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综合报告 > 报告范文

统计发展报告6篇

发布时间:2023-04-23 16:28:02 查看人数:51

统计发展报告

【第1篇】统计局关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在领导创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艰苦卓绝的苏维埃斗争运动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先后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篇章,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重要理论,找到了符合中国现实的中国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依然以革命战争年代的真情、热情,无私地支援着国家建设。江西赣南被誉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赣南钨砂大量出口创汇,为国家偿还外债、度过难关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以来的60年赣南累计开采钨精矿130万吨,占全国一半以上;累计开采稀土25万吨,占全国中重稀土总量的七成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森林资源丰富,建国初期被列为全国调运木材的重点地区,并修建了森林铁路专门外调木材。仅赣南苏区就累计为国家提供统配木材2450万立方米、毛竹8718万根。由于长期被过度砍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其中1975年至1982年7年间,赣南林地面积减少257万亩,荒山面积增加183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67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8%。在资源大量输出的同时,历经战争深重创伤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苏区的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到沿海发达地区,仅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跨省输出劳务185.19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3.7%,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但是,与全省和全国的发展相比,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仍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依旧十分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拉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仍未根本性改变,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很艰巨。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全省和全国人均水平比,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主要人均指标水平较低,差距较大。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均生产总值(gdp) 为1621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62.7%、46.2%;人均财政总收入172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46.9%、22.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130元,相当于为全省、全国的48.0%、29.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0706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54.7%、47.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66.2%、37.4%;农民人均纯收入494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71.8%、70.9%。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主要指标发展水平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2.发展差距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缺少政策的大力扶持,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慢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全国其他革命老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扩大。XX-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71.5%下降到62.7%;人均财政总收入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48.4%下降到46.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72.5% 下降到66.2%;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由83.5%下降到71.8%。与其他革命老区相比,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速度同样较慢,如,XX-XX年,xx市生产总值增长9.5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仅增长3.5倍;xx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7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仅增长 5.7倍;xx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4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仅增长1.7倍。

3.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比重偏高,落后于全省和全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省、全国高6.3和8.2个百分点,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工业企业属资源初加工型企业,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安全性和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纳税上千万的工业企业仅87家,部分县除供电、烟草等垄断企业外,没有一家纳税超千万企业。与工业化水平低相伴的是城镇化水平低。XX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城镇化水平为39.3%,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6.4和12个百分点。由于没有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就不能协调发展,工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从XX年的94.19亿元提高到XX年的1350.46亿元,XX年增长13.3倍,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31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中无铁路的县15个,无高速公路的县9个。农村路、水、电和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更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有52.9%的自然村不通客运班车,60%的农田灌溉设施不全,43.7%的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16.9%个村收看不到电视,8.2%的村组还未通电。

5.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江西省31个苏区县中有12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贫困县个数的一半以上,大部分县区财政自给能力弱,完全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长期的财政困难造成政府负债居高不下,由此造成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有限,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均教育、社保、医疗支出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2.3%、62.9%和80.2%。由于社会投入偏低,大部分苏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还很低,条件也较差。据调查,31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达22.4%,上学困难的人口比例30.6%,看病困难的人口占21.1%,不安全饮用水人口比例达43.7%,土坯房住户比例达40.6%。仅有22.7%的自然村有卫生室,且医疗设备普遍简陋。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1.生产要素流失,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为革命事业输送了一批批革命精英,演出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的感人话剧,奉献了全部的优质人力资源,就连一批“红小鬼”、“儿童团”都上了战场。与此同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也遭到了国民党的疯狂烧杀,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无人村”、“无人区”,多数县出现人口负增长。幸存者大都是老、弱、病、残,加上生活环境恶劣以及各种地方病困扰,致使当时的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建国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疗养战争创伤和化解沉重的战争包袱中艰辛缓慢前行,发展压力和治理贫困落后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由于老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既留不住分配来的科技人员,也难以兴办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即使偶尔出了几个“金凤凰”,也常常是远走高飞。同时,为支援新中国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还无私的大量输入了各种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由于长期被过度砍伐,矿产资源和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人才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不足。

