资源为每年0.97亿立方

米/年,人均占有仅为84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是维系全市居民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全市地下水补给量为1.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1.2亿立

方米/年,可开采系数为0.59,目前年开采总量为0.52亿立方米/年,扣除现有地下水开采量,全市地下水开采潜力为0.5亿万立方米/年。近年来,随着全市国民经

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开干齐乡的农业开发,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左右的速度下降,我市开干齐区域一带的泉水已经干枯,一些自流承

压井开始出现季节性断流。

其次我市是一个土地资源匮乏的城市,根据20__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统计,_____市辖区总面积110989.2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699.59公顷,园地面积263.31公顷,

林地面积12425.09公顷牧草地面积约72761.90公顷,其他农用地2708.11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3757.50公顷,水利设施499.27公顷,交通用地面积721.85公

顷,未利用土地面积3973.30公顷,其他未利用地180.29公顷。我市户政管辖人口29.4万。随着经济的发展,庞大的人口数量与资源的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同

时,由于生产生活中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保护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严重的水体污染。_____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经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氧化塘进行处理。少

量的工业废水的排放则因其污染成分复杂,排放浓度高,量大,难以治理并直接或间接地排向地表水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春夏季又引污水灌溉,造成土壤质量

下降

2、大气污染。工业生产生的大量废气,不合理的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质量。

(二)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协调

(1)地下水开发严重超采。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市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1992年—20__年间最大降深达6.17米,多年平均降幅达0.37—0.68米。

(2)水资源管理权分离。水质管理和水量管理分离,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节水,管节水的不管治水。河道管理和水源地保护相

分离,_____市供水水源地保护由城建局负责,农林水牧局作保护规划,农七师负责管理_____河水的调度。

2、生态系统恶化。_____市地表水资源贫乏,淡水资源年补给量比较少,随着_____河饮水工程进一步完善,天然河道的水在河流上游就被引入了防渗引水渠,使_____河对

地下水的补给功能大大降低,这不但影响到了_____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水质降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城市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用水量会不断增加

,水资源供求矛盾愈加突出,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生产和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的现状日益严重。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疏干地下含

水层,使得原本依靠地下水生长的植物严重枯萎和死亡,造成地面沉降和生态系统恶化等现象。

3、水资源浪费严重。20__年,全市万元gdp取水量为158.75立方米,人均用水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总体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还很低,与先进地区

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水利工程老化,田间设施差,配套不完善,灌溉方式陈旧;工业设施陈旧、节水水平低,我市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多为传统企业,设备

陈旧,技术和管理落后,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在加上政策管理措施薄弱,节水机制不完善,节水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水

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地土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城 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_____市城市用地总面积由1996年的23.25平方公里增至20__年的24.78平方公里,年均增幅15.3%,各类城市用地除特殊用地之外,其他各类用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_____市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及绿地等四类主要用地占城市建设比重为55.73%,根据<<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建设用地结

构距离国标城市规划规范(60%-75%)还有一定的距离。

2、城市土地生态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关城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园林绿化、住宅和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投入较多,因而也更为持续。_____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关注发展

速度,更关注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高。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区域环境噪声值等指标亟需加强,以增加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入,创造更好城市生态环境。

3、土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十五'期间我市的土地开发项目大部分未经环保部门审批,高质量高起点的土地开发面积较小,土地缺乏统一长远科学的规划。部分

土地开发规模大,实际开发能力小,只顾数量,不求质量。有的土地开发项目因为资金困难,抽水成本较大,水量不足,而引发搁荒等生态风险问题。

4、土壤质量下降。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扰动了地表,原始植被破坏严重,开发后通过机械压实土壤,破坏了土壤结构。部分土地因为资金的原因,在开发后长期闲

置,处于半搁荒状态,农田防护林建设没有及时到位,减弱了水土保持能力,在遇到强暴雨时,拦蓄地表径流及涵养水土能力低,引起或加剧了水土流失,也造成

了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甚至土壤风蚀、沙化,成为荒漠。另外,污水灌溉也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宣传,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鼓励公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

各项环保政策。环保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尤其是在3月12植树节、6月5日世界环境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等节日采取各种形式宣传环保知识。

全市各单位、各部门从自身做起广泛开展节水节能活动,在全民节水节能活动中起模范作用。各级机关要普及节水节能用品,完善水表、闸阀防漏设施,加强用

水计量和统计,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加强用电管理,办公人员做到人走机停,杜绝长明灯,不浪费每一度电。

(二)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

1、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应专门成立由市长直接领导的,党办、政办、宣传、水利、计划、经贸委、建设、环保、农业、林业、畜牧、气象、土地等相关负责人

共同参加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小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坚决执行五个“统一”的方针。即: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水质水量、统一征收

水资源费,从根本上改变各部门协调不力,推诿扯皮的现象,形成高效的运作体系。

成立由兵团、部队、驻市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或领导管理小组,制定统一管理目标,共同商讨解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加强保护有

限利用水资源,达到水资源不受污染的目的,防止一边保护,一边污染的现象。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对国家明令禁止、污染严重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对已经且造成污染的企业,特别是对我市造成重要污染的

企业,按照以新带老的原则,把污染治理与工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推行清洁生产与企业污染治理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3、制定企业节水制度。通过对主要工业企业用水测试工作,摸清企业用水现状与用水结构,分析节水潜力。制定并发布主要企业或产品的用水定额,逐步实现用

水定额管理与节水评估,审核制度。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同时,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对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和节水技能的采用。

(三)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1998年审议通过的新《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要按照土地利用规划严格审批和管理土地,确立了规划在用地制度中“龙头”地位。

1、认真审查把关,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建设用地供地的长期计划与年度计划,严格批地,杜绝粗放式

的“圈地”现象。采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多种措施充分消化吸收被闲置的土地,在审批用地中应该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作严格审查。

2、加大城市土地结构优化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创建人居优秀城市。

要合理布局城市用地,从追求单一地块的利用效益最大化转变为追求城市土地整体结构功能的最优化。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绿地面积,加强对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和噪声污染整治,给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通过土地置换来显化城市土地资产价值

目前,_____市土地利用方式仍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阶段,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一、

二、三产业用地比例不协调。效率低下的工矿企业或行政机构占用

土地附加值高的城市中心地段,而部分商业用地相对比重较小且区位优化度不高。为了实现土地优化利用的目标,目前最佳的途径是在企业改制和城市土地使用制

度改革的基础上,转换土地使用功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将利用率低和综合效益差的土地置换出来,重新配置。

(四)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建立有效的环保监督责任机制。

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监管体系,形成一个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负责、环保牵头、部门配合、舆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格

局;根据各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切实做到有领导专门抓、有专人具体负责,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严格依法办事,建立监管责

任追究制度。

第六篇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5600字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冯海发 谢义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政府和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都很强,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

1.政府主导。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健全的机构体系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目前,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commo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设有环境与遗产部。州一级的环保机构较为复杂。以维多利亚州为例,政府设立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下设环境保护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

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条件。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与遗产部有500名工作人员,各州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投资都超过85亿美元,约占gdp的1.6%。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的经费预算为32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州政府拨款,一部分来源于排污收费。

统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是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表现。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主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运行,绝大部分环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参与完成。

因地制宜,分区管理,是澳大利亚政府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做法。根据资源生态环境特征,澳大利亚把国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因区施策。维多利亚州把全州分为4个区域,州环保局在每个区域都设立一个办事处。昆士兰州把全州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地区,州环保局内设的地区办公室常年在各自的地区办公。

2.依法治理。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环境保护法律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19

70)。目前,澳大利亚已经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联邦层次,环境保护立法已有50多个,有综合立法,如“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法”;也有专项立法,如“大堡礁海洋公园法”;还有20多个行政法规,如“清洁空气法规”、“辐射控制法规”等。在州层次,各州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都多达百余个。

澳大利亚环保法律法规的条款很细,可操作性很强。维多利亚州的“环保收费法规”,条款多达百余条,从收费的种类、标准、单位、计算公式到最大排污允许量、交费流程、费用减免等,都规定得十分详细。仅垃圾填埋就按照废物种类和数量列出了16个层次的收费水平,每个层次收取若干个“费单位”。“费单位”的个数,由垃圾填埋成本确定。每个“费单位”的具体金额,由当年物价水平确定。这样的规定,可操作性很强,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摩擦。

澳大利亚环保执法十分严格,体现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在澳大利亚,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都要受到严肃查处。在著名的大堡礁绿岛公园,游客不许带走任何自然物体(包括贝壳),违者处以高额罚款。在昆士兰州北部地区,有俩人曾因砍伐20多棵树而被判十多年徒刑。在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都要向法院起诉40—50起损害环境的案件。今年澳大利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一些地方终年滴雨未下,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节水措施,在时间上严格限制洗车、浇草坪等耗水性活动,任何人违反,都要受到处罚。

为了确保环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澳大利亚各州都组建了“环保警察”(sepp)。环保警察隶属环保局领导,是环保局的一个内设机构。环保警察的人数不少,维多利亚州就有120名,占环保局总人数的1/3,该州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多数具有当环保警察的经历。环保警察身着统一制服,佩带鲜明臂章,专司环境执法工作,具有很大权威。

3.综合协调。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的综合协调,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的行动,另一方面协调社会公众的行动。

协调环保有关部门的行动,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基本层次。在澳大利亚,三级政府都有好几个部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务,为了避免推诿,减少摩擦,各级政府通过法律和跨部门机构来协调。在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厅,由厅长办公室对下属的环保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进行协调。

协调公众的环境行为,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公众场合尤其是旅游胜地,导游都要向游客介绍政府的环保规定,提醒游客严格执行,做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杂物,什么都不带走”。在著名的企鹅岛,政府规定在观看企鹅归巢时,不许大声喧哗、使用闪光灯照相,数以千计的游客在持续两、三小时的观看中,无人违反规定。