2.交通条件闭塞,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大部分处于边远山村,交通非常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特色很浓。这种情况,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苏区发展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的优势,但在和平年代则成了脱贫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使商品生产成本高、损耗大、效益低。即使有廉价的劳动力和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难以吸引外部投资。信息闭塞就把握不了市场行情,难以实现商品生产中 “惊险的一跳”。加之苏区旱涝灾害频繁,地方财力微薄,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1996年,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赣南吉安苏区有史以来首次通火车,铁路贯穿赣州、吉安的11个苏区县,沿线苏区人民第一次见到火车,交通状况首次有所改善,但在近两年京广线和武广高铁通车、周边地区交通设施极大改善的背景下,大大削弱了我省赣南苏区的交通优势,缺乏高铁、大吨位水运等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和辐射范围有限,跨省区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整体上没有形成网络效应,人流、物流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3.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缺乏有利有效的发展条件。建国以来,国家对老区的财政扶持资金并不少,对解决老区人民的温饱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对于那些“食不果腹,衣不敝体,住不挡风雨”的特困户,确实需要采取“输血”的方式,拿出一定的资金、衣物、粮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使他们有一个安于生活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起码条件。但对国民经济发展、苏区产业振兴的扶持力度不够。国家已经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计划,除了“一五”时期在赣南建设统调资源的大吉山、西华山和岿美山三大钨矿,以及作为配套动力设施的装机5万千瓦的上犹江水电厂外,没有针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投资建设过其它的大型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钨矿建设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给当地留下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转制职工安置等问题。由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基础薄弱,地处偏僻,一直以来难以获得国家的重大项目、重点投资和规模大的国有大型企业。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中,苏区已明显属于“中部塌陷”,受到极大的地域壁垒制约,面临日益被边缘化的境地,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苏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是对我们党光辉历史最好的回顾,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是对苏区人民最好的回报,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实践。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按照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打造为江xx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目标,综合运用政治、财税、金融政策等手段,扶持培育区域的聚集发展,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实施财税优惠。根据各地区域经济中心培育发展的经验,财税政策是促进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要改变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专题研究财税扶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发挥财税在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区域中心形成中的作用。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新一轮的金融改革试点已在全国部分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江西应借此次振兴规划出台的契机,争取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金融改革跟进,通过加大对区域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完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放宽民间资本成立金融机构的种种限制等措施,搞活区域金融市场,吸引外围资金进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应用产业。随着稀土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突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稀土资源优势愈发明显。科学合理、环保地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成为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壮大稀土产业的一个契机。一方面通过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来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开采技术,保护资源环境,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层次产品,将稀土产业打造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支柱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打造高新技术的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传统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仍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主要产业,创造良好环境,促使传统产业良性发展是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吸引资本、引进技术、促进苏区就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的管理运营理念,建立新型的科学管理模式。企业通过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打破地域壁垒,突破信息闭塞瓶颈,使生产经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如网上交易可以帮助企业打破地理、时间的限制,开拓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利用,特别是节能环保技术,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大科研与开发投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建立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加强企业内部员工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仍占据较大比重,同时也是江西粮食、蔬菜、水果的主产地,大力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从优化品种、提高单产、稳定播种面积着手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同时鼓励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水果、茶叶、花卉等大宗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农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加工设备,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支持龙头企业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开展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节水等项目建设,使之在带动农户生产、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经济的组织协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容置疑,包括江西中南部以及粤北闽西广大地区范围几乎没有大型城市,长期以来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这既是不足,也是契机。一是打造两大中心城市区域。江西除南昌外尚无超过1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其他城市都没有成为中心城市的规模,但是我们看到,在吉泰以及赣州南康区域都已经有了集聚融合的趋势,首先xx市、xx县、xx县以及xx市、xx县、xx市这两个区域本身具有地理位置靠近的先天基础,其次这两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正在互相靠拢,有一体化的趋势,为打造江西中部、南部大型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此次中央支持原苏区振兴发展的契机,打造两个区域经济中心甚至合并上述地区为两个大型城市,发挥大型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向北连接呼应昌九,形成纵贯江西的经济发展通道,为江西的经济起飞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加紧投入和建设。力促鹰梅、赣韶、赣州至井冈山、衡茶吉等铁路的建设完工,与原有的京九、赣龙铁路形成纵横交错的通道。同时着力解决能源短缺的瓶颈,加大区外电力输入,适当加快区域内新电源点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区域物流和交通运输中心。吉安、赣州不仅是江西的中、南部中心,同时也是整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面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出口,要充分发挥这一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打造这两个中心城市的基础动力。顺应当今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大力发展物贸流通业,使之成为这一地区的贸易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以此为基础进而推动城市的生产、服务、金融乃至成为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充分发挥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带动整个地区发展。