把环保事业融入发展之中,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湿地建设。澳大利亚把湿地建设与水源净化结合起来,与候鸟繁栖地的培育结合起来,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墨尔本市水利部门与房地产开发商在该市远郊的一个地方联合建造人工湿地,使当地的环境显著改善,房地产价格上升了10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4.全民参与。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澳大利亚政府推进环保事业的基本做法之一。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宣传教育示范的方式,引导国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堪培拉“无垃圾城市”计划的推进,就是建立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的。它的目标,是在2023年不再填埋垃圾,实现全部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在计划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政府有关机构都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和讲座等形式,告诉居民应该如何做。环保部门还开办了“无垃圾城市”计划教育中心,为居民免费提供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参加到这项计划中来。

鼓励企业参与环保产业的开发,是澳大利亚政府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功做法。澳大利亚政府对从事环保事业的企业在税收、设施等方面给以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环保产业。堪培拉市有70—80家企业从事垃圾收集、分类和填埋工作,每年创造1000多万美元的产值。政府还与商业企业合作,推出了“生态商业”计划,鼓励商业企业减少水、电、汽等资源的使用。

澳大利亚政府还十分注重公民对环境法律制定的参与,激励公民关心环境,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广阔空间。澳大利亚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采取全民参与的方式,面向社会招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竞标,由中标者负责起草,法律法规草案散发广大公民,广泛征求意见。这样做,既提高了公民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度,拉近了公民与法律和政府的距离,增强了公民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又保证了法律法规条款的完善和对现实生活的贴近。

广大居民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居民自觉参与植树、清理垃圾、拯救动物等活动。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园和草坪,都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由居民负责栽植和管护。全民的广泛参与,真正实现了国民环境行为与政府环境导向的统一。

二、澳大利亚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本职能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不尽相同,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协作。

l、联邦政府的职能。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职能主要定位在国家利益层次。

联邦政府承担的生态环保职能包括:国际环保公约谈判及签定,国内环保法规制定,外海水域管理,跨州环保事务协调,少数重要生态区域的直接管理,重要环保科学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与州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联合行动等。为了完成上述职能,联邦政府设立了环境与遗产部,内设11个司局,即战略发展司、政策协调司、许可及立法司、环境质量司、科学监测司、海洋及水利司、南极司、国家公园司、自然遗产司、人文遗产司、气象局;另外,还设有一些其他专门机构,如大堡礁海洋公园事务办公室、全国温室办公室、全国海洋办公室、悉尼港事务办公室等。

2、州政府的职能。各州政府承担着政府主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职责。

历史上,澳大利亚各州总督直接向英国女皇负责,各州的独立性很强。澳大利亚建国之初,环境问题尚未显现,国家宪法中未能提及联邦政府的环保责任,环保主要是州政府的职责。

州政府的生态环保职能十分宽泛,主要包括: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环保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大气、水、土壤、近海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生态植被的保护和建设,野生动物和自然人文遗产的保护,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企业环境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督,污染综合治理,环保执法,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与联邦政府的联合行动等。

3、地方政府的职能。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是指州政府之下的基层政府。

按照澳大利亚宪法,地方政府的权力是由州政府赋予的,因而地方政府的环保行为要受州政府的指导和干预,要在州政府的环保计划框架内进行。

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生态环境建设职能较少,主要是:垃圾清理和管理,噪音等影响环境因素的控制,住户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控制,社区环境摩擦的协调,在州政府发展计划框架下制定和执行社区环保规划等。

4、政府之间的合作。由于各州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为了更好地履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职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以及州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展开了密切合作。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合作的一个积极成果,是1992年达成的“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间环境协议”。该协议明确提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将以合作和协商的原则处理面临的环境问题,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对具体的环境议题制定了一系列协作行动计划。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成立了由联邦环境与遗产部部长任主席、各州总理代表(负责资源或环境的各州部长)为成员的“国家环境保护理事会”。该理事会可以审议和通过全国性的环境标准,理事会成员2/3多数表决通过的文件或决议将自动成为各州的法规予以实施。

州政府之间的合作形式更加灵活,合作内容也更加宽泛。有以法律为基础的正式合作,也有资源或环境部门之间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共享信息、共同开发环保技术等方面的非正式合作。

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既强化了各自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又增强了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行动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合力,确保了政府生态环保职能的顺利履行和生态环保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几点建议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做法,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增强环境忧患意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确立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做得好,一条重要经验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在著名旅游城市凯恩斯,一发展商申请在风景区建造7.5公里长的空中索道,市政府要求其不得毁坏热带雨林,发展商不得不用直升飞机运送建筑材料,修建索道支架。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往往成为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点是牢固确立环境优先的现代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都不能以眼前发展去损害长远利益,更不能用局部发展去损害全局利益,决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2.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特点,需要建立长期稳定起作用的法律保障机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十分必要。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消除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立法空白。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条款。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增强可操作性。再次,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违法,都应按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最后,应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环境法律法规建设。环境法律法规正式颁布前,应向全社会公布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3.加强政府生态环保职能。各级政府应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本职能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中央政府的环保职能应主要定位在国家利益层次,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具体责任,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环境职能情况的监督和考核。要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全面加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创造条件。应逐步改变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分工过于分散的局面,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管理机构。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应打破行政区划,按照自然区划建立有权威的机构。国家财政应适当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预算,增加环境事业基本建设投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4.强化全民环境意识。公民的环境意识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应该把环境教育纳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工作的轨道。环境意识的培育要从娃娃抓起,应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持久的生态环境教育,逐步把生态环境知识列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加强环保宣传和示范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爱护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的氛围。强化环境制约措施,用法律法规严格约束每个人的环境行为,以此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

第七篇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2950字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1 基本概况

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5.3万km2,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3个地带。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森林覆盖率49%。呼伦贝尔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该市野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 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种以上。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60多种。

2 主要环境问题及分析

2.1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呼伦贝尔市自开发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明显表现在土地沙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全市土壤侵蚀面积达632万hm2,其中强度侵蚀面积近615万hm2。坡耕地中有水土流失现象的1 417万hm2,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近617万hm2。侵蚀强度在三级以上,急需治理的耕地面积达3 418万hm2。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层活化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林地面积减少,生态屏障作用大大减弱,蓄水防洪能力降低,许多河流水量已明显减少。

2.1.1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呼伦贝尔大草原正在遭受到严重的沙化侵袭,生态状况正呈严重恶化之势。据最新监测显示,呼伦贝尔市沙化土地面积131万hm2,同时,还有近111万hm2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而且每年扩展的沙化土地呈增长趋势。目前已经形成了3条不规则分布的大沙带,面积达88万hm2,其中流动沙地4万hm2、半固定沙地6万hm2,另外还有近300万hm2的潜在沙化区域。

沙化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导致草原植被退化,吞噬草场;二是严重危及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三是给铁路、公路的安全运营带来重大隐患;四是沙尘天气逐渐增多,沙尘暴频发;五是降低草原蓄水保土功能,湿地萎缩。

2.1.2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呼伦贝尔草原有4处较大湿地,即呼伦湖湿地、辉河湿地、莫尔格勒河湿地和二卡湿地,以上湿地被称为呼伦贝尔草原之肾,滋润草原,调节着草原气候,增加降水量,遏止草原荒漠化,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湿地的消失有自然变迁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过度放牧,很多湿地实际载畜量为理论载畜量的数倍,草地退化、荒漠化日趋严重,导致湿地面积急剧缩小、湿地的缩减和破坏,使湿地生态功能、社会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丧失。位于大草原腹部的4大湿地由于近些年干旱,海拉尔河水量小,而且干旱周期正在加长,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丰水周期远不能恢复枯水周期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这也是致使湿地萎缩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水环境污染问题

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为286.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2亿m3,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地下水资总量14.6亿m3。呼伦贝尔市水资源储量很丰富,但废水排放量将大幅度增加,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生活污水入河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地表水主要城镇下游河段污染形势严峻。在枯水期地表水环境容量很小,大量城镇污水的排入将造成枯水期水质超标。针对呼伦贝尔市工业废水和cod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仍将是造纸行业,占全市工业废水和cod排放量70%和90%。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形势十分严峻,废水排放量、cod、氨氮排放量都急剧增加。而生活污水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预计都有所。

2.3 工业大气污染趋于严重

呼伦贝尔市的煤炭探明储量是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总和的1.8倍。呼伦贝尔市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将促进电力行业高速发展,但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大气污染为主,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度增加。未来城市生活大气污染物排量增加并不明显,而工业耗煤量及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工业污染源仍然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排放源。

2.4 固体废物逐年增加

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电力行业、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也将迅速增加。预计,粉煤灰、煤矸石的产生量将分别达到1 153万t和203万t,分别占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的79%和14%,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口不断增加,垃圾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集中供热、燃气的普及和社会整体素质的进步,使人均产生垃圾量逐步下降。而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呈数倍增加,因此重点应放在工业固废处理工作上。

3 解决对策

3.1 重点开展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

根据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沙化情况及趋势,对于退化、沙化草原,要近早实施围封禁牧、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和退牧还草等,实行草畜平衡制度,不能错过演替初期的有利时机,加快草原保护和恢复;对于沙化土地,要采取封禁保护、林草植被建设等措施,加紧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遏制沙化扩展;对于沙化十分严重,生态状况极端恶劣地区,要适度实施生态移民,促进林草植被的自然修复。 湿地不仅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的逐渐减少与草地的沙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于河流和湖泊周边的湿地恢复比较简单,主要是引水入湿地,保持湿地的水生环境;对于草地中部的湿地,可以通过建设引、调水工程措施恢复治理湿地,有效恢复湿地周边生态环境。此外,草地沙化和湿地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草地生理性缺水,因此应提倡发展节水产业,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用于保障草原生态用水的需要。