(四)继承苏区传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红色文化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区的一大特色,除红色文化外,庐陵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推动该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加速文化产业的兴起大有可为。一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扶持力度,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综合利用、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文化单位的社会效益。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人才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创建苏区欣欣向荣的文化氛围。三是优化布局,引导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引导项目、资金、人才、科技、金融等优势要素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产业高地。深入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科技、金融、旅游、体育、信息、物流、软件、服务外包、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发展,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监测系统,及时跟踪监测赣南等原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状况

一是要尽快建立苏区统计制度。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战略规划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为使这一战略规划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科学的统计制度,跟踪监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进程,帮助各级政府部门有效把握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督促、引导完成各项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二是要建立苏区统计指标体系。应针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发展状况、规划目标、发展进程进行认真分析,建立起一套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指标体系,通过监测指标的选择,实现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导向意图,同时补充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形式补充当前估计指标的不足,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基础数据库。三是要加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在建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数据库的基础上,可针对苏区振兴规划的具体重大政策措施,提取出相应的数据,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政策措施的执行、进程、效果进行实时跟踪分析,以直观量化的形式,清晰的反映出这些政策措施的运行状况,使决策者真正能够明确地把握全局、运筹帷幄。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报告

【第2篇】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受全国老龄办领导委托,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度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情况:

一、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亿,老年抚养比为11.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

1、养老保障 截至底,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277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2863万人。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3亿元,基金支出200亿元,基金累计结存423亿元。

,国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 农村五保供养:,国家修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截至底,全国农村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34.1万户,计556.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9%和0.5%。全年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8.1亿元,同比增长11.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7.4万人,集中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951.5元/人,比上年增长14.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8.9万人,分散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102.1元/人,比上年增长14.

;<> 站内范文搜索 1%。

高龄补贴:截至底,全国享受高龄补贴的老人已达576.4万,较上年增加145.5万,增长33.8%。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截至底,全年共落实资金33亿元,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受益对象已超过361万人。

2、医疗保障 截至底,全国有2678个县(区、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8.36亿,比上年增加300万人,参合率达96.0%;筹资总额1308.3亿元,新农合基金支出1187.8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0.87亿人次。

,老年卫生服务被纳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各级财政投入,免费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每年一次体检和健康咨询指导。全国有5714万老年人接受了健康检查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3、养老服务 截至底,全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4344万人,比上年增加597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6.2%。

4、老年文体活动

,全国首个“敬老月”活动期间,各地普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系列活动。基层文化馆、站和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成为老年人活动的重要阵地。

文化部门牵头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文化品牌,连续12年举办“中国老年合唱节”。老年广场文化、老年社区文化蓬勃开展,老年人日益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老年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国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有49289所,在校人数近587万。

底,全国共有各级老年人协会40

;<> 站内范文搜索 1100个,参加人数4389万人。共有其他各类老年社团组织共有37193个,参加人数456万人。

三、几点说明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是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依托统计局等多方面数据资料组织编写、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的老龄事业年度报告,旨在集中反映本年度我国老龄事业各领域的工作推进情况,老龄事业各条战线所取得的成绩,提高社会公众对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的认知水平,强化全社会老龄意识,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氛围,积极参与、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2、老龄事业的各项具体工作分散在各职能部门,故公报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组织等公开发布的年鉴、公报及其它专项统计。

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是继以来的第二次发布。在前一年工作基础上,我们对公报的框架、内容和版式设计进行了一定调整,基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体例。作为一份整合老龄事业多方面数据的综合性报告,我们仍需要不断摸索和改进。请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批评指正,帮助我们不断完善提高,做好每年例行的公报发布工作。

此外,今年发布的时间晚于去年,主要原因是为给大家提供更准确的六普老年人口基本信息。由于国家六普相关数据还在核实,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信息还没办法提供给大家,请大家谅解。

;<> 站内范文搜索

【第3篇】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调研报告

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调研报告

当前,统计调查对象增多、配合程度下降、调查组织开展难度加大,政府统计部门人员紧张、任务繁重、压力倍增,而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服务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的不对称性十分突出,这已成为目前统计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要破解这一矛盾,推动统计事业和谐发展、快速发展,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行统计改革。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统计调查体制改革,优化统计资源配置,推进统计市场化的迫切需要。