3.2 有重点地治理水环境问题

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和改造力度,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废水回用率。对于扩、改建项目的污染物增量应在原有的项目中消化。对重点水污染源实行自动在线监控。有重点有计划的减少污染的排放量,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考虑中水回用工程及污水东储夏排工程,保证全年河流水质达标。 还要积极实施污水资源化,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有限的水资源与用水量日增两者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充分认识污水的价值,净化后的污水也是一种可贵的资源,并积极加大科技投入,以保障净化后的污水的水质。

3.3 严格控制工业大气污染

煤炭行业造成的大气污染要严格控制,按照国家电力发展的技术政策和淘汰目录,逐步淘汰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老机组。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先考虑清洁生产工艺,使烟尘和氮氧化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4 推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煤炭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能够再利用,还能够促进其他行业,如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应有效利用这些工业固废,大力发展水泥、粉煤灰制砖、煤矸石制砖等,淘汰实心粘土砖,以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变废为宝,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对以上环境问题的分析,希望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保障饮用水安全,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努力遏制煤烟型大气污染,加大企业污染防治力度。强化监管,严把建设项目管理审批关,禁止高消耗、高排放行业的盲目投资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将生态建市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全面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

第八篇 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350字

一、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1、全镇辖37个行政村、2个代管村、3个居委会、55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137户,总人口512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7‰。目前所有村都已通公路,已被通讯覆盖。现有田土面积8.6万余亩,2023年粮食总产量35678吨,人均产粮月1400斤,2023年人均总收入10000余元,人均纯收入3893元。

2、生态资源基本情况。镇现有山林面积46万亩,其中芦头林场、连云林场、献钟森工林场、森工林场、献钟苗圃占2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6.5,楠竹1200万多株,立木蓄积35万多立方米。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竹木储量充足,辜、徐、芦、灶四洞,绵延百里的等国有林场以及20多个村办林场的杉木林基地成为的绿色宝库,其中芦头林场是市最大的国有林场。同时,人民历来就有靠山吃山的习俗,生态和环保意识较强,在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历来相当重视。

二、生态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和思路措施

1、发展思路和特点。“生态立镇”是镇长期以来的战略定位,也是促进其旅游业长足发展的必然途径。近年来,镇紧密围绕县委、政府“基础先行、工业主导、旅游活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兴旺大旅游、推动大发展,建设有活力、有实力、有魅力”的为战略目标,把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大力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近几年相继开发了连云峡谷漂流、丽江漂流、纯溪小镇、沱龙峡漂流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创立了“一镇三漂”的品牌,享誉省内外。2023年,镇荣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今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美丽”的目标,要求全镇上下树立长远眼光,树立忧患意识,抓紧抓好抓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以实际行动配合“全国生态县”的创建。。

2、生态文明有新共识。一方面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今年完成造林5000亩以上;各村要把境内水泥路作村级主干公路看待,确保村道沿线有树有绿化,鼓励村民在屋前屋后进行绿化。另一方面加强生态保护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引导工矿企业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机关部门单位各村大兴节能之风;严格落实采伐指标限额和公示制度,今年要禁伐阔叶林;森林防火要时时抓、人人抓,健全村级护林员制度,加大宣传和巡查力度;任何村组禁采麻石,对河道采砂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乱采滥挖、乱砍乱伐、破坏耕地林地、放火烧山等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3、环境卫生有新举措。走行政推动、全民参与的道路。一是以宣教提意识。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宣传车、广播、倡议书、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各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各厂矿企业单位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以迅猛的舆论攻势,造就全民重视环境卫生的浓厚氛围,提高群众自我约束的意识。二是以制度促转变。各村要严格按照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上要抓到组,组上要抓到户;各村要制订整治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倡导垃圾不出户、不出村,垃圾分户处理、分户解决;各村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试行家户筹钱成立村级环卫基金,用以聘请专门保洁员和补贴垃圾回收专员。三是以考核强督促。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办,对各村环境卫生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讲评、一年一奖惩的制度,确保环境卫生天天抓、经常抓、不反弹、不放松;根据每月的考核结果对合格村插红旗,对不合格村插黄旗;根据每个季度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村干部将在大会上进行讲评;根据年度的考核总分,严格落实奖先进罚后进的制度;继续实施每位村干部负责一段路面卫生监管的方案,确保责任追究到人。

4、把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有机结合。城镇开发方面:依靠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依靠旅游经济的繁荣促进城镇繁荣,同时以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功能的日益完善来提高旅游发展承载能力,合力打造特色旅游景观镇品牌。继续推进集镇的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管理,力争把大道沿线储备100亩土地列入规划。重点开发献钟集镇,全力打造旅游产品和游客集散中心。根据总体规划向西拓宽献钟集镇范围,大力引进各行各业商家到落户,力争以旅游流动人口和过往商客促进商业繁荣,以商业繁荣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着力把献钟集镇建成住宿餐饮、休闲购物、娱乐观光等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城乡规划方面:以科学可持续的战略眼光进行发展规划,提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总体形象。提高科学规划水平,促进村级合理规划发展,坚决禁止土地非法买卖,坚决遏制农村无规划建房、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村级公路改造严格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划和程序实施,严格控制,没有列入计划的一律不能开工,上级不予解决资金。