一、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需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当前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缺乏法律保障和统一标准。目前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能够适用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工商局联合出台的《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但该规定存在明显缺陷:一方面由于制定年份较早且未经后续修订,一些条款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当前形势需要;另一方面该规定对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设立、权利和义务等没有作出明确规范,使之确立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势必给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社会上对统计重视度较低的客观现实制约着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虽然近年来统计普法和统计执法的力度越来越大,但全社会对统计重视程度较低的客观现实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不少统计调查对象法制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愿提供统计调查资料,更不愿意委托统计中介服务组织从事统计活动,必然对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造成阻碍。

(三)要努力解决政府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当前,在政府中还客观存在认为统计资料只能由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数据只能由政府统计部门进行汇总的旧思想、旧观念,一些政府部门对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认识不到位,重视、支持力度不够。

二、积极有序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议

(一)充分用好现有政策规定,为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设立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依法行政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对各级政府开展工作的20xx年颁布实行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组织,这是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局联合制发的《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设立和发展统计中介服务机构主要的法规依据。尽管这个《规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却是唯一一部对设立和发展统计中介服务机构作出规范的的部门规章。其实,从法律的另一个层面讲,“法无禁止即可行”。《规定》中的一些条款不明确、不规范,这也为设立和发展统计中介服务组织提供了更大的运作空间。

(二)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以点带面,加快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相对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_____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比较滞后,市级层面大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加快统计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上,建议走出去,充分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与好的做法,避免走错路,走弯路,缩短研究探索的时间,减少起步里程;要坚持自主培育与引进消化相结合,因地制宜,典型带动,以点促面,全面推开,加快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步伐。

(三)政府及部门要关注和支持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和规范”。对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遵照这一精神,加强对统计中介服务市场的规划,优化统计中介服务的发展环境,制定有利于扶持统计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促进统计中介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快统计中介行业组织建设,为其管理提供组织制度支撑。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规定精神,积极探索建立统计中介行业协会,促进统计中介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统计中介服务机构的公平竞争,充分发挥统计中介行业协会在提供服务、规范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五)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大普法、执法力度,为统计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统计中介服务组织之所以发展迟缓,除了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是社会对统计重要性的认知度比较低,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瞒报、虚报甚至拒报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大统计普法和统计执法力度,形成浓厚的全社会支持统计、依法统计氛围,为统计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促进统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第4篇】统计部门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报告

统计部门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报告

为巩固和扩大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根据市委、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我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提出的任务项目、时间进度和具体要求,扎实开展了“回头看”活动,切实做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整改方案的落实,确保各项整改项目落实到位。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对做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局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抓手,紧紧围绕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严格按照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步骤,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并努力推动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通过学习和整改,达到了提高干部队伍思想认识、破解统计工作发展难题、创新统计工作机制、加强局党支部建设和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

根据我局整改落实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尤其是针对一些需要经过努力或中长期的整改项目,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三促进一保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等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要求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按照我区机关服务年活动的部署和建立“四联系”制度的要求,继续强化督促检查,全面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着力解决好五项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惠民成果。

二、着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切实巩固学习实践成果

在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后续工作的过程中,我局以着力推进《_____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为重点,围绕整改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中,我局作为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的项目,召开多次研讨会,集合全局智慧破解难题,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各部门政策落实提供数据支撑。

一是全力以赴,切实抓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是全面掌握区情区力的一项重大调查。我局把抓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作为这两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调动全局所有力量,紧紧围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去年,全区共完成75893户个体户普查和46125户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清查。今年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好各街道办事处的积极性,做好普查登记阶段工作;并严格按照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的要求,确保数据质量达到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使普查数据全面、准确反映_____发展状况。目前,我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已经进入自查阶段,在区经普办的统一指导下,各街道正按照国家和省、市经济普查工作的要求进行自查。

二是加强日常统计数据监测,建立_____经济运行预警机制。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保增长”的统一指导思想下,我局不断加强统计数据的监测,要求各专业填写_____区经济指标快报表和各专业排名十大企业月度快报表,由综合科汇总情况并撰写区经济运行简析,及时将区经济运行特点和变化情况报区经济联合分析小组。

三是推进产业高端发展规划实施,优化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区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整改方案的要求,我局根据省、市统计局有关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分类标准,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整理出20xx年以来我区现代服务业及六大高端产业经济数据,协助完成《广州市_____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任务。在规划的统领下,我局制定了《_____区高端产业统计评价方案》,建立我区现代服务业六大高端产业的统计评价指标,科学客观地反映高端产业的发展状况,引导高端产业向信息化、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四是研究制定总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相关统计制度。在与越秀区统计局合作开展调研工作后,我局基于20xx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20xx、20xx、20xx年清查数据进行汇总,初步整理出我区总部企业名单与分行业、分街道统计数据指标。在与区经贸局、发改局沟通协商后,我局协助整理出我区总部企业划分标准,并在今后的统计工作中不断完善,力求促进我区总部经济的蓬勃发展。

五是开展商业楼宇租赁状况调查,搭建相关信息查询平台。为了解区辖内商务楼、写字楼在当前金融经济紧缩情况下的租赁经营情况及其所面临的困难,切实为有意向落户_____的企业做好信息服务,我局开展了_____区商业楼宇租赁状况调查,并撰写出相关分析材料,供区领导和各部门决策参考。

六是启动_____it价格指数研制工作,探索提升_____品牌效应的新思路。为推进我区高端服务业的发作,重新擦亮石牌it产业的品牌,我局拟建立_____it价格指数。为此,我局先后赴越秀区统计局、广州市调查队、广东电脑商会调研,研究价格指数设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难题,探索如何更好地为品牌服务。我局还参考了深圳华强北电子价格指数的运作模式,并计划赴深圳学习交流指数设置的流程,以求取长补短,打造我区it价格指数的特色。

三、着力推进机制创新,构建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长效机制

按照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的要求,今年,我局对原有的规章制度、政策措施再一次进行完善和修改,使各项措施更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成为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保障。并从推动科学发展、争当广州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排头兵的需要出发,建立健全了5项保障和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符合统计工作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着力解决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等突出问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

四、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推进“三服务”措施落实,提升统计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我局高度重视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为全面落实机关服务年活动要求,推动“三服务”惠民实事立项措施落到实处,促进我局结对帮扶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局结合实际,与联系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是服务企业,搭建企业融资信息平台,提高企业抵抗金融风险能力。去年年底,为全面了解辖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及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我局会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粤秀支行,对辖内重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初步掌握了全区重点企业在危机状况下的基本情况。今年年初以来,为更好地帮扶企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我局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分别走访了全区20多家不同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应对危机的措施和对政府服务的需求。通过了解,面对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困境,我局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广州粤秀支行联系,于4月17日召开了_____区辖内重点企业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在应对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融资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得到了与会企业的高度赞同。会上,有10多家企业与中国工商银行广州粤秀支行达成了初步融资意向。

二是服务基层,为企业应对危机出谋划策。按照我区机关服务年活动的部署和建立“四联系”制度的要求,我局联系广州_____区工业总公司。4月28日,我局由陈树军局长带队,深入基层,听取了企业党支部书记李坚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企业在运行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实地参观了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并根据统计所掌握的各行各业经济运行数据,与企业共同研判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针对企业经营状况,探讨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具体措施与办法,为企业应对危机出谋划策。

三是服务群众,力所能及地帮助困难群众。前进街石溪社区居委会是我局支部结对共建单位。自去年以来,我局先进后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帮助社区困难群体。今年4月28日,我局由局长、局党支部书记陈树军带队,再次深入到前进街石溪社区居委会,听取居民群众和企业对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的意见。针对该居委会的现状,我局将进一步落实各项结对帮扶措施,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困难的居民群众。同时,我局还针对个别家庭困难的学生,专门提供假期学习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取工作经验,解决生活困难。

通过半年来的努力,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近期整改项目已经全面完成,中期和远期整改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今后,我局将在全面落实各项整改措施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持和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积极探索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统计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_____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第5篇】关于湖南邵东县城镇经济的综合发展及如何做好统计工作调查报告