三、生态建设的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大多数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导致植树造林缺乏必要的行为能力,从而影响了生态建设的力度。

二是少数群众和工矿企业在影响生态环保方面的一些陋习做法短时间难以扭转。如少数群众利欲熏心,偷盗乱发森林资源或随意野外用火、乱丢垃圾。再如少数工矿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舍不得投入,从而造成生态破坏;或以牺牲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牟取利益。

三是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相对太少,用于进行大手笔生态建设的资金严重缺乏,影响了生态建设的进度。如植树造林的成本,上级拨付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造林质量和规模。

四、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让生态文明意识成为各行各业以及群众的主流意识,做到生态创建人人知、人人积极参与。

2、加大鼓励引导的力度,采取资金奖励等实质方式鼓励引导群众植树造林,提高造林的补贴。

3、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格落实采伐计划,切实做到采伐迹地及时补种,对违反规定者予以严厉处罚。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严厉打击失火烧山的事主。

4、加大生态环境工作的资金投入。绿色生态已成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应逐渐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投入,切实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度和力度。

第九篇 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报告3000字

根据《中共__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通办发[2023]18号)文件要求,结合《__县环境保护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我局以立足环保,着眼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升的理念为工作出发点,针对__河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展了调

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__河流域概况及现状

(一)__河流域概况

__河是__县的最大河流,位于松花江干流中游左岸。发源于__县北部小兴安岭的青山岭。源头高程在410.00米,发源以宝林河为主,与安乐河汇合于太平林场后,始称__河。

__河流域面积1929平方公里,全部在__县境内,占__县行政区域总面积的34.8%。流域地理位置,东和东南与大__、西北河两流域分水,北与铁力县巴兰河流域相接,西北为庆安县界,西与木兰县木兰达河、白杨木河、__县浓浓河、富拉浑河四个流域接连,西南为__县小桥河流域,南为松花江。

__河流域地理座标为:东经128°11'—128°52′,北纬45°58′—46°37′。__河流域形若仙人掌,南北中线长91公里,东西平均宽20公里。最大宽度在上游凤山屯附近,宽36公里,最小宽度在下游桦树屯处,宽5公里。河网密度系数0.33。

(二)__河采砂现状

据向有关部门了解,目前,我县__河干流上现有砂场8个,都经县水务局颁发了采砂许可证。经现场调查,我局感到,目前,我县__河河道采砂行为,虽然都有水务部门的审批手续,属于合法经营,合法采砂,但在采砂的过程当中,这些采砂业主都存在超范围开采,无秩序开采,随意开采的行为。现在的__河在每个采砂段上,采砂业主是哪的砂料好就采哪,根本不管是否会改道,是否会造成水土流失,是否会造成耕地的毁坏,到处都是千疮百孔。现在的__河可以说是“开膛破肚”“心、肝、肺”都被掏空了,我们的母亲河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不堪重负。

一是__河采砂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8处砂场中,有部分采砂场不按规定,严重违法开采。如有的采砂主在稳定性很好的河岸边,或者禁采区开采砂石料,违背自然规律改变河道行洪方向;有的采砂主不按照河道主管部门批准的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和弃料,没有就地整平回填恢复河道原来状况,在河道形成了“采砂矶头”,严重影响河道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安全;有的采砂主,违反规定在禁采期违法开采,给河道行洪安全造成威胁。

二是__河采砂对沿岸的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挖走河道内的砂石料,形成的洼地,以及弃料堆积而形成的障碍物,改变了河流方向,加剧了河水对河岸、河堤和河床的冲刷,导致河道河床下切深陷,河岸、河堤抽根坍塌,河势发生变化,造成河床下降。汛期发生洪水极易冲毁农田,淹没村庄,同时,还会对桥梁、拦河坝、沿岸渠道等基础设施构成被洪水冲垮的危险。

三是__河采砂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河道砂石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砂石资源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过渡的开采,一方面会造成主河道缺水,甚至出现河水断流,另一方面会导致地下水下降,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四是__河采砂导致国有资源大量流失。由于后期环境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采砂业主超范围、超深度开采,致使大量国有资源大量流失。同时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有些采砂主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掠夺性开采,已经造成河道砂石资源在一定区域相对匮乏,影响到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

五是__河采砂严重影响了我县生态旅游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无序的滥采乱挖,不仅造成了河道的改变,水土流失,耕地的毁坏,水利基础设施的损毁,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我县以__河漂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开发。由于__河采砂的无秩序,乱采滥挖,使我县闻名遐迩的__河漂流项目,已经两年被无情的搁浅,不仅给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对我县今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六是__河采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一是由于经营业主因违规开采,导致毁坏更低,采砂业主经常与当地村民发生纠纷,甚至发生冲突,使信访案件不断;二是由于监管不利,采砂业主采砂后,砂坑不回填,汛期满水,极易发生淹死人的事故。

二、导致__河采砂滥采乱挖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__河采砂之所以会出现无序性的乱采滥挖,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砂者的法制观念淡薄。多年来,我县河道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召开由河道沿岸村镇领导参加的水法规座谈会,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但仍有的少数领导和村屯干部错误认为,河道砂石资源属于地方集体所有,不经河道主管部门同意,擅自与采砂业主签订开采协议,有的还低价拍卖资源开采权,造成违法开采,违规开采,扰乱砂石开采市场,遗留了大量后患。

二是河道采砂没有规范性文件予以约束。我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出台河道采砂规划,没有规范性文件来约束管理。

三是经济利益驱动。全县违法开采和违规开采,主要原因是个别采砂业主受利益驱动。这些承包经营者,只有靠多采,多挖乱挖,超审批量开采,才能够弥补前期所交的各项资源补偿费用。

四是河道采砂执法难。一方面河道主管部门专职执法人员不足,而且能力建设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执法交通工具,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性难度大。另一方面采砂船游动性大,且管理上缺乏强制手段,造成难执法。

四、防止__河采砂滥采乱挖的对策和防治措施

河砂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保护堤防与河岸的重要屏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城镇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松花江公路大桥、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周边砂石资源日趋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河砂需求量不断增加,河砂资源开采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十分突出,不仅造成了河砂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安全。因此,依法强化__河河道管理,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加强资源保护,维护河道生态安全,已经势在必行。

(一)出台规范性文件。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我县河道采砂规划,作为我县砂石资源开采业的依据,以便于全面规划开采河道砂石资源,充分发挥砂石资源的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 组建执法队伍。规范砂石市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为彻底扭转当前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应成立由水务(河道管理)、环保、工商、城建、交通、公安、法院、乡镇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对全县砂石料开采市场盔行全面的集中整治。

(三)营造舆论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和《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特别做好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采砂秩序,依法采砂的良好氛围。

(四)引入市场机制。完成对全县砂石开采市场警中整治后,将全县河道可开采区进行普查划段,科学界定开采区、开采范围和开采期,规定开采方式,规定年最低开采能力,制定开采弃料回填强制措施,引入市场机制, 科学合理和有偿开采全县砂石资源,既发挥资源效益,又能够及时河道清除障碍物,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和人身安全。

(五)加强巡回检查。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结合实际,根据工作量配备专门的河道采砂执法管理人员人,添置必要交通工具,加强日常巡查监督,确保采砂秩序的长治久安。

第十篇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4050字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实现规模推进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协调组织人大内司委、市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访市直有关部门,深入县(市)区,对我市经济建设的政策、法制、服务等环境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年初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市、县(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推进和整治,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了落实,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2、宣传教育工作抓得实,舆论氛围浓。一是全市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全社会参与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提高了领导者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三是强化了对公务员、企业厂长(经理)wto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加强了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从基础、源头上预防了犯罪,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4、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全市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评活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各地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了审批行为,减少了审批环节,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各县(市)区还强化了对服务中心的投资建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庆安县实行了行政机关审批事项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市在各行业开展了治乱减负工作,对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域外企业实行零干扰、免打扰。2002年,市本级仅为三精药业、银娃乳业、客运枢纽工程减免基础建设配套费400万元,减免排污费38万元。各地还深入开展了对行政执法的评议监督工作。庆安县的季度评议,肇东市的全行业评议,都是成功的范例。通过评议,对执法部门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服务意识不强,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地方存在说功好、做功差,喊的多、干的少,上热下冷现象。有些行政职能部门轻管理、轻服务,存有较严重的以罚代管,只罚不帮的现象,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处罚,服务就是收费,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扭曲。有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粗鲁,态度冷、横、硬、冲,勒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较为严重,该办的事顶着不办,可办可不办的事拖着不办,可这么办可那么办的事卡着不办。有的部门队伍建设抓得不力,对职工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差,不懂政策,不熟业务,甚至违法违纪。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理顺,给部门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也导致三乱加剧,加重了企业负担。如审计部门,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对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受到了很大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比例过高。据调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3763人,自收自支的3097人,差额拨款的2730人。这些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了保开支,想方设法加重收费。还有的个别单位自行制定收费标准,确定收费项目,使三乱现象久禁不止,企业负担减而不轻。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地方参与竞争,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规则应当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便我们有些政府部门还不适应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工作方法,不能为企业搭台唱戏,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平等竞争,违背了市场规律。

四是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这些层级监督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

通过调查分析,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因而导致政府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有些有行政执法执罚权的职能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为了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在行政执法中,违规执法、越权执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乱收乱罚,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该下放的没有下放,该精简的没有精简,对保留的审批项目缺乏严格规范,审批环节过多,审批程序过于繁杂。一些过时的政策,没有及时清理、修订,个别地方还存在用已经明令废止的政策文件收费的现象。四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有权力监督政府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对策建议