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处东经 111°30′-112°05′,北纬26 °50′-27°28′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6.7公里,总面积1768.75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990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两市镇设14个社区),12430个村民小组,166个居民小组。2000年全县总人口1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7万人。有汉、回、侗、苗等29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7%。境内资源丰富,矿产以煤、石膏为主,已探明煤储量4000万吨,石膏储量3.2亿吨左右,还有锰、铅、锌、铀、铁、硅砂、重晶石、塑性粘土,石灰石等。土镶有水稻土、红壤、黄壤等7大类,16个亚类,51个土属,137个土种。经过数十年的建设,邵东县出现了新的景点和旅游资源。邵东是湖南省第一个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坚持走“兴商建县,民营主体”的发展道路,在全县形成了“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如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家电批发城和中南五金批发城;廉桥药材市场成为全国3大药都之一,年销售额愈10亿元,上缴税收800多万元,经国家医药管理局检查合格,达到国家标准。

据县统计局对我县城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测算,我县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为66.542分,根据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33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每个指数值的范围界于0到100之间, 以2001年为基期,从数据表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城镇综合发展向好,总体发展趋势向好。2003年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达到66.542分,比2001年上升了3.475分,上升了5.22个百分点。

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一、指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每个指数值的范围是介于0到100之间,在单项指数中,每一个指数值代表一个镇在该方面的水平高低,指数为100代表基期年度的最好水平。在综合发展指数值中,每个指数值代表一个镇在该年度综合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数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城镇发展的综合水平的高低,在年度和年度之间,该指数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既可以反映它的相对变化程度,又可以反映它的绝对变化程度。二、指数的计算过程:在确定测评指标体系以后,我们将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个县(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评,计算过程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同趋化和无量纲化;其次,计算相关系数。对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变量间计算相关系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关系数矩阵。第三,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四,选择综合反映该经济现象的主分量; 第五,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变量的权数;第六,计算指数值。以以上确定的权数对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合成,从而得到反映各因素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最后,以各因素的指数值进行加权合成,计算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综合指数=0.5*发展水平指数 0.2*发展活力指数 0.3*发展潜力指数。

表(一)

乡镇名

分值(2003)

分值(2001)

仙槎桥镇

77.4

74.3

两市镇

87.5

85.5

廉桥镇

81.3

79.8

九龙岭镇

66.3

62.4

灵官殿镇

54.8

49.5

流光岭镇

60.7

56.7

佘田桥镇

64.2

60.7

团山镇

67.4

61.7

砂石镇

48.9

46.1

火厂坪镇

70.1

66.8

牛马司镇

64.4

61.4

范家山镇

55.5

52.3

表(二)

分值

镇个数

百分比

镇个数

百分比

2003年%

2001年%

80分以上

16.67

8.33

70-80分

16.67

16.67

60-70分

5

41.67

5

41.67

50-60分

16.67

16.67

50分以下

8.33

16.67

合计

12

100.00

12

100.00

下面前谈一下如何提高乡镇统计素质确保数据高质量的方法

乡镇统计是最基层的一级综合性统计单位,是确保数据源头的关键单位。乡镇统计人员担负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重任。因此,乡镇统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但是,目前乡镇统计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统计的质量,就素质方面对数据的影响作粗浅的探讨。

一、乡镇统计素质状况对统计数据的影响1、法制意识薄弱,抗干扰能力差。从《统计法》诞生,地方统计法规、条例和处罚办法相继颁布,已近二十年。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实行目标管理体制,政府和部门下达的考核任务要完成,乡镇领导和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法规意识较为淡薄,造成乡镇统计在正常的统计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为的因素干扰,不得不按照某些人的意识更改统计数据,形成虚报、瞒报的现象。由此一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带来极大的危害性。 2、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统计数据准确性较差。由于乡镇统计的人事权在当地政府,统计员待遇不高,监管机制不健全,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人浮于事,干好干坏一个样,当上级统计部门把统计任务布置下去,乡镇统计员往往不是考虑怎样做才能搞准统计数据,而且首先考虑怎样的统计数据才能迎合满足领导的意图。工作起来,缺乏工作热情,马虎应付,没有严格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必然会造成统计数据准确性较差。3、乡镇统计人员业务不熟识,出现统计数据差错率高,可能会造成统计失实。这主要是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乡镇领导对统计认识不足,统计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要兼顾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而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其他方面,使乡镇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必须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数据不时会出现某些差错。