针对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立足市情,狠抓当前,着眼长远,摆正局部和整体、管理和服务、监督和扶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1、抓领导,确保政令畅通。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如何,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条条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会影响部门、条条发展的误区中走出来,舍小家,顾大家,切实做到放水养鱼,真正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改善环境是前提、是关键的思想,按照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和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推进组下发的《全市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的要求,锛住总体目标,扭住八项任务,紧跟阶段步骤,认真做好整治推进工作。

2、抓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把该减的审批项目减下来,把能减化的审批环节减下来,公开收费罚款标准,规范行政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对审批、收费、执罚、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实施和办理,切实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格监督、规范公务和管理活动。要继续深入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市县两级政府都要建立政务超市,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等项制度,将行政审批、收费、政策咨询等事宜都纳入到政务超市中来,以此建立起办事高效、服务周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长效运行机制。在搞好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积极探索行政制度的改革,理顺开支渠道,逐步减少自收自支人员。大量事实充分说明,只要存在靠罚没收入解决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问题,经济发展环境就很难宽松。

3、抓服务,着力提高工作效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要在搞好服务和提高效率上下功夫。一要认真清理废止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制定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更加优惠的政策,对该调整的政策文件要及时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二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各项制度、规定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以及刁难勒卡、政令梗阻等违规违纪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三要减轻企业负担。严格禁止有关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保护企业合法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要建立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制度,减少到企业检查的次数,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条件,加大服务和扶持力度,主动加强与企业和投资者的联系,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各项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抓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建立起以纪律检查委员会____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统一监督系统,形成有效配合、协同并进的运行机制;各级党政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组织力量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亲临一线,解决具体问题;要加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和整顿力度,依法取缔市场垄断、地方保护等不正当竞争,严厉打击诈骗、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纪检、监察部门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双评工作,进一步改进评议方法,完善评议程序,严肃评议纪律。

5、抓教育,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一要加大对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经过业务技能培训的,不能安排上岗。二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对一些经济杠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要着力解决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要砍掉那些为安排子女就业、送人情而设置的机构和岗位,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三要加强对干部的业务考核,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献身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过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的,要从执法岗位上撤下来。

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调研报告十篇

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调研活动报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家园。7月9日至7月20日,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服务队通过开展环保知识宣讲与生态调研活动,向人们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在xx镇xx村xx生态园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果实采摘与农田间作套作技术;在“捡起的是美德”卫生清洁活动中,队员们积极传播、践行环保观念;在检测卫河水质时,队员们认真取样分析,将包括色度、浊度与硬度的污染数据及时反馈给xx市水利局;在推广绿色食品的过程中,队员们向市民耐心讲解肉蛋奶合理调配的比例,<莲山 课件>;为群众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生态范文

  • 生态环境报告(15篇)
  • 生态环境报告(15篇)102人关注

    炎炎夏日,流火岁月。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我迎来了第一个暑假。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全面了解当代农村的现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九人组成的“赴赣南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暑 ...[更多]

  • 生态环境材料报告(15篇)
  • 生态环境材料报告(15篇)100人关注

    根据自治区发改委批准的调研计划,我会组织自治区和有关盟市的老同志、老专家组成调研组,对我区牧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调研组自 ...[更多]

  • 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及国家意义十篇
  • 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及国家意义十篇93人关注

    导语: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第一步,我们还有 ...[更多]

  • 生态环境规划实习报告十篇
  • 生态环境规划实习报告十篇87人关注

    1.大汲店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村,为什么大汲店能成为生态文明村,小城镇规划(1)小城镇大体位置、(2)村内总的规划布局  (3)。村内建设生态环境规划(1)。生态 ...[更多]

  •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十篇
  •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十篇82人关注

    寒假期间我校开展了大学生下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发展。我将调研地点选在了xx县,这里是我的主要调研地点,回到家中,我便到村委会处询 ...[更多]

  • 学校生态环境调研报告(3篇)
  • 学校生态环境调研报告(3篇)81人关注

    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调研报告根据_____学组发[20xx]6号文件精神,市政协办公室牵头组织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计委、市农林水牧局四个单位对课题四“加 ...[更多]

  • 生态建设调研报告十篇
  • 生态建设调研报告十篇78人关注

    近年来,旬阳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出 ...[更多]

  • 环境保护生态报告(6篇)
  • 环境保护生态报告(6篇)68人关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 ...[更多]

  • 学生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5篇)
  • 学生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5篇)61人关注

    校园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一、关于校园校园是学校环境的灵魂,也是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优美安静的校园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大学的氛围、学习的氛围。中校校区 ...[更多]

  • 关于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十篇
  • 关于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十篇58人关注

    当前,保护楠溪江母亲河,加快楠溪江生态建设已成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日前,县政协调研组先后赴巽宅、碧莲、大若岩、渠口、岩头、枫林、岩坦等镇乡及县机 ...[更多]

社会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