二、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大部分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工作都不会超过三年,并且刚换上来的统计人员往往是临时变换,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 不知从何着手,只能糊寻几个数字,就当作是统计数据,上报了事,这必然会出现差错,甚至会造成统计失实。从惠阳在去年各镇上报工业年报看,问题还是较为严重。有3个镇年报期间是新换上来的统计员,当中有1个连那些单位属于工业都分不清,报表内的指标及平衡关系也不懂,工业总产值是按计划数上报,根本就没有进行统计,统计变成数字的游戏。4、文化素质不高,乡镇统计分析能力较弱,不能有效地发挥统计的服务职能。作为一名合格的统计员,不能满足于对统计制度的了解,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加工、整理、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还要对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恰当的分析。但是,目前乡镇统计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只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在数据评估和统计分析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基本不能对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估以及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统计资料,为领导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提供翔实、细致的分析材料提供参考,发挥统计的服务职能。

三、提高乡镇统计素质以确保数据高质量的几点看法1、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保持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是确保数据高质量的根本。统计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统计员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同时要熟悉该地区的基本 情况。任何一个乡镇统计人员,没有经过一段时期的锤炼,是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胜任统计工作。如果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就会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因此,要确保数据的高质量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

2、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对乡镇统计员的管理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提高乡镇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之重视统计工作。目前仍有些领导认为统计是“闭门造车”,不了解统计的有关法制法规及制度,使统计员辛勤劳动得不到承认,这必然会挫伤统计员的积极性,统计数据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统,保证统计的权威性,不断提升统计地位和作用,使领导体会统计的真实性和作用。②、注重乡镇统计员的培养。作为上级统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对乡镇统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不断提升统计员的工作能力,引导他们在统计岗位上做出好成绩。③、坚决制止随意调离乡镇统计人员。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制定调离和调入乡镇统计人员的基本条件、原则及相关手续。对于一些无视《统计法》随意调离统计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以制止,确保乡镇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此外提高乡镇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是确保数据高质量的保障。任何职业都有其职业道德操作水准,统计也是如此。如果统计人员不是按其职业道德工作,随意报数,就会出现虚报、瞒报的现象,统计数据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要提高乡镇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核心是爱岗敬业、实事求是、依法统计,是每一位乡镇统计人员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积极结合统计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广大乡镇统计工热爱统计事业,献身统计事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确保统计数据高质量的关键。乡镇统计是属于基层统计单位,是主要的源头数据之一,县 级统计部门有很多数据都是由乡镇统计上报,其上报数据质量极为重要,只有把握好统计的真实性,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就要有一批精通业务知识的乡镇统计人员来完成才能确保。 在提高乡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有:一是花大力气,采用多种形式培训的方法,以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在统计工作中,针对乡镇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认真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掌握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乡镇统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乡镇统计人员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方面的洞察能力,开发利用统计资料,提高统计的社会效益;四是创造条件,鼓励统计人员继续进修,同时,在更换乡镇人员时,要把好关,尽量让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充实到统计队伍中,逐步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整体文化修养。

所提到的县是指湖南省邵东县

和2001年的比较都指名义增长,未考虑价格因素。

【第6篇】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统计工作服务只能调研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统计工作服务只能调研报告

在上级部门和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积极抓好主管的业务工作,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局业务工作基本情况

统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统计部门是经济决策的智囊团,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具。我深知做好统计报表、调查等各项业务工作关系到我县整个统计事业的发展。县统计局共有工业、农业等9个统计专业,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认真完成月、季、年的统计报表工作,把好质量关,保证统计数据科学、准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在做好日常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从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各种专项调查。有序开展了1‰人口调查、人口变动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限下工业能源调查、个体工业能源调查等多项专项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我们及时撰写调研分析报告,分析实际情况。另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县里的各项考核等重要工作,我局在我县星级乡镇考核及上级政府对我县县域经济考核的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中,为我县取得良好的成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今年,我局积极做好各项普查工作。一是及时发布了我县农普的主要数据公报,普查中,我局共调查了27个乡镇(场),14.6万户住户,282个村级组织,经过全局上下的努力,出色的完成了我县农普工作任务,并得到了国家级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各乡镇普查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二是做好经济普查的前期清查摸底工作。在清查摸底过程中,我局认真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要求,成立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各乡镇(场)也要有下设普查办,做到部署统一。并分别对全县489名普查员进行普查培训,使他们全面掌握普查知识。现清查摸底阶段工作以基本结束,初步统计,全县共有法人单位1570个,产业活动626个,个体经营户24012户。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局根据县委学习实践小组《关于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所组织的“六查六看”的活动中,认真查找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共有以下几点:

一是统计监测范围还不够广泛,第

二、三产业样本少,能够经常报送的单位仍然停留在少数。还无法通过数据全面系统地反映市场运行的整体状况与发展趋势,更不能深度、系统、科学地反映第

二、三产业发展的情况,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二是目前在我们的统计报表制度执行过程中,有的单位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依然有个别单位因为统计工作人员出差、学习等多方面原因,统计工作没有及时交接,报送报表时断时续,造成统计调查对象范围不固定,汇总数据难以形成统一口径,无法进行纵向比较等问题,影响我们统计工作的成效。

三是报表迟报现象仍然存在,现在仍有一些单位不能按时报送,有时甚至迟报四五天,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进程。

四是报表填报内容不全。在日常各乡镇的报表内容上,存在漏填内容的情况,给统计汇总工作带来很的难度。

三、改进方向和措施

1、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加强对各股室的管理,明确责任。要认真将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经局长审核同意后,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充分保证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渠道畅通。

2、稳定队伍,上下联动。切实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适时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3、健全制度,严格考核。用这些制度来规范各股室的统计专业工作,管理约束各股室人员,逐步使我局各股室步入规范化、制度化,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

4、强化服务,多出精品。一是加强对我县历史资料的整理开发工作,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利用,把握其综合性和趋势性;二是强化统计分析的编写,各股室专业人员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优势,撰写出有一定分量的统计分析文章,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快统计数据对县委、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提供速度,切实体现统计数字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快捷性。

统计发展报告6篇

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处东经 111°30′-112°05′,北纬26 °50′-27°28′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6.7公里,总面积1768.75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990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两市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发展范文

  • 职业发展报告11篇
  • 职业发展报告11篇100人关注

    小官庄镇地处宝应县腰部地区,西不靠湖、东不靠荡,自然资源相对匮乏。镇域面积4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但这个人口仅3万的小镇,却聚集着美瑞华、六堡等外资 ...[更多]

  • 发展性报告4篇
  • 发展性报告4篇97人关注

    中期实验报告黄德琼领袖儿童教育语文课堂发展性策略研究已有三年历程,在三年的研究历程中我们不断反思、总结、完善、提升、成长。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唤醒学生学习潜 ...[更多]

  • 旅游发展报告15篇
  • 旅游发展报告15篇92人关注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_____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一、乡村 ...[更多]

  • 员工发展报告15篇
  • 员工发展报告15篇88人关注

    近年来,河南油田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组织部要求,紧密结合油田实际,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工作一线的优秀青年工人和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中。透 ...[更多]

  • 学生发展自评报告5篇
  • 学生发展自评报告5篇88人关注

    根据《xx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和xx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的要求,对照评估方案及标准,我校细致扎实地开展了自查自评。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更多]

  • 人才发展报告3篇
  • 人才发展报告3篇88人关注

    关于市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调研报告,你们知道应该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市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近年以来,随着宝鸡市经济 ...[更多]

  • 高中发展报告5篇
  • 高中发展报告5篇80人关注

    高中发展报告班主任综合评语高中发展报告班主任综合评语11. 你性情温和、言语不多,但待人诚恳、礼貌。你思想健康,要求进步。你学习渴望进步,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理科 ...[更多]

  • 银行发展报告15篇
  • 银行发展报告15篇77人关注

    深圳发展银行实习报告这个暑假,很荣幸能有机会到深圳发展银行进行实习,我很珍惜这个机会,感谢深发展给我提供的这个机会!在整个实习期间,尽管我是作为一名实习生,但我是 ...[更多]

  • 经营发展报告6篇
  • 经营发展报告6篇75人关注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是构 ...[更多]

  • 发展对象报告4篇
  • 发展对象报告4篇74人关注

    xx,男,汉族,xx人,生于19xx年xx月xx日,家庭出身贫农,学历大专,xx年xx月参加工作,现任xx。一、xx同志简历xx年9月至xx年6月,在xx市xx小学读书;xx年9月至xx年6月,在xx市xx中学读 ...[更多]

报告范文热门信